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在七零养家_泠善之风【完结】(213)

  燕九如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原来是一所公园附近。

  这里一直有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后来搞起了旱冰场,现在更是连舞厅都有了。

  开车来接他们的如山也瞄了一眼,“现在舞厅和录像厅不少,正经小青年很少去,好些都是拍婆子的,风气都搞坏了。”

  “前年严打了一波,好些人排队吃枪子,消停了两年,今年有点抬头的趋势,不过六月份又来一波严打,整顿后好一些了。”

  ***

  如山大学毕业后,托他大哥的福,不但英文十分流利,德语也很不错,加上他是燕城户口,毕业前就被市委统战部对外联络司录取了。

  主要负责对外翻译和联络等工作。

  尤其是这几年对外招商引资加重,他们还是挺忙的。

  今天特地抽时间来接大哥大嫂一家的。

  陈茵微微点头,顺势道:“晓静最近怎么样了?”

  如山无奈道:“还是吃啥都吐,不然今天说啥也得来接你们。

  生玉秀的时候也没这么严重啊。”

  如山工作后就跟单位的红娘大姐介绍的后勤部门的姑娘王晓静结婚了。

  两人的女儿今年三虚岁。

  王晓静前几个月又怀上了。

  只是这次孕吐得很厉害,看样子还得过一阵子才能缓过来。

  陈茵关切道:“没去看看么?”

  “看了,特地找个老中医,大夫说这是正常反应,说不定哪天就好了。”

  国家如今鼓励少生优生,但几千年来都是多子多福的国家,即便是鼓励也没法一刀切。

  毕竟如果不尊重传统,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几千年传承的。

  不过也有些年轻人开始有意识避孕就是了,从前是没条件避孕,现在玄国有自己的卫生用品厂了。

  不得不隆重介绍一下,风靡全国的‘风华’女性卫生巾和‘勇士’避孕套都是燕九如名下的“爱洁雅”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当然,依然是挂靠在107所名下。

  现在虽然个体经济发展了,但依然是不允许在职人员尤其是党政机关单位的在职人员经商。

  燕九如的情况比较特殊,但他也只能是挂靠成集体所有制的厂,不然他就得辞职。

  而他向来目标是往高处走,挣钱只是顺带的,所以肯定是不可能因小失大的。

  ***

  闲谈间,吉普车缓缓停在了葵花胡同的宅门前。

  还没等他们下车,后面一辆车上的如松就先按响喇叭。

  “滴滴、叭叭——”

  响得整个巷子都听见了。

  “还是这么爱显摆。”

  三个孩子都跟小叔坐后面车上,嫌他们大人说话总是严肃话题,不如小叔活泼有趣。

  大门缓缓打开,家里爷爷奶奶还有爹娘都在门里张望着。

  燕九如和陈茵赶紧张罗着下车。

  “坐这么长时间飞机累了吧?赶紧都进屋,进屋!”

  “别管行李了,让你弟他们搬下来送你们屋去。”

  二弟妹王晓静也早早等在老宅这里,见状忙招呼着:“大哥大嫂累了吧?饭都准备好了,洗洗就能吃了。”

  她手里牵着一个头顶梳着两把小刷子的小姑娘。

  这是如山家的燕玉秀小朋友。

  除了肚子里的,她是目前燕家最小的孩子。

  备受宠爱。

  陈茵也挡住小丫头的软糯可爱,弯腰抱起来,亲了一口,笑着道:“秀秀还认识大娘不?”

  王晓静招呼女儿,“秀秀,妈妈说过要有礼貌,叫人啊。”

  秀秀小朋友羞涩一笑,糯糯道:“大娘好。”

  又扭头跟其他人打招呼:“大伯好。”

  “哥哥姐姐好。”

  哎呦,可爱的小模样,连玉京都忍不住跟妈妈抢人,“妈妈,给我抱一下妹妹。”

  “不行,万一摔到妹妹。”陈茵一扭身拒绝道。

  玉京叉腰:“不可能,我可是打遍三所学校的高手,怎么会摔到妹妹?”

  反正就是妈妈没抱够,轮不到她就是了。

  ***

  一家人见面各种寒暄。

  等收拾好,坐下来吃饭都晚上七点多了。

  这个季节正好是瓜果蔬菜丰富的时候。

  玄国从去年开始就逐步取消了各种票证。

  现在买东西除了某些特殊供应的商品,买什么有钱就行了。

  加上个体经济活跃,现在包括粮油、肉蛋甚至鱼虾蟹等等,基本上想吃都能随时买到。

  晚上这顿饭是奶奶和燕娘做的家常饭,每个人爱吃的菜都有。

  受欢迎的依然是红烧肉、油焖大虾、剁椒蒸鱼头、凉拌鸡丝黄瓜、蛤蜊蒸蛋、排骨炖豆角、麻婆豆腐、大鱼炖粉条、聚福德烤鸭、自家腌的出油的咸鸭蛋切了一盘,还有自己灌的血肠炖酸菜白肉。。。。。。

  别说三个孩子了,连燕九如和陈茵都吃撑了。

  秀秀小朋友更是跟着吃得香喷喷,然后嚷着让爸爸给她揉肚子。

  惹得大家一阵笑声。

  “到底还是家里的好吃。

  在那边也能做,就是材料不行,做出来味道差远了去了。”

  爷爷笑眯眯问:“这回算是彻底归家了吧?不用在出去了?”

  ***

  话说,转眼儿十来年过去了。

  爷爷奶奶都是奔七十的人了。

  虽然身体还十分健康,但人老了,越发想大孙子了。

  燕九如握着爷爷的手,道:“放心,除了业务上需要,偶尔出差到国外,基本都在燕城了。”

  “那就好,那就好。”

  也不怪老人恋着孩子。

  这几年下面的几个孙子孙女都大了,各个不着家。

  燕九如一家人都在国外读书;

  如山结婚后直接分出去过了。

  这是他们家的传统,老人跟着老大过,小的结婚都分出去,省得一起日子久了反而闹矛盾。

  如山两口子就住在当初燕九如给买的小院子里,离这边倒是不远,偶尔得闲了能带着孩子过来说说话。

  小学时候的学渣如松却考上了玄国的燕城工业学院,国防七子之一,马上面临毕业,忙得很。

  即便马上毕业的这个暑假,照样也得参加格外训练啥的。

  而如月考上的是解放军军医大学,校区虽然是燕城,可忙起来也不见人影。

  要不是四个老人还轮班回老家种种地,都快成空巢老人了。

  日子就没啥滋味儿。

  大孙子一家回来就不一样了。

  爷爷奶奶也好,爹娘也好,感觉好像整个家都人气儿旺了,日子也生动起来,就特别有盼头。

  当晚,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聊到天黑了才散去。

  ***

  燕九如第二天去几个厂里转了转,露了下脸,让厂里人都知道老板回来了。

  现如今因为外商引入多了,国内也流行起叫‘老板’,厂长什么的只在小范围国营单位里面叫。

  如今,除了老牌的飞鹰汽车厂、金雕汽配厂还叫厂长,后来的其他几个公司都开始叫‘BOSS’了。

  陈茵则带着材料去国家计算机发展研究中心报道。

  这个单位是她跟国家有关部门提议组建的。

  这两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计算机领域因为政策调整,反而有些参差不齐的,也没个前瞻性的主管部门,动不动行业调整就被砍经费啥的。

  陈茵原本快毕业的时候,上面打算让她去科学院下面的研究所当二把手的。

  但一直关注国内计算机领域发展的陈茵思虑再三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重新组建一个计算机领域的研发中心。

  算是行业的领头单位。

  这几年,国内光刻机和半导体领域的研发经费削减,整个行业的未来在陈茵看来不容乐观。

  当然,她的建议之所以能通过,并且成为一把手领头人,主要是因为燕九如给捐赠了两个亿的资金。

  如今半数已经到位,她到岗后另一半也会到位。

  不然,没有经费这个单位也组建不起来。

  燕九如当时跟她道:“要干就得自己说了算,不然碰上个好领导还好说,万一碰上个二把刀,干得也不痛快。

  关键受掣肘。

  不如我出资,你当一把手。”

  砸钱还是有用的。

  至少,陈茵回国带回来的许多先进设备和生产线啥的就超过一个亿了,国家项目里根本没有这笔钱。

  陈茵还是通过导师和教授们的关系才搞到的最先进的设备,当然,因为漂亮国对玄国禁止出口,她都搞得配件和半成品啥的,回来自己组装就行了。

  关键设备不允许出口的,她不是有储物袋么。

  陈茵回来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忙事业。

  燕九如趁着暑假,亲自跑了几趟学校,把三个孩子继续上学的事安顿好,这才去了107所。

  第168章 嗨,紫袍道长,好久不见! 一位紫袍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