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在七零养家_泠善之风【完结】(300)

  自己有房本的卖给那些开酒吧的大款,花上百八十万改成酒吧,照样挣钱。

  问题是住这种老破小的人就没有这个资金,只能卖掉,拿个几十万去卖个三环里的楼房。

  住新楼谁家还用这么缺胳膊少腿还笨重的旧家具啊,趁着值点钱赶紧卖了。

  至于有人说将来会值钱,一个前朝末的破家具,得压上多少年才能值个?

  眼下的日子不过了?

  目送老父亲去收旧货,燕九如回到自己屋里。

  陈茵比他早到家,此时正在厨房帮忙。

  燕九如把人喊过来。

  “什么事儿啊?”陈茵手上还沾着白面呢,顺势在男人脸上划拉了一把。

  燕九如拉着她去洗了手,两人钻屋里说悄悄话。

  小四小五翻着白眼跟太奶表达不满:“太奶,你看他俩,又不让我们听。”

  别说,今天的话还真不能给他俩听。

  燕九如道:“你知道么,我们这次大摸底在下面发现个人才。”

  “你们不是发现几十个了吗?还有更出奇的?”陈茵作为国防科工委所属单位的主管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燕九如挑眉:“这个真不一样,人家自己就用家常材料研究出马赫环了。”

  陈茵:那还真不一样。

  因为玄国现在有发动机包括从前苏老大哥那边进口的航空发动机也无法产生稳定的马赫环,超音速更是追也追不上。

  但这位奇才自己研究出的的发动机能产生马赫环不说,还贼稳定。

  就不说人家的马赫环处于什么等级,光是稳定这一项就足够作为特殊人才招揽过来了。

  这么个发现,他能不高兴么?!

  第223章 还是得搞钱! 燕九如和姚司令员相视一……

  晚上, 燕九如书房的灯光罕见地一直亮到三点多。

  已经睡醒一觉的老太太出去上厕所,回来忍不住跟老爷子嘀咕:“这官也不好干,天都快亮了大孙子还没睡呢。”

  老爷子摸起烟袋锅子搁鼻子底下嗅了嗅, 咳了两声, 回道:“平时让你多听新闻, 多看报纸你装没听见, 这会儿不懂了吧?

  人家都说领导‘日理万机’, 啥是‘日理万机’,就是没工夫吃饭睡觉, 上茅厕都掐表的意思。”

  “听谁吹的?”

  “还蒙我?当我老太太真不懂啊?”

  “还掐表上茅房, 那是犯人!”

  。。。。。。

  老两口打着嘴架,燕九如却沉浸在整个部委的大机构分布和各种材料中。

  国防科工委, 顾名思义,国防是核心, 科技是手段,军工体系是实体依托,这样一个掌握着国家最强科技力量和国家军事实力提升命脉的单位,眼下却有些‘乱’。

  燕九如这阵子把国防科工委从成立至今的各项史料都查阅了一遍, 发现情况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美好。

  因为某些历史原因,这个机构也经历了许多次分分合合,拆了组, 组了拆, 却每次时间都不久就发现这样那样的不合适, 又得重新来过。

  导致很多科研项目受到严重影响, 甚至不得不中断。

  尽管有些项目的中断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资金问题, 最大的就是分拆组合后娘家不亲,婆家不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毕竟新家原本也有自己的科研项目,那是亲生的,跟这后认的孩子能一样么?

  科研人员本来就不擅长沟通,项目被卡了顶多生气,上书陈述,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燕九如手动画了一张图,一机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即原来的重工业部,主管民用机械,电信设备,汽车,船舶等,家底有一汽(解放大卡、红星轿车等)、东风汽车、第一拖拉机厂,还有重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如涡轮机等。

  还有主管的大学高校就有好几家,培养专门的人才。

  到目前为止,一机部经历过两次撤销、重组,内参资料显示,未来几年很可能面临再次的重组来摆脱现重组带来的不协调。

  二机部也没好多少,先后改为核工业部,被撤销后又放到能源部暂时管辖,前两年能源部也撤销了,现在二机部被分得七零八落,科研项目和资料对接就不说了,人员安置都成了问题。

  燕九如目光深沉,玄国高科技人才还没富余到丢大街上都没人捡的地步吧?

  一边国家拿出巨额资金选拔人才出国留学,另一边却不珍惜现有的科研人员,难道新学成回来的就一定比原有的本事大?

  即便是有一部分确实不错,玄国也还没到随意对待科研人员的时候吧!

  这些人当年能进来哪个不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燕九如摇摇头,除了一二机部,三机部到八机部也都差不多。

  从八十年代开始,十来年的时间内,这些主要机构都经历了至少两次重组,甚至两年经历两次的也有。

  科研项目多是持久研发和投入的过程,如此频繁的变动,真的有必要吗?

  燕九如把这些机构理了一回,打了个问号。

  ***

  有些事,作为新任主官是不能光看书面报告的。

  燕九如连夜起草了一份报告,一大早就跑去了GWY相关领导办公室蹲人。

  反正他上任前领导说了,有什么困难尽管吱声。

  喏,现在他就来了。

  主管的ZL听说他来了,百忙中抽时间见了他一面。

  秘书低声提醒道:“燕主任,您最好十五分钟内汇报完,总理接下来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会议。”

  燕九如这种没有预约的临时会见很少,但人家现在非常受重视,秘书也只得见缝插针给汇报了一下,这才得了十五分钟的空。

  可以说是把总理的休息之间挤占了。

  燕九如现在也是高位,当然知道时间宝贵。

  他见到总GL理也不废话,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暂停一切国防科工委下面的撤并重组等动作!

  论是项目还是人员,都暂时回原地,手上的项目可以继续,但其他动作要等到他重新调研后决定。

  总理快速浏览了他昨晚连夜做出的报告,眉头皱起来,道:“国家最新政策是优先经济发展,进行企业化改革,你可一向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怎么。。。。。。”

  燕九如笑了一下,“改革也不是朝令夕改,今天改了不合适明天又改。

  您也知道,科研单位一个导弹,一颗卫星都是五年十年起步,这种撤来拆去的改革我不赞成,同时,我认为不应该为了改革而改革。”

  “机构企业化甚至引入民营资本固然有些好处,可这种掌握国家军事命脉的力量我认为必须完全掌握在国家手里。

  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十几亿人口,还养活不起八个军事科研机构?”

  “经济再怎么发展,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守护也长久不了。”

  “我要重新调研国防科工委下属所有机构改革状况。”

  总理捏着报告,沉吟片刻道:“你需要多长时间?”

  燕九如指着几页报告,道:“短则三个月,长不过五个月。”

  “嗯,我跟军委那边谈一谈,你等消息吧。”

  ***

  国防科工委新上任的主任要下去调研是很正常的,只是要求暂停一切机构改革就显得不那么正常了。

  不出三天,这个消息就成了科工委及有关部委层面的不宣之秘。

  他那句:“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的话也传了出去。

  有人赞同,也有人嗤之以鼻。

  后者认为改革是大势所趋,一个主任,连常委都不是就妄图螳臂挡车,简直是不自量力。

  这些传言若有若无地在科工委办公大楼里也泛起微波。

  燕九如全当不知道。

  他忙得很,还没工夫处理这些流言。

  他今天见的是科工委下除了核心业务部门外的行政、人事,后勤保障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听他们汇报工作内容。

  燕九如深吸一口气,“也就是说,像钱老这样级别的科研人员每月工资加补贴是两千块钱?”

  财务负责人点点头,很是欣慰地表示:“国家对科研人员很是优待,像钱老是顶级科学家,院士,职务工资1460元,军龄补贴40元,院士津贴200元,住房补贴90元,水电补贴18元,扣除党费,实发工资1930.08元。”

  相比其他干部平均800元左右的工资,钱老这样的收入已经是两倍多,好像还不错。

  但燕九如知道,他的飞鹰汽车厂厂长朱长兵和爱洁雅等公司的周经理等人的收入每个月到手都有三五千块,加上业绩提成,年底少的能拿到七八万,业绩好的最多每能拿到十几万都有的。

  这还不算各种福利待遇。

  所以,接下来人事部说到科工委在职人员的福利待遇,什么排队分宿舍,按资历分房子外,节日发鸡鸭鱼肉,水果,糖啥的,他都左耳进右耳出了。

  至于免费看病,报销比例高,幼儿园免费入学,每月发几张澡票啥啥的,跟其他机关单位差不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