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外经贸部那边出钱,到时候他们付费使用就行了。
当然,作为国家机关单位,使用费和维护费还是比较优惠的。
现在也没什么货比三家,全国就这么一个能搞的,甚至连个样本都没有。
好在都是国家的机关单位,基本的信任是有的。
***
燕九如听到消息后脸都木了。
原本还想着上面不同意的话,他借爱洁雅公司投资能赚一把,谁想到啊,被财政部给截胡了。
三百万的预算给砍了,赚钱的路子也堵死了。
合着他前后就白忙活了。
陈茵看他气鼓鼓的,笑得肚子都疼了。
笑过,她好心安慰道:“也不算白忙,这不是帮我们拿到五百八十万的项目了么。”
她跟财政部拉锯扯锯谈了三天,总算把项目金额定在五百八十万。
之所以比燕九如预算的三百万多,只要是后期维护时间从五年改到十年,防火墙免费升级,后门安全等等。
而此时,有人悄悄把手里的预算复印件撕掉,趁着上厕所冲掉了。。。。。。
第177章 爱慕(捉虫) 如月长叹一声,摆摆手,……
周日休息, 燕九如和陈茵带老爷子和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
他们去的是如月所在的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
如月前两天就特地打电话过来,提前把号给挂好了。
原本他俩带着就行,用不到那么多人, 不过都是孙子孙女, 如月想为老人尽心, 他们也不好拦着。
别说如月了, 检查开始没多久, 如山两口子都赶过来了。
倒是如松因为是军事化管理,这周去某地实训, 想来也没法来了。
如山开的是一辆大哥友情‘淘汰’给他的旧吉普, 算是京城为数不多的有车一族,所以安顿好孩子后, 自己开车过来也方便。
燕九如皱眉:“哪用这么多人?你俩来了,孩子谁管呢?”
赵晓静忙道:“本来想送我妈家去的, 多亏临出门打电话问了一下。
结果今天我弟弟相对象,家里人都要出去了,这不,又送老宅去了。
壮壮他们仨能看着, 有吃有喝还有电视看,玩的高兴着呢。”
壮壮确实是个靠谱的孩子。
燕九如点点头,没在说什么。
赵晓静悄悄吐口气, 朝陈茵做了鬼脸。
大伯哥积威日重, 她都有种在单位跟领导汇报工作的感觉了。
陈茵好笑, 挽着弟媳妇的手, 两人去一边说悄悄话。
***
如月学的是临床医学检验诊断方面的,只是还没想好硕士选医学影像还是检验技术。
按照老前辈学姐学长们的说法,医学影像比如B超和胸透等, 加班少,除了备班基本没夜班。
而且,病人都是按预约叫号,数量上比较有控制,但需要当面出具诊断,面对病患有一定压力,但工资待遇普遍高;
而检验技术都是常规化验啥的,难免跟屎尿血液打交道,有被污染感染的风险,经常加班加点被催着要结果,值夜班更是家常便饭。
工资水平也很一般。
唯一的优点就是不跟患者见面,哪个医闹也闹不到化验科去。
如月当初报考的时候问过大哥。
燕九如只跟她说,想学什么都可以,不用考虑钱的方面。
燕城的宅子哥哥给准备好了,不说爹娘给预备的,他也会给一笔十万的存款,怎么都用不着她想着挣钱的事儿。
没有这个压力,如月只要考虑兴趣爱好就行了。
如月她们医学生并不是每天做教室里闷头学,也会被教授带着来医院里实习啥的,所以,附属医院她们都熟透了。
有她跑前跑后,陈茵他们省力不少。
即便如此,两位老人的检查也足足忙活了他们大半天去。
医院里有自己家人多少都方便些。
他们的结果也没用等太久,如月拿着新鲜出炉的报告道:“奶这次摔的不重,骨头没啥问题。
不过骨质疏松比较明显,得补钙。这次多亏是雪厚有缓冲,不然就可能骨折了。”
老太太松口气,“没事儿就行,啥疏松不疏松的,人老了都骨头脆。”
嘴上一点儿不在乎。
老爷子不满道:“别瞎说,孩子学医的,人搞科学的。说啥你听着就行了。”
“可不是么,奶,咱们都听如月的,这方面她说的最权威。”
“对对,奶奶,回头我买几斤大骨头您炖汤喝,好好补补。”
陈茵和赵晓静忙跟着劝说一回。
老太太受不了围攻,只得投降了。
倒是老爷子,长年练功的人,身体好着呢。
“大夫说,您这体格比一般五十岁的人还棒呢,缺点钙不多,注意补补就行。”
老爷子一听脸都扬老高的,别提多牛气了。
***
“走吧,今个儿算是好消息,大家也都忙活了大半天了,我请大伙吃涮锅子去。”
随着改革开放,燕城大街小巷里各种饭店也如雨后春笋似的钻了出来,什么粤菜、川菜、湘菜、东北菜、西北菜、洋餐厅都有。
如山笑着给赵晓静使个眼色,当即大哥不客气地推荐道:“前门大街上新开了一家犇羴鱻火锅,上次跟同事吃了一回,味道相当不错,咱去那尝尝?”
燕九如假装没看见他们两口子的眉眼官司,“行,离家还近一些。”
赵晓静悄悄对陈茵道:“他上回跟单位的人吃了一次,回来跟我说多多好吃,我说让他请我也尝尝。
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他这个月工资除了定额存起来的,都随礼了。吃锅子还得借大哥大嫂的光。”
陈茵讶然:“多少礼啊?”
赵晓静无奈道:“赶巧了,十月份他们单位光结婚就有三四个,还有一个同事家里办满月,一个老人去世的。”
现在如山的工资差不多一百出头,赵晓静每月六十多元,两人每月固定存一百二十元,其他四十元左右支应日常开销。
如山不抽烟,孩子现在开销也不算大,但两人单位人情往来都不少。
他们结婚、生孩子也收礼了,该回的就得回。
十月份又是结婚办事最多的时候,赶上了可不就全随出去了。
陈茵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我俩这个月加起来也有七八份礼。我有一天赶了两场,都没时间吃,随完礼略坐坐就赶下一场去了。”
“可不是咋滴,我也一天赶过两场,一个东城区一个西城区,隔老远的,得亏自己开车。”
妯娌俩说着话一起做如山的车回去接孩子们去了。
***
燕九如则开车带着妹妹和爷奶先去点菜。
“犇羴鱻火锅”上下两层,十分宽敞。
“请问几位?”迎宾见他们开车来的,顿时殷勤地迎上来招呼。
大小十来口人呢。
燕九如直接要了个大桌,一个鱼肉锅底,一个牛骨头锅底的。
而且,现在别看是冬天,可以点的配菜比从前可多多了。
点完牛羊肉卷,燕九如问如月:“你想吃什么自己点,别给哥省钱。”
如月可知道她大哥有钱,当即接过菜单:“山药片、莴笋、木耳、冻豆腐、绿豆芽。。。。。。”
“怎么改吃素了?属兔子了?”燕九如打量妹妹两眼。
如月长叹一声,摆摆手,“你不懂。”
她们在医院呆过之后,对肉类已经有些免疫了。
燕奶奶也不满道:“这可不行,你这孩子都瘦了有十斤了吧?以后周末可得回家吃饭,这样可不行。”
如月随口嗯啊地应付着奶奶和大哥。
***
有车就是快,没等太久,陈茵她们带着小孩子们来了。
一大家人热热闹闹重新坐好。
燕九如把菜单递给陈茵:“我们就点了这些,剩下的你们看喜欢什么点什么。”
先头点的菜都已经陆续上来了,陈茵扫了一眼,把菜单递给弟妹赵晓静,“你看看给咱们玉秀点啥好吃的,没外人,别客气。”
赵晓静快速浏览了一遍菜单,招呼服务员:“有小孩子能吃的吗?”
玉秀太小,吃涮锅子里的东西怕是不好消化。
服务员看看小不点,笑道:“可以点个鱼茸丸子,还有牛肉丸子,咱们家都是鲜鱼好肉,小孩吃您就放心吧。”
“行,再给蒸个蛋羹吧。”万一丸子吃不动也不会没得吃。
大家每人都点了两样,桌子就铺满了。
不过,他们家大人孩子习武的人多,这些还真不一定够吃。
陈茵看如月光调山药和木耳啥的,悄悄问:“怎么不吃肉,鱼丸和牛肉丸子都挺新鲜的,午餐肉也真宗。。。。。。”
如月靠近大嫂悄悄嘀咕几句。
陈茵的脸色跟着变了几变,然后轻轻拍拍如月,“那就喜欢啥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