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一出,整个火车上一片哗然!
啥时候咱乘警这么刚了!?
不都是悄悄的进城,打枪的不要么?
软卧车厢里的俩个领导模样的人,一个微微皱着眉头,另一个倒是笑呵呵:“这是阳谋啊。不错,不错,好胆色。”
两人的警卫员倒是立刻提高了警惕,手放在枪上,随时准备着。
这个通告连续播了三遍。
然后又播了另一则通告:
“旅客同志们,我们在人贩子手中解救出几个中了迷药的妇女儿童,现在寻求列车上的医护人员帮助,请有相关经验的同志跟所在车厢的乘警或者列车员联系。”
同样播了三遍。
软卧车厢皱眉的老同志听完道:“让随行的医生去看看,能帮就帮一把。”
另一个也点头道:“去吧,去吧,我们现在又没事儿。”
***
随着广播的播出,不但来了三个医生,两个护士,还多了几位便衣公安同志,还有几个单位的保卫干事啥的。
不管是休假的,还是有别的任务出行的,只要方便,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
这样人手就充足起来了。
列车长和杨副团长正在安排这些人负责审讯和继续布控抓捕,见到一号软卧的警卫带着医生过来,忙对警卫员道:“医生我们留下了,那边不能让人抽了空子。”
虽然还有一个警卫,但还是小心为上。
杨副团长早布控之前对车上的特殊身份人员就有数了。
他看好燕九如这对不走寻常路的小两口,虽然不知道什么来头,但脑子特别聪明,他都有点爱才了。
杨副团长干脆点兵:“这两位同志跟着去把控一号车厢吧。这边人手足够了。”
第48章 抓捕 对人贩子尤其是老太婆进行了十几……
这次行动初步还是成功的。
经过专业公安初步审问, 十七车厢的人贩子就是这对公母没有别的帮手。
俩人干这个不是一两年了,这次是收到消息有买家要小男孩肯出五百块钱,就是要年纪小、伶俐点的。
因为超过五岁大多有记忆了, 他们就专挑小的下手。
对于五分钱一个馒头的年代, 五百块钱实在是笔巨款, 两个人可耻地心动了。
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孩子, 二人会毫不犹疑地卖掉。
但实际上, 他们自己的一儿一女早在前些年就被俩人几十块、一百块钱一个地卖了。
为啥价钱不高?
当然是受这公母连带的。
这俩人皮相就不受看,孩子长相也不出挑, 也没多聪明伶俐, 能卖出去都算好的。
原本这公母打算得挺好,卖了再生就是了。
可是老天有眼啊, 此后俩人不论怎么费劲儿都没再生出来,一个都生不出。
总之就是怀不上, 生不出。
由于两人那几年跑了不少妇科男科的,顺便认识了不少孕妇和产妇及家属,其中有不少嫌弃生了女孩不想要的,俩人就三块五块地买来, 再加价倒腾出去。
缺德事儿干多了,生意也扩大了,开始不满足于倒腾女孩, 还干起偷和拐卖男孩的买卖。
因为更值钱。
***
这次也是一样。
两人故技重施, 假装去妇产科看病, 通过多次踩点, 认识了一个带着四五个月男孩去打针的妇女。
这女的穿戴跟谈吐完全不搭界,明显就让人感觉有些问题。
两人便有意无意地跟她套近乎。
这妇女对外说是孩子的亲戚,但两人有经验, 他们猜测应该是雇的保姆。
孩子连续打了三天针,她们也摸清了这家的一些情况:
这家双职工家庭,条件很不错,而这个年轻妇女果然是熟人介绍的保姆,对外说是亲戚。
这家男的经常出差,女的上班后每天只中午晚上回来给孩子喂奶,其他时间孩子吃奶粉,都是保姆在家带小孩的。
两人通过跟踪发现,这户人家住独门小院,邻居都不近,而保姆每天下午孩子睡觉的时候都去买菜逛街。
说是买菜,要这俩人贩子说,这保姆分明是出门显摆去了。
她不但偷偷穿女主人的衣裳鞋子,还擦人家的雪花膏,带人家的头巾啥的。
那衣裳他们前两天踩点还看到女主人穿过,过两天就被保姆穿出去嘚瑟一圈,连手表都敢戴出去。
人贩子巴不得她在外面都溜达一阵子,他们好方便下手。
这对两个人贩子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好下手的人家。
***
就在前天,两人发现那保姆又偷偷打扮好了,挎着女主人的包,穿着女主人的小皮靴,亲眼看着她上了公交车。
这次肯定是去逛百货大楼去了。
两人赶紧带着提前准备好了的东西,翻进了小院儿。。。。。。
至于另外一个小孩纯属‘顺手’。
他们跑路时路过一个集市,见这个小孩身边没大人,正吸吮着指头看人家吃糖葫芦流口水呢。
于是,一串糖葫芦又成功拐了来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也算双保险了。
***
这已经不是单纯个案了。
不算在医院低价买来的,光是这些年拐的偷的也有十几个孩子。
这种大案肯定得交由公安机关继续审理了。
***
另一组那伙儿人贩子比较难搞。
他们既然敢在明知女青年是军属的情况下还实施拐卖行为,敢这么藐视法律,要么胆大嚣张,要么有所仪仗。
不论那种,都说明他们根本不怕。
老太太不过是最末端的一环,专门负责搭讪和下药的,一旦得手就转给其他人了。
抓到的三个男的都是不大好撬开嘴的,但经过初步大记忆恢复术,还是问到点东西。
其中最要紧的是,车上有个漏网之鱼,外号‘奎三’。
此人才是这伙人的核心人物,跟上面的联系啥的基本都是他在单线联系,其他人就是外围和打手。
但是,他们都交代不出‘奎三’啥样。
因为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常变装。
***
“唉!这可咋整?马上快要到站了吧?”
这要是给什么‘奎三’跑了,基本等于泥牛入海,再难捞到了。
燕九如本打算走了,扭头之际,瞥见那老太婆神情有一丝丝得意和窃喜。
他转回来跟杨副团长两人道:“还是我来问问吧,我是农民群众。”
大家都懂。
军警都有国家身份,有些事儿反而不方便出手。
燕九如拒绝了陈茵想旁观的要求,就自己一个人对人贩子尤其是老太婆进行了十几分钟的魔享版‘大记忆恢复术’,效果很不错。
老太婆‘终于想起’奎三哥是三角眼,有时候看人的眼神儿阴飕飕的,口音里带点南省的调调。
南省的调调是什么样儿,燕九如确实不知道,但他从另一个人口中得知,奎三特别羡慕妒忌别人当干部。
他有时候爱在胸前别一只钢笔装成文化人,但实际上,他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对,‘奎’字总是少一横。
但这些也只是缩小了点范围,并不能快速把奎三捉到。
但眼下他们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还不如枪毙了省事儿。”
陈茵愤然嘀咕着。
燕九如瞟了一眼几个人贩子,轻声道:“放心,一个都好不了。”
他都打上神识标记了。
人贩子不配活着,也不配为人!
他们的结局只能是灰飞烟灭。
***
燕九如和陈茵先去了一号车厢。
燕九如的神识透过软卧的隔间门,‘看到’里面的两个老干部在下棋对弈。
警卫员一个在一二号车厢入口门侧面的位置,面对外面笔直坐着,另一个则隐身在隔间门后侧。
本来就没几个人,大家都不说话,陈茵甚至有些开始想念他们三号硬卧车厢的热闹气氛了。
两人干瞪着眼儿,陈茵从挎包里掏出《民兵训练手册》打算消磨时间。
燕九如伸出手,陈茵翻个白眼,只好给他了。
自己又摸出一本□□翻了起来。
***
不知不觉,火车速度慢了下来。
陈茵蹙眉,“到站了?”
恰好这时,列车广播再次响起:旅客朋友们,由于给特快列车让路,本次列车临时停车二十分钟。
燕九如和陈茵对视一笑:哈哈,这可真是好消息啊。
最好再多停一阵儿,给他们多点时间。
希望列车长他们能有收获吧。
***
“咕噜噜~”
精神一放松,肚子唱起空城计来了。
燕九如看了下手表,原来已经是晚上五点多钟了。
就在两人都饥肠辘辘的时候,一个见过面的列车员推车过来给老同志送晚饭了。
燕九如闻着饭菜的香味,悄悄跟对方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