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燕九如在内,各个骨头都轻了几两似得。
幸亏没叫人陪着。
***
回到家,燕九如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不过,跟着同学出去嗨确实不一样,心里挺高兴。
平时,不论是跟单位同事还是下面厂里的人玩儿都没这么开心,毕竟身份在哪儿,多少得端着点。
同学不一样,尤其是一个宿舍里混了好几年的,说句拉屎递过纸都不夸张,完全没有偶像包袱,就停痛快的。
晚上,陈茵照例给家里打电话。
燕九如在电话里叽叽咕咕跟媳妇说今天的事儿。
除了借出三百多万就是去卡拉OK唱了歌,还许诺:“等你回来咱们也去唱。
我听着音响都还不错,应该都是小日子进口的,音色很可以,还有调音,功放和低音炮,这一套下来少说得个十几万。”
陈茵心细,她听完,问道:“不是借了老万三百万,怎么还三百多万?”
燕九如轻咳一声,也是酒精上头了,“那什么,不是听说石头他爹手术嘛,咱之前也不知道,这知道了不得意思意思。还有。。。。。。”
陈茵笑了一声,“行了,借就借了,没有怪你的意思。也是这两年太忙了,经常封闭搞研发都没跟同学们联系,早知道也得搭把手。”
“不过,开了这个口子,你也要有心理准备。”
燕九如明白她的意思,点头道:“你放心,我有数。”
***
过完十一上班。
“什么?你说哪个台采访?”忙完一堆公事后,燕九如刚准备歇息片刻,秘书小王就给拿来一张传真。
小王忙道:“是燕城财经频道。”
商务部等部位对央台的财经等频道算是常客,但燕城本地的电视台和财经频道倒是不多,毕竟还有个央台在那儿摆着,大节目都上央了,剩下点残羹冷饭打发本地台都只给个通稿就行了。
“这次说是人物专访,主要是您个人,还会转载到《商务精英周刊》上。”
“燕城财经?”这一说,燕九如想起兜里揣的那张名片了。
他想了想,道:“让他们把采访题目和问题发过来看看再说。”
“唉唉,好的部长。”
小王连声应着美滋滋地去了。
燕九如望着他的背影,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弹了几下,也不知道又在琢磨什么。
***
“哎,歪?是燕城电视台财经频道程薇吗?”
小王抱着电话四下瞅了瞅,见行政办公室坐门口的人好像抻头看了一眼,忙捂着话筒转了个身,压低声音道:“是我啊,商务部部长办公室王秘书。”
“嗯,对。我们部长对你们的采访有点兴趣,麻烦你们把采访意向和相关内容传真过来,我们研究一下。”
所谓研究,对他们这种单位来说能成约到采访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所以,小王的口气也十分确定。
对面可能也没想到这么轻易就拿下来了,显然也十分高兴。
不知电话里说了什么,小王也带着几分兴奋连连应声。
电话里说完正事,那边一个和风细雨般的女声又提出:“对了,王秘书,我这里正好有两张周末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的票,我是没时间看了,正好你带女朋友或者爱人去看。”
小王赶紧谢绝,他们可不允许收下面单位的钱物啥的。
不过,程薇咯咯地笑道:“。。。嘘,别这么大声,这是内部票,单位分的,靠前排,有钱都买不到。
你知道的,要是接了这个采访哪儿有时间去看啊,肯定好好准备采访。
浪费了太可惜了。
再说,咱们以后说不定常打交道,你们有纪律,我只好拿这不要钱的东西跟你表示表示了。
可不许不收啊,咱们以后还得配合工作呢。。。。。。”
“周末下午两点大剧院门口等你们~”
既然是不要钱的票,小王心里就没什么负担了,他微微疑惑道:“大剧院还没修好吧?”
“嗐,那是对外。
只告诉你哈,内部已经完成一部分了,一些对内部的不公开演出都在这里。。。。。。”
竟然是这样。。。。。。
小王放下电话,觉得自己眼前被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他从来不知道居然还有这种内部演出,更不知道这种没完全建好的大剧院竟然已经开始有接待活动了,嗯,不公开的演出!
孤陋寡闻呐!
小王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多交朋友,多长见识,以后决不能露怯。
***
这边燕九如接到胡会计电话,说是老万拿着打好的欠条去找胡会计借钱了。
他那边挺着急的。
“给他三百万,支票或者转账,走我个人的账户。另外给拿五万现金,这个不用借条了,让他带给我同学。”
胡会计不是出纳,但他管理着燕九如的一个个人账户,这里的钱进出都他跟银行打交道啥的。
他为人谨慎细致,不管大小钱,都会跟燕九如确定好,这正是燕九如看中他的地方。
老万不出一个小时就到账三百万,待扣除了银行欠款和个人欠账,账面上还剩3.27元。
老万不禁留下了几滴男儿泪。
他以前一次进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也没觉得如何,这三百万却感慨良多。
别看只剩下三块多钱,却再也不用天天被催得活不下去的样子了。
他在外面还有上千万的待收货款,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他开着宝马专门跑了一趟两个同学那,把燕九如的‘心意’带到。
剩下的钱是燕九如给他‘过生活’的。
也是九哥知道他还完钱,手里基本就是空的,才给他拿了些现金。
还特地说这个是不算借款的。
但他心里有数,将来翻身了肯定要加倍还上这份心意的。
而现在,他还是要把宝马卖掉,换成捷达啥的。
卖车的钱是他继续做钢材生意的本钱。
车么,能用就行了,牌面已经不重要了。
老万忙着东山再起的时候,燕九如也拿到了燕城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采访题目。
第219章 挖坑 好家伙,请客的和被请客的都没吃……
粗看的话, 采访的问题有十几个,大多是关于经济发展的,尤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如大量职工下岗、南省的房地产泡沫, 商务部对此有哪些应对措施等, 其中还夹杂了一两个涉及入关和重大项目的问题。
燕九如扯了扯嘴角, 把传真放在一旁, 扬声道:“王秘书!”
“哎,部长!”王秘书自打把传真递上来, 早支棱着耳朵就等着部长的吩咐呢。
燕九如随手点着传真纸, 道:“这些问题怎么宣传办和新闻办那边没删改么?”
“宣。。。。。。”王秘书心里一惊,突然想起了什么, 脸唰地白了。
“部长,我、马上。。。。。。”
燕九如蹙了蹙眉头, “新闻采访流程都能忘了?你是第一天来的吗?”
“我。。。我。。。对不起,部长,我马上联系。”
燕九如静静地看了他一眼,按下办公厅的内线免提:“刘主任, 麻烦你来一下。”
商务部办公厅的刘主任忙不迭地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记录本子和笔:“部长!”
燕九如把采访的传真拿给他,“这份采访流程有问题, 你们重新审核一下。”
“另外, 有关制度规范还得加强重视, 别觉得没用, 组织上既然有规定了这种流程肯定是必要的,你们再有必要的话可以再做一次深入培训。”
说完,他三言两语交代了一下事情的前因。
刘主任听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按说, 这种采访电话都没法直接打到部长办公室来,而是应该直接联系部里办公厅的宣传办或者新闻办,经过他们接洽后转达给部长办公室。
如果部长觉得有兴趣或者有必要接受采访,秘书应该主动找宣传办的人先跟有关部门对电视台的相关频道和记者本人做背调。
至于采访的内容和问题更是应该直接发给办公厅先一步审核,去掉不该问的和涉密的、敏感的等等,修改完后才会提交给部长这里。
他瞄了两眼传真上的采访题目,只觉得眼前一黑,这小王可真是。。。。。。
这份采访内容明显没有经过办公厅宣传办和新闻办,像什么房地产泡沫和下岗问题看似跟商务部有关系,其实根本不在商务部职责范围内。
如果燕部长单独回答了这方面的问题,不论是采取什么措施还是别的,都有越界其他部门的嫌隙。
此外,入关谈判准备是保密的,谁也不可能现在就大谈特谈。
可以说,这张传真到十几个问题来就有四五个坑。
看得出来,拟定问题的人是个老道的,把坑伪装得很巧妙,不过对于经验丰富的秘书来说还是能识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