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常宁来的时候,大家将将坐下。
看见常宁,祁老笑呵呵的出声:“宁宁来了。”
常宁含笑点头:“是的,祁伯伯。”
今天能准时上班,常宁都感到庆幸,也由衷的松了口气。
这么每天请假,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来,快坐下。”
“好。”
常宁坐到秦正国身旁,和大家点头打招呼。
秦正国看她面色,问道:“身体怎么样,没事了吧?”
常宁笑回:“好了,秦叔叔不用担心。”
“那就好。”
听到她说没事,秦正国也就放心了。
祁老看常宁面色,精神倒是不错,不过细看,她眼睑下有点青色,似乎昨晚睡的晚。
不过,祁老没出声,他看秘书。
秘书抬手看腕表,然后对他点头。
祁老收回视线,看向大家,说道:“人都到齐了,那今天的工作就开始吧。”
大家都已坐好,常宁也翻开了记事本,拿出笔,随时做笔记。
听见祁老的话,大家都看向祁老,神色认真。
祁老面对着大家的目光,面上无笑,有的是工作时的严谨。
他说:“不过,在此之前,我要说一点。”
“我们今天就不接着昨天下午的工作讨论了,我们暂时先把之前的工作停下,好好的说说怎么解决现在边查资料边确定雕刻物件的困难。”
“把这件事解决了,再说其他。”
大家纷纷点头,常宁则是看自己的笔记,回想自己来会议室前半个小时的思考。
而祁老说完,便对秘书说:“把资料发给大家吧。”
秘书点头,起身把早便准备好的资料一份份发到大家手里。
常宁听见祁老这话,神色微顿,随之看着秘书手里一摞的资料,一份份,不薄。
祁老说:“这份资料是我昨晚让他们连夜整理出来的,是汇城一些极具历史代表意义,我觉得可以做参考的一些资料,大家都看看,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秘书把资料发到常宁面前,常宁翻开,看里面的内容。
国很大,而国的每个区域都是不同的,有着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自然的习俗文化也不一样。
这次在汇城建博物馆,那自然就要根据汇城的当地历史文化来查资料,来确定,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他们在汇城各个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地方去现场考察的原因。
资料里面分了几个大类,这几个大类是之前常宁说的建议,以及后面大家的一些补充。而资料里根据这几个大类分别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历史记载等。
常宁细致的看起来,神色极为认真。
祁老看大家,随着资料发到大家手里,大家都仔细看,包括秦正国。
祁老视线落在常宁面上,常宁没有出声,她拿着笔翻着资料,看着里面的内容,耳鬓的碎发被她别到耳后,没有任何刘海的额头光洁白皙,她眉眼的认真清晰可见。
在工作上,常宁从来都是认真细致,心无旁骛,无一丝急躁。
祁老眼中生出赞赏和满意。
这孩子,真真的好。
大家看着资料,一时间都没有说话,祁老也没有出声,等大家看,看完再说。
不急。
好饭不怕晚。
有些事,急不来。
秦正国把资料大概看完,觉得这份资料做的已然不错,本来大概框架便有了,现在按照这个框架来做,比一开始容易了许多。
就是,目前这份资料也仅是做的笼统,算不得细致,也正是因此,才需要讨论,需要填充抑或摈除。
秦正国抬头,看着祁老:“祁老,我觉得现在我们可以这样,就是我们先确定几个大类,把这几个大类定下来,然后再细致的一步步讨论,一步步解决。”
听见秦正国的话,大家都抬头,看向秦正国。
祁老亦是。
听秦正国说完,祁老点头:“你说的这个不错,可行。”
说完,祁老看向大家:“大家有没有什么别想法,不一样的。”
大家想了想,然后摇头,说道:“我觉得秦馆长的建议很好,现在就把一个大的框架确定,然后再根据框架细分,逐一解决,这是一个办法。”
“对,我也是觉得是,一步步解决总比之前大范围的解决好些,能看到进程,不会乱。”
“是的,我也认可秦馆长说的话。”
祁老听着大家的话,然后视线落在常宁面上,出声:“宁宁,你呢?有没有什么看法?”
常宁刚刚没有出声,都在听大家说,现在祁老问话,她收回视线,说道:“我记得之前一开始说过一点,汇城的乌木博物馆按照平城的乌木博物馆的类型来设计建造。但在内里则是分两个板块,一个是展现平城的乌木文化,一个是和汇城相结合的乌木文化。”
说着,常宁看向秦正国:“秦叔叔说的我们先确定几个大类,大家说的确定一个大的框架我觉得是很好的,没有问题的。”
“但我有个建议,那就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先确定最初,从最初起始,方能有一有二。”
常宁这几句话让大家心里瞬间一紧,因为,他们忘记了一件事。
这两个板块的事。
有一才有二,没有这两个板块,又怎能有后面的物件雕刻?
可他们都忘了,一心只想着怎么选择雕刻的物件,全然忘记了这最初两个板块的事,可以说,现在他们在这一点上是全然模糊的。
一都没弄好,怎能有二?
大意了。
祁老面色瞬紧,说道:“宁宁,继续说下去,说你的想法。”
秦正国亦点头,神色正肃,这一点他也忘了,一点都没有想起。准确的说,是他们的注意力都落在了二上面,没有落在一上面。
以致现在工作进行的不顺利,极快就遇到了困难。
现在常宁的话,将将的就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瞬,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常宁面上,会议室里的气息在刹那间寂静。
第324章 一开始就错了
常宁点头,面对着大家的目光,继续说:“今早我看了这段时间我做的笔记,也回想了整件事的最初到现在,我觉得我们现在就从最开始来确定。”
“目前,建造博物馆的地址已选好,这个没有问题。举办活动大家也看过了,已确定,这一点也不再有问题。那么,第二步就是整个博物馆的设计。”
“博物馆的设计不是随便设计,从外形上之前便已确定,按照平城博物馆的类型来设计建造,这个不会再改动。那么,现在我们就要确定内里的设计。而内里的设计涉及到木雕的摆放,位置,大小,以及分布,这就需要我们确定雕刻的物件。就如刚刚秦叔叔所说的确定几个大类,大家说的框架。”
“有了这些框架,我们再细分,逐一确定,那就没有问题了。”
“而现在,我们明显停在了这雕刻物件上,但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忽略了一开始说的两个板块,我也是今早回想思考看了记的笔记后才想起。”
“我们一开始的侧重点便错了。”
常宁平稳有序的声音落进大家耳里,大家恍然大悟,随即纷纷点头,很是认可。
“难怪了,我们一开始的步骤就错了。”
“是啊,怪不得停在了这,还好宁宁想到了。”
“……”
大家在常宁这条理清晰的分析下终于弄明白了问题出在哪,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祁老眼中有了笑,赞赏再次出现在他眼里。
他点头,说道:“很好,宁宁,你继续说下去。”
一瞬的,大家都不再出声,视线再次落在常宁面上。
常宁颔首,“好。”
她继续说:“之前一开始说分两个板块,这后面我们就没再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说,当真要按照两个板块来,我们就要把这两个板块分出来,看是先确定哪个。”
“毕竟,这两个板块雕刻的物件是不一样的。”
“我们确定了这一点,再针对性的解决下一个问题便好,这样也就清晰了。但是,今早我仔细想了下,我觉得我们可以不用分两个板块,就直接按照汇城的历史文化来雕刻物件。”
“根据这段时间对汇城文化的了解,我觉得我们不必要这样分,平城有平城的历史文化,汇城有汇城的历史文化,这样两个不同的地方的文化汇聚到一起,我觉得不大妥当。”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乌木文化融入到汇城的历史文化,两相结合,让大家了解乌木文化,了解汇城的历史文化。如果大家通过汇城的乌木文化了解到平城的乌木文化,对此感兴趣,那自然也就会去平城,去探寻。”
“而在这次汇城的内里建造,分几个大类中,可以增加一个原原本本的乌木文化,说明它的由来,它的存在,它的更迭,让大家清晰的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让大家敬畏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