他连着在附近屯子里跑了三趟,跟李卫兵一起背回来近一百斤磨过的玉米渣,五十斤胡萝卜,还有一些白菜,白萝卜啥的。
其实附近屯子的村民,家里是有藏蔬菜粮食的。
可他们也缺别的,比如盐,糖,这两样可是最要紧的东西。
所以,郑小六出去换东西,过程很顺利。
他跑累了,江月就给他提议,可以跟人家预约,就说如果想换东西,就是每月逢五,就到军营附近的靠山屯集合,把那里当成一个小集市,只要家里多出来的东西,或是不需要的,都可以拿去交易。
她这边也会通知家属院的人,肯定有很多人乐意参加。
郑小六得了她的话,又冒着风雪找到靠山屯子的话事人,那么小的一个村子,连村长都没有,但有主事的,就是屯子里年纪最大的,却不是老忠叔。
他跑熟了,跟屯子的人也熟了。
这事很顺利就促成了。
然后,他肯定要回来跟顾政委报备一声。
顾政委听后,犹豫了,迟疑了,他想跟团部的人开个会,大家一起讨论。
可团部的作战领导全都出去帮助老百姓扫雪了。
杨秀枝又骂他迂腐,多大点事儿,也得值得发愁。
她把家属院里的妇女们召集起来开会。
部队家属院是有一个小学,只是现在天冷了,孩子们都放假了,她也就无事可做,何巧莲就提议,在家里办班教学,大人小孩都能去听一听,也省得无聊了。
杨秀枝教数学,她负责教语文。
所以,只要杨秀枝一摇水井边的铃铛,不出十分钟,大家都会聚集到她家院子里来。
大家都是顶着雪来的,赵秋雪在炉子上烤了几个地瓜,来的人,讲究些的,也会带点瓜子花生,或是也拿几个地瓜,碰上不讲究的,只吃不带,纯纯占人便宜。
江月抱着女儿,江笙拎着一袋刚煮熟的小鸡蛋,兔子还没抱窝,肯定不能杀,空间超市里摆了袋装的干桂圆,她很少吃,就是之前做月子的时候,煮红糖鸡蛋会搁一点。
后来,她发现只要把货架上的货品拿下来,第二天,就会原样复刻。
她进来的时候,何巧莲刚给大家发大红枣。
发的也不多,每人两个。
“这是平平他奶寄来的,他们家屋后边种了两棵枣树,结的枣子又大又甜,这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最适合咱们妇女同志补气血。”
其实寄来的大枣挺多的,只是她不舍得分发而已。
王菊得了两颗,女儿坐在她脚边,小姑娘没有分到,朝她要,“娘,我也要吃。”
王菊把枣子咬开,用嘴巴取了核,再吐给女儿吃。
旁边的女人,看的一阵恶心,“你家妮儿大了,别总这样喂孩子,不干净。”
王菊大手一挥,“有啥不干净的,你们就是瞎讲究,俺们老家都这么喂孩子,也没见哪个孩子养差了,倒是来了这儿,看你们这个嫌脏,那个不让碰,小孩养的一个比一个娇气,就说平平,搁俺们老家,这么大的男娃,成天满地打滚,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那精气神,跟吃了大补丸似的,甭提多健康!”
第218章 开会
有人听着不服气,“那你家祁福这么大了还吃鼻涕,也是把鼻涕当大补丸吃吗?”
众人哄笑。
王菊生气了,下一秒就要发火。
杨秀枝连忙拦住,“都消停一下,瞧!江月来了。”
“团长夫人来了。”
“派头可真不小,人家还带了小丫鬟呢!”
何巧莲捏着剩下的半袋子红枣,拘谨的笑了笑,“估计嫂子是瞧不上我带来的小零食,我还是收起来吧!免得丢人现眼的。”
众人眼神变了,都知道她这是故意说的,还在为之前周平平吃糖卡住的事儿。
那天周建国从外面拉练,没一会,就带着妻儿去跟江月道歉。
周建国态度倒是蛮好,还当面斥责了何巧莲,说她不懂事,让江月别往心里去。
女人之间的事儿,男人哪里懂。
他越是这样做,女人心里的疙瘩就越重,就算面上不显,心里指不定怎么恨呢!
江月来之前,她在家属院不仅口碑极好,也是前头军人堆里时常议论的对象。
女人嘛!
都有虚荣心。
她有知识,会打扮,还比杨秀枝年轻,还是部队小学的一名老师,说句犯纪律的话,她走在军营里,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女人堆里,她也是被羡慕的对象。
头一胎就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家里的杂事有勤务兵,就连带孩子这事,她偶尔都会丢给伍兵,所以她把自己养的算是很好。
可江月一来,就把她比下去了。
江月脸嫩的像是能掐出水来,就是书里写的江南女子风范,她听过营区小战士们偷偷议论过团长的小媳妇。
更重要的是,江月还有一个疼她宠她的丈夫。
陆景舟那样的一个男人,外面的人想看见他的一个笑脸都难,跟冷面阎王似的。
据说,在野外拉练的路上,还把小战士骂哭了。
好多人都怕他。
可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媳妇跟女儿面前,却又是另一个样。
周建国正好跟陆景舟是相反的,把臭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何巧莲胡思乱想的时候,江月她们进来了。
陆星辰被包的严严实实,进到屋里,杨秀枝迎上去,接过孩子,解开围巾,拿掉帽子,露出一张红扑扑,白嫩嫩的小脸,一点都没皱。
“我怎么觉得你家小豆芽越来越可爱了呢!瞧这眼睛,水汪汪的,小鼻子,翘翘的,好可爱,唇红齿白,头发还这么茂密,这模样,长大了可不得了啊!”杨秀枝越看越喜欢。
谁不喜欢萌萌哒的小闺女呢1
王菊听着心理不是滋味,低头看看这家姑娘。
头发枯黄,脸蛋这两天抹了雪花膏,好多了,可还是赖赖巴巴,一点都不嫩,再瞧长相,好吧!女儿像爹,不是啥好事,但要求也不能高,要是像她,估计也好看不到哪去。
顾佳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边。
何巧莲看了她一眼,笑着说:“大姐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你家顾佳差哪了,又懂事又有礼貌,都说三岁才看大呢!陆团长家的,还不满一周岁吧?”
谁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
杨秀枝笑着道:“你这夸的,我脸都不晓得往哪搁了,就顾佳这性子,我都愁死了,一整天板着个脸,跟她爸一样。”
“哼!”顾佳朝她们翻了个白眼。
何巧莲摸着儿子的头,笑盈盈的说道:“这说明顾佳将来是干大事的,心里有城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比得了的。”
这分明是硬夸,还夸的一点水平都没有。
王菊掏了掏耳朵,“你们在说啥?”
“对啊!在说啥?我也听不懂呢!”江月懒得再惯着。有些人,你退一步,她就进一步。
何巧莲低头,没接她的话,摆明了不想理她。
江月都纳闷了,这女人的心思也太难搞了吧!
杨秀枝把孩子还给她,“我今天叫你们来,是要说正事的,可不是听打嘴仗。”
江笙把带来的袋子打开,江月道:“这是我家小鸡下的蛋,小是小了点,全当多了一个零嘴。”
另一个小媳妇看见桂园了,惊讶道:“这个是啥?”
杨秀枝捏起来一个,剥开了递给她,“这是桂园,南方的一种水果叫龙眼,晒干了以后就叫桂圆,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补气最好了。”
“哎哟!真甜,里面还有核。”
“这得要不少钱吧?”
“以前就听人说过,我还没见过呢!我能多拿几个吗?”
江月随意道:“带来就是给你们当零嘴的,我那儿还有,下次再多带些,反正我们就两个女人,也吃不了太多,不过这东西吃多了上火,也不能多吃。”
她带的东西,被女家属们一扫而空。
卤的小鹌鹑蛋,也被孩子们抢完了。
卤的跟水煮是完全不一样的风味。
王菊对桂圆不感兴趣,缠着江月问她还有没有卤料了,她也想回去卤点。
她从江月那边换了两只小野鸡,已经开始下蛋了,就是数量太少。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上还有散落的枣核。
何巧莲紧紧抱着儿子,心里的嫉妒都要蔓延到脸上了。
周平平也想要,可是母亲死死按着他,还偷偷掐他的后背。
杨秀枝觉得孩子可怜,就把刚出炉的地瓜递给平平,“吃吧!刚烤出来的最香了。”
“谢谢大姐!”
杨秀枝看着来的人差不多了,便说道:“今天叫你们来,是要讨论一下,这也是江月提出来的方案,就是想在离咱们这儿最近的靠山屯办一个小集市,逢五赶个集,附近屯子的老百姓,家里如果有多余的粮食,或者只要是自己不需要,而又想拿出去交换的,都能摆出来,咱们不是买卖,就是交换,觉得合适就换,不合适就不换,没啥硬性规定,不光是为了我们,也能改善附近屯子百姓的生活,大家各所需嘛!你们觉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