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经常跟同事一起吃饭,几个秘书就更多了,大家都并不拘谨。
今天食堂菜式不错,燕九如打了两份红烧鱼块,一份熘肝尖,木耳炒山药,一份家常豆腐,还有一个紫菜蛋花汤,一摞馒头,一大碗米饭。
看到他吃这么多,依然身材保持得那么好,李中华摸摸自己早没了腹肌的软乎乎的肚子,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沈秘书也收腹挺胸,尽量让自己显得挺拔一些。
“哈哈,你们别费事了。跟燕司长比身材,那是白费劲儿。”
隔壁科室的一位同事见了好笑地拍拍两人的肩膀,他下巴扬了扬,“别说你们,咱们这楼里有几个没想着练得跟燕司长似得,哪个不是半途而废了。”
“不如多吃点,哈哈。”
李、沈二人不由泄了气,“算了,还是吃饭要紧。”
燕九如身高腿长,已经提前一步找到空位,招手道:“来这边坐。”
***
在食堂里,大家都边吃边话说。
燕九如随口道:“这阵子街面上倒货很挣钱吗?”
“我这阵子不在,这一会来怎么好像一下子出了好多万元户。”
不等俩秘书回答就有人搭话道:“燕司,这你可就落后了,现在万元户都不算啥了,下海经商的多了。
别的不说,光从南边倒腾服装的一个月就能挣几大千,本事大的搞外贸,一年至少一辆小轿车。”
“现在啊,上班的不如练摊的,街边的又不如秀水的,秀水在能挣也挣不过去北面老毛子那边卖皮夹克的。”
“据说啊,往外面走一趟能回来就能挣一辆奔驰。”
“好家伙!”
“我可听说挺危险的,就前两天,我们邻居家有个小子非要跟着去发大财,结果还没到莫斯科呢,就在火车上带的货和钱都被人给抢劫了。
说是人家直接把刀子顶在腰上,不给就真捅!”
。。。。。。
燕九如听着大伙儿闲聊,若有所思。
***
隔天上午八点,燕九如参加了在大会堂某厅举行的表彰大会。
相比之前的各种表彰,这次明显隆重很多。
虽然台下没有很多观众,但各个都穿着戎装,胸前挂满了一排排的勋章。
这些人年近花甲的都少,很多位都是耄耋老人,却在听到主持人宣读他们这些获得表彰之人的功绩后,纷纷敬礼,表示尊重。
跟燕九如一起获得国家特等功勋奖章的有三人,都是在其他战线上默默奉献的。
主持人没有提及他们的现实中的具体工作和代号,燕九如这个经常在电视上露脸的除外。
一号领导亲自把勋章别在他胸前,又主动跟他握手,十分火热地道:“感谢你啊小燕同志,你很了不起!”
自己的付出得到高度认可,即便是魔尊大人也不免心潮澎湃了。
他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
最后,一号首长对全体获得表彰的人道:“由于你们的出色工作,让我们国家少走了弯路,我们能缩短跟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距离。这很不容易。”
“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国家不能公开你们的贡献,但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同志们,未来世界环境还很严峻,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当天的新闻联播只插播一条口述新闻:本台记者消息,日前,我国表彰了一批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各行业的卓越工作者,国家有关领导人出席了表彰大会。
一个镜头也没有。
***
当燕九如把一枚沉甸甸的钛金奖章献宝给陈茵看,陈茵却抱住他,默默流下眼泪。
燕九如忙丢下奖章,两手给她抹泪,还道:“瞧这眼窝儿浅的,这就激动得哭了?”
“去!”
陈茵拧过身不理他,却捧起那枚奖章,细细抚摸。
没人知道他每次出任务时,她的揪心。
每一个难熬的夜晚都在担心他的安危。
世界上哪有完全没危险的特殊任务?
雨滴没落到自己头上那是风景,真落到自己头上了,那才叫雨。
“这么说,你的任命也下来了?”陈茵收好勋章也收拾好心情。
燕九如大爷一般翘着腿躺在炕上,枕着手,唇边带笑地道:“嗯,这几天交接一下工作,下周一就上任。”
陈茵并不觉得惊喜,这是早晚的,倒是好奇地问了句:“谁接任,程副司吗?”
燕九如晃晃头:“暂时没有。”
“对了,那你呢?这次是什么职务?”陈茵没得到任何提示,只能问他。
“你猜——”燕九如挑眉作道。
话音未落,便挨了一脚,“哎~”
燕九如作势揉了揉腰,嘟囔着表示不服。
又挨了陈茵两枕头才老实交代:“国家要把商业局和外经贸部合并组建新的商务部,我担任部长。”
“哇——”
陈茵丢下枕头,一把拽起他,夸张地上下打量着道:“行啊,小九,你这一步跨度挺大啊。”
燕九如眼神儿往下飘了飘,不满地道:“这词用的,陈主任,你下一句是不是要说我别扯到蛋疼?”
“切!”
陈茵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顿时剜了他一眼,把人搡在炕上:“扯没扯到,等检查过才行。。。。。。”
“唔~你。。。采阳补阴么。。。我的腰。。。。。。”
***
第二天,燕九如吃早饭的时候,顺便跟家里人提了一句,只道:“自己只道就行了,别往外头说。”
除了陈茵,家里只有爷奶老两口,小四和小五还不懂这些,只顾着吃。
老太太只知道是升官了,具体司长和部长差多少也不明白,反正是好事就行。
老爷子多少知道一些,去武馆的路上都觉得轻飘飘的。
部长啊,这搁从前有皇帝那前儿,也得是什么部的尚书了吧?
至少是二品大员啊!
他们家祖坟可真是冒青烟了!
不成,今年过年得回趟老家,好好烧点纸钱跟祖宗汇报汇报。。。。。。
***
两个部门重新组建一个新部门,说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不容易。
商务部把原有的外经贸对外贸易和商业局的对内经济两个捏合在一起,内外经济一起抓,上面要的可不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
燕九如忙着优化新的部门和各种业务,时间一晃就到了六月份。
这天,他拿起当天报纸,扫过一些时政要闻后,忽然看到一条玄俄K3次洲际列车上发生特大抢劫□□案的报道。
报道上称,上月底,一列从燕京开往莫斯科的K3次列车被一个抢劫团伙反复洗劫整整6天,车上的女乘客除了被抢劫财物,还被犯罪团伙反复强、、奸,反抗者被罪犯们捅伤后丢下火车。。。。。。
这趟著名的K3次国际列车是从燕京出发,路上经过蒙国的乌兰巴托,而后到达莫斯科,全城6天5夜,跨越了亚欧两大洲。
由于途径三个国家,这趟列车的治安管理也是分段执行的,从燕京出发到乌兰巴托这段是玄国的乘警跟车,到了乌兰巴托就换成蒙国的接手,同样到了俄境内又由俄列车警察接管这趟火车。
这两年许多玄国人到大俄倒腾货,这趟车也变成了倒爷车。
倒爷们挣大钱了,可以说路边的狗都知道,被人抢劫也时有发生。
但这次之所以是标题为‘特大案件’实在是太嚣张了。
报道称抢劫团伙是玄国人组成,有上百人之多,手持刀械,挨个车厢洗劫。
不但把一万多名乘客才财物洗劫一空,还对有点姿色的女乘客进行在6天5夜内多人反复轮、奸!
据调查,这不是该伙人第一次犯案,只是前面的抢劫案报案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犯罪分子变得越发嚣张,有时候甚至列车被几个团伙就地瓜分:
他们和其他团伙在火车上相遇后少不了要发生冲突,只是后来竟然坐一起大张旗鼓地协商分派你们抢哪几节车厢,我们负责另外哪些车厢。
全然把旅客当成了待宰的肥羊。
这次之所以爆出来是因为被抢劫强、、奸的一名女乘客是记者。
也不知道这女记者出于什么考虑没有乘坐更安全的K19次列车,而是选择了众所周知安全性很差的K3。
结果很惨,毫无意外地被劫财劫色。
报道中还说,是因为蒙古和大俄的乘警没有按规定执勤,根本就没上车,导致治安真空,那些人才有可乘之机。
燕九如嗤笑一声,糊弄鬼呢。
大鹅自己内部的事儿还糊撸不过来,哪有闲心管什么火车?尤其是全是玄国人的火车!
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看着倒爷们倒卖物资都是因为自己国家实在是稀缺,至于倒爷们挣了钱是死是活人家才不关心呢。
倒是玄国,怎么还让这帮人成了气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