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干部不论大小,一旦有事必须立马到岗,哪怕是在休假的也得取消。
燕九如‘嗯’了一声,“我待会发个传真回去,你收到后想法联系一下侨商本人那边了解一下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对方的安全要关注一下。”
“好的部长,我明白。”
燕九如这边刚打完电话,郭助理进来找他通报进展:“联系上对方的大哥大了,头磕破了问题不大,胳膊可能是骨折了,村长怕出人命把人带到村委会,对方有些抗拒和不满。”
燕九如眉头皱了一下,把人带进村委会,好听点是保护,可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被困住’,尤其是对受惊的人来说。
他都没用软禁这个词,因为那意味着事情更大。
“现在走到哪一步了?”
郭助理正色道:“我们已经指示万江市局副局长带队出发去当地捞人,务必确保人身安全。省厅的随后赶过去。”
当事人直接越过县、市公安机关,直接打了国外的电话求救,当地公安机关得多没脸。
“下面没有按规定上报?”燕九如屈指弹了下手里的记录。
郭援朝气恼的就是这个:“市里说没收到县里的上报,现在问题是不知道县里和乡里是知情不报还是不知情。”
不说人家公安和政府机关了,他们外经贸这摊也没提前收到消息。
正常情况,外商投资发生经济纠纷的,商务部有一套48小时响应的法定处理程序,一般涉事的县级外贸部门要事发2小时内要上报到市级主管部门,市级单位24小时内上报到省里,省级外经贸48小时内必须上报到商务部。
现在出现人伤尤其还是投资老板被打伤了,不管是误伤还是什么,这流程就不能按部就班来了,得启动应急预案。
燕九如这边还没走出公安部大门就又接到外交部侨务办公室的电话。
虽然他才收到消息,外交部门已经催问进展了。
***
商务部办公大楼里。
王副部长和他的两个秘书前后脚赶来,宋秘书赶紧跟他们先介绍当前的情况。
见到燕九如匆匆进来,大伙儿忙打招呼:
“部长!”
“部长好!”
“部长好!”
燕九如点头回应了一下,招呼大伙儿进自己办公室说话。
小沈今天值班,他是负责翻译的秘书,没想到赶上这件事儿,除了忙端茶倒水,接电话啥的,其他也帮不上太多忙。
王副部长摆手拒绝了,许多事还得安排下去,哪敢坐那喝茶啊。
没见部长还在忙活么。
另外两个还有些蒙头蒙脑的秘书更是连坐都不敢坐,只站旁边随时记录随时听令。
燕九如坐下来,招呼李忠华道:“联系出入境管理局核实侨商身份;跟外交部侨务办公室那边保持沟通。”
他轻扣桌面,沉吟片刻,朝王副部长道:“老王,这家企业是在万江市级登记的还是省里?准确核实一下企业详细投资情况。”
那边王副部长一个眼神儿,旁边的秘书马上小跑着去查了。
燕九如有道:“另外,万江那边的外事办公室你安排人联系一下,另外让他们协同公安机关安排最好的三甲医院。
如果侨商涉及伤情鉴定,务必严格程序,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为干预鉴定结果。
一经发现,按最高格处罚。”
“好的。”
王副部长这边起身回自己办公室去忙。
***
现在投资不足三百万美元的市级登记审核就可以,三百万到八百万的在省里登记审核,超过八百万的才会上报到部里。
好在商务部在燕九如的力挺下已经电子信息化,这些都可以在电脑系统里查到。
比纸质登记的方便多了。
大家手上都忙起来。
燕九如拿起电话拨出去:“老凌,部里有点急事,你方便赶回来吗?”
老凌是负责条法司的,眼下虽然还没到这个阶段,但提前准备起来也很有必要。
一条条指令从商务部下达,相应的下属部门也都紧急结束周末休息,赶到各自办公室处理这件事。
这边还能听到王副部长的吼声。
燕九如得闲溜达过去就见王副部长一手叉腰对着电话吼:“我不管你用干什么办法,晚上八点之前,市级省级的外经贸负责人必须把这次事件的情况汇报到部里。
如果弄虚作假,老朴,你屁股底下的位置有的是人惦记!”
燕九如背着手转悠过来,阴恻恻地加了句:“谁敢给我瞎搞,秦城还是燕城又或者是提篮桥,总有一个适合的!”
话音一落,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凝固了几秒钟。
那秦城监狱是公安部直属,里面关押的都是省部级以上高官或者危害国家安全犯人;
燕城监狱是司法部直属,里面关的都是厅局级职务犯罪或者经济犯罪的;
提篮桥监狱号称上财分校,里面随便拉一个出来不是金融大佬就是财经高手,海龟什么的也不少。
做假账在这里都LOW得没眼看,随便一个犯人都至少案值一个小目标。
可以说,官职不够或者手段太LOW的都不配进这几个地方。但,一旦进去了,踩缝纫机还罢了,更难受的是隔三差五就得接收一回‘参观’,被人品头论足引以为戒。
本质上跟看大马猴没啥区别。
心态不够好,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换一句也适用:位置可能不保的情况下,人也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这不,晚上六点多,那边省里的情况上报就来了。
先是几页纸的传真,随后是省外经贸合作厅余厅长的电话汇报。
燕九如一边看着传真件,手边上还有其他渠道上来的消息,电话放到免提上。
“。。。这位梁显宗先生是马来国的侨商,在当地经营干货生意,和一位在马来做小生意的祁县人梁大发结识,交谈后发现祖上都是祁县沙河乡平坝一带的人。
虽然村落已经更替,但乡音还在。
梁显宗干货生意做得不错,梁大发得知其手上有些闲钱,便拉他回乡投资。
因为梁大发知道,国内很多地方政府拉来投资是有提成的。
祁县这里的提成是投资额的2.5%,也就是说,如果他能把梁显宗拉来投资一百万美元,梁大发可以拿到25000美元的提成。”
这可比他在马来辛苦做小买卖来钱快多了。
期间各种详情不提,反正梁显宗考察祖籍地后,祁县外经贸部和沙河乡政府十分热情,许诺了不少条件,最后在乡政府牵头下于平坝村投资了一个一百万美元,成立了乡情木耳种植场。
后续又追加了一百万美元。
“这个项目初期就很成功,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的项目。
乡情木耳场的200万美元投资里包括了跟村里签订的十年土地使用费,以及山里木材砍伐费,厂房、设备、菌种等等。
此外还约定雇佣村里人种植和采收按月支付一百五十元的酬劳。”
现在县城里的工人基本工资也就两百元左右,有些厂里还发不出来工资。
总的来说,乡情木耳场建成后,当地村民有了额外收入都挺高兴,但随着木耳场的效益越来越好,当地人反而眼红起来。
这么说吧,刚开始眼红是小偷小摸从木耳场偷耳子,被开除后记恨在心,开始搞破坏。
“乡情木耳场不是断水就是断电,特别是断电带来的影响,使得木耳场不得不把昂贵的西德进口的烘干设备转到外地进行烘干,免得遭受进一步损失。
乡情木耳场聘请的场长也曾多次向当地公安机关和外经贸主管部门反映,但效果并不大。
甚至许多大胆的村民也搞起了私人小木耳场,里面都是从人家乡情木耳场偷的带菌木耳段,他们也不管理,反正收多少都是白来的。”
木耳菌用完了再去偷。
所作所为让‘乡情’这个名字都显得那么可笑。
对此,公安也没办法。
乡情木耳场占地上百亩,警察不可能天天在场里看着,警察一走,村民照偷不误。
厂里保安都是雇得村里人,当初说得多好,现在就多糟心。
因为保安根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场里要是处分保安,人家也跟着一起偷。
反正这么大的木耳场就在当地又搬不走,你能如何?
后来,村里干脆不认当初签订的合同了,想要反悔。
官司打到县里,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把乡情跟村里的合同改为五年。
然而,村民并没有收敛,反而越发过分,竟然开始阻拦人家收木耳的大货车。
什么过路费,过桥费,各种名目,还没等出平坝就被拦住十几次,每次都要交一笔买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