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在七零养家_泠善之风【完结】(173)

  因为有合同编号,国家银行收到美元汇款后会对外币进行结汇,折算成人民币,因为咱们有自己的外贸账户,按说国家银行折算后就直接把钱打到我们账上,可现在都过去这好几天了,钱没到。

  我寻思是不是跟学校对配套厂似得。。。。。。”

  响鼓不用重锤。

  这话燕九如听明白了。

  胡会计担心他们的钱被上级银行‘截留’!

  “这种货款的用途应该都有明确,国家银行也不守规矩?”

  胡会计苦笑:“这种事儿太常见了。

  我以前的单位就是这么黄摊的。

  明明效益很好,钱也挣了,可结果款子打到指定账户后就不是咱们能操控的了。

  咱们这好歹您有本事还搞到了自己的外贸账户,像我们绝大多数单位都是没有的。

  外汇都得打进国家银行,结汇后也是打到下面的外贸公司账上,这个钱打多少,什么时候打都看人家。

  钱好不容易打到外贸公司后,啥时候给到厂里就难说了。有时候直接被人家扣下用了也很常见的。”

  燕九如真长见识了,他冷笑道:“那合同谁来执行?没钱那什么生产、交货?违约了算谁的?”

  胡会计嚅嗫着:“这就是典型的三角债啊,上面截留我们的货款,我们也给下面打白条,啥时候上面给钱了,啥时候兑现白条。

  反正就是你欠我的,我就欠他的,他又欠别人的。。。。。。”

  他原本来的单位就这么被拖垮了。

  “我们还算好的,最后因为违约了要赔偿两百万美金,我们前厂长闹到市里去了,最后上面怕赔钱,只好答应给了一部分拨款。

  这点钱将将够生产的。交完货就没钱发工资也没钱给下游结账,最后就黄了。”

  不得不说,钱截留到手里是真香,至于下面企业活不活,吃不吃得上饭,搞截留的不关心呢。

  燕九如听了狠狠皱了皱眉头。

  ***

  虽然飞鹰有自己的外贸账户,国家银行收到款项后折算成人民币后不用打到什么外贸公司账上,直接打款给飞鹰账户就行了。

  这确实少了一层风险,但并不能杜绝。

  “行,我知道了,这两天你每天上下午都跑一两趟银行去问,就说我们着急。”

  “对了,”他看向副厂长,“我跟马丁说过,打款的凭证会给我们发传真的,没收到吗?”

  他们厂还没有装传真机,来回用都是留的107所的传真号。

  胡会计:“这得问文姜出纳或者负责市场的?”

  说真的,这事儿不知道归谁联系啊。

  朱副厂长拍拍额头,“哎呀,这事儿办的,咱们应该指定个人负责哪个代理商,从头盯到尾。

  从签合同到付款到交货,总之一个人管一个或者几个代理,什么事儿找他(她)就对了。”

  不然都以为别人的事儿,到最后就是谁都不知道。

  燕九如深吸口气:“这事儿是我没想周到,应该有人盯单。”不但却人手还缺设备。

  “ 这么着,老朱,明天就让邓家喜联系经济报和晚报发招聘告示,咱们待会儿研究一下都那些部门招人,需要几个人。。。。。。”

  ***

  燕九如以前在上界挣钱(灵石)可没怎么费劲儿过。

  晚上加班继续开会,讨论各个部门增加人手的必要性,和人数。

  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定位也要改一改。

  眼下市场和销售机会重叠,显得销售部可有可无的。

  会议开到晚上十点多。

  各部门领头的讨论后,生产上预计招一百人,市场增加三个人,销售增加两人,其他工艺和涉及等也招。

  ***

  第二天晚上,燕城晚报大幅刊登了一则招工启事:

  燕城飞鹰汽车制造厂为了扩大生产,满足出口产品需求,拟招聘总计120人!

  第138章 遭惦记了?(捉虫) 喂,那什么,小赵……

  燕城晚报受众广泛, 本地销量甚至超过了人民日报。

  它不像人民日报每天都是一本正经的红头文件啥的,而是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经常报道一些热点事件和百姓家长里短的事儿。

  这天晚上, 燕城地区的老百姓像往常一样, 饭后买上一份晚报, 坐到巷子里的大树下, 边闲聊边溜几眼报纸。

  “哎呦!”

  不知道是谁惊呼了一声, 手里的报纸也翻得哗哗响。

  “怎么回事儿这是?”有人好奇地问道。

  对方闭紧嘴巴,抓紧把报纸凑到眼跟前仔细看

  “哟呵, 还真是的。。。。。。”

  那人赶紧把报纸展开:“快看, 有单位招工了!”

  哗——

  这简直就是死水潭里投下的一颗石头一样,顿时惊起一片水花和波浪。

  这波浪还不断地从里到外扩大着。

  ***

  要知道现在知青大返城了,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待业在家。

  而这些没有工作的知青都是没考上大学的,回到城里又没有谋生的手段, 除了少数接了家里父母的班,其他要么躲躲藏藏的摆摊挣几个零花钱,要么整天无所事事。

  也不仅仅是燕城,全国大中城市自打知青返乡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也导致了无业游民越来越多,大街上整日有人打架甚至开始打劫!

  社会治安都下降很多。

  要不燕九如他们在穗城火车站连男带女好几个人还会被人抢包呢。

  现在的工作机会跟当初下乡前一样的珍贵。

  这时候居然有单位公开招工,这可不是内部小范围的招工, 而是面向社会!

  “快看看什么要求?”还是有人头脑比较冷静。

  这面向社会公开招工, 那条件肯定是比较高的, 一般身边的人没有合适的才会这么做。

  这话没说完, 那边哗啦啦跑了好几个人。

  都是奔着卖晚报的地方去的。

  “快,给我一份晚报。”

  “我要两份!”

  “给我三份!”

  。。。。。。

  晚报顿时成了抢手货。

  不过,人家售报亭的人有经验, 拿货的时候听说上面登了招工信息,当机立断就多拿了一倍的报纸。

  “没了啊,晚报没了,后面的别排了,赶紧去别处看看。。。。。。”

  没买到的人都没功夫发牢骚扭身就跑,结果几步一顿,想了下,一拍脑袋赶紧转个方向往一处平时不大起眼的售报点跑去。

  说不定能捡到漏。

  ***

  话说回来。

  大树底下第一个看到招工信息的人老王已经被围个水泄不通了。

  他本想卷着报纸偷摸趁乱回家的,结果他一时没忍住,就嚷嚷出来了,再然后就想走也走不成了。

  “行了行了,都别吵,买不到报纸也不是我的错。你们要是想听就安静些。”

  老王作为报纸的主人喝令围观的人安静后,才大声念起了招工的内容。

  “普通装配工15人、装卸搬运工10人,要求初中学历,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没有受过重大处分,力气大,服从安排,退伍军人优先,另有招工考试和面试。。。。。。”

  “装备工?这工作我家老小儿能干,他体格子好。。。。。。”

  “搬运工就出个大力考啥试啊。这活儿有把力气都能干!”

  有人翻脸道:“别逼逼,听你们的啊?”

  “快,还有呢?赶紧念啊!”有人着急得不行。

  “咳咳,”白嫖报纸的都是附近邻居啥的,老王不好发火只得继续念到“仓库管理员3人,要求高中学历,其他都一样,但要求必须有公安的无偷盗等记录,也得过考试和面试这两关。”

  有人附和道:“那是,看仓库肯定得人品过硬,我家姑娘就可实在了。”

  “其他生产技术工人,车、铣、磨、镗、电焊、铸、锻工。。。。。。

  此外,汽车司机、电工、装配和机修工,此外招聘办公室工作人员。。。。。。”

  大家听着除了要求的学历略有些高,其他也都差不多,一样是通过招工考试和面试,唯一不同的是退伍军人和退役警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此外,办公室的要求会至少一门外语,达到日常交流书写和对话的程度。

  这一样就干掉百分之九十八的对手了!

  这年头谁有这本事也不会没工作啊。

  ***

  同样的,副厂长在内的人大多数人对于厂长提出的招工要求都不是很看好。

  毕竟能满足他们条件的人也不愁找工作,有这么好的条件谁会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来啊?!

  不过,燕九如并不担心,燕城几百万人,他就挑那么几个,总不会几百万里都出不来三五个出挑的吧?

  总之,既然公开招工了,他就要招自己满意的,要不还不如空着干岗位。

  他这买卖都开起来了,就不想继续委屈自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