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爸爸、妈妈都在笑,他也要笑的。
“后来呢?”
“后来她臊得不行,再没戴了。不过看样子挺肉疼的,毕竟买的时候又托人又找关系啥的。。。。。。”
“其实,她皮肤底子有点黑,那个颜色不太适合她,显得人更黑了。”
“这混的不行吧,没人提醒她?”燕九如翘着嘴角,一点不在乎跟媳妇说八卦。
陈茵笑道:“咋没有,姜姐特地跟她说,这个颜色肤色白的人戴着才好看。”
“你是不知道啊,她还美滋滋地说,我们同学都说我白,其实也就白一点儿啦。”
“噗嗤,”燕九如直接笑喷了,“这是哪个同学,跟她有仇吗?”
陈茵笑过一回,客观地说道:“人家同学说的也可能是实话。你想啊,工农兵大学里多数学员可都是从下面推荐上来的,除了工厂就是下乡插队的,哪个皮肤不是晒得又黑又糙的?”
陈兰兰就下乡呆了一年就搞到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回城上学了,要是跟其他学员比还真当得一个‘白’字,但她底色有些偏黑黄也是真的。
燕九如瞄了媳妇一眼,意味深长地道:“你全身都白。。。。。。”
陈茵:。。。。。。
瞪了他一眼,陈茵没好气道:“我是天生晒不黑,跟我比。。。。。。”
一家三口撒了一路笑声。
***
陈茵也跟他说起街道上有些人爱扯老婆舌。
她有时候有任务陪领导会见外宾或者重要客人,少不得打扮一下,会见结束,来不及换衣裳啥的就赶紧奔去接孩子回家了。
街口和两边总坐着不少邻居乘凉,见了几次就有人说闲话。
说她男人不在家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说公婆也不怕儿媳妇在外面勾引人啥的。
燕九如气得够呛,骂道:“X他老母,回头我就找他们家人好好‘谈谈’。”
‘谈谈’两个字咬的很重,像咬人似得。
陈茵轻瞄了他一眼,“不用,你知道就行了,咱爹娘和爷奶已经找街道和派出所警告那些人了。现在他们只敢背着咱们说。”
“背着也不行!看我的!”燕九如晃晃拳头,有些人皮痒,隔断时间就得收拾一顿,不然不长记性。
“那,你可不能违反纪律啊。”
“不会,放心吧。”
***
昨夜过的幸福,今早又一路说笑,进到办公室里,陈茵嘴角还带着笑容。
“呦,咱们小陈秘书今天不一样啊,”爱开玩笑的同志夸张地调侃着。
“有啥不一样。”
陈茵抿嘴笑了笑,放下东西,提提水壶还是空的,说了句:“我先去打水。”
虽然默认是资历最浅的文员去打水,但人家没来,总不能都干等着。
她不怕这点儿累。
打水回来,陈茵从包里拿出一个平常装茶叶的马口铁盒子,从里头捏了一撮人参花,又掏出一盒枸杞,放几颗进去泡水。
坐她边上的姜姐捅了她一下,“你爱人又捎东西回来了?”
陈茵眉眼带笑,“不是,他人回来了。”
“啧啧啧,难怪啊!”
“我说怎么陈秘书一进门,天都格外晴朗了。”办公室里立刻各种揶揄声,当然,大家基本都是善意的玩笑。
“这次能呆多久?”大家一边整理手头的工作,一边闲聊几句。
“有一个月假期。不过要是有紧急任务就不好说。”
“军嫂确实不容易当啊。”
***
忙过好一阵,陈茵才抽空喝口水。
茶杯盖子一揭开,浓郁的人参味窜了出来。
陈兰兰在门口皱起眉头,大声道:“什么味啊?怪怪的。又不是一个人的办公室,能不能不要吃这么重口味的东西。当在你们村里呢?”
陈茵‘Duang’一声把杯子放桌子上,冷着脸斥道:“无知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自己掖着藏着些。”
“我们村怎么了?哪儿让你这么看不上眼儿?要不这次的忆苦思甜会,你出来给大伙儿说说?当时你插队的村里的社员群众怎么你了?
是你没借你粮食,还是你不会干活儿的时候没搭把手?还是跟你抢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了?”
陈兰兰张张嘴,一句也不敢说了。
因为她也不傻,陈茵的话,不论那一句,她回答了都要惹上事儿,不回答只能被这么贴脸开大。
“哟呵,美女发怒了!”大家头一次看见陈茵发火,嗬,气势挺足啊。
有人交头接耳小声嘀咕:“一直以为她是个软乎的没脾气呢。”
姜卫红听了嗤笑一声。
有些人就是眼皮子浅,啥也不知道就跟着瞎叽歪。
他们只看到陈茵跟在老领导身边,今天穿呢子大衣,明天戴杭城丝巾,心里羡慕嫉妒,却不知道人陈茵腰里还别着五四,车里还放着五六半自动呢!
组织活动故意晾着人家不通知,人家就去专门的地方练枪法。
就上上个月,还有武术队请来的人教她功夫呢。
姜卫红爱人是军人,因伤退伍后分到市文化宫武术队。这次选聘教练的时候,上面也跟她侧面询问过个别人选的人品私德的事情。
同样是外秘组的秘书,啥能八卦,啥不能说,大伙儿门儿清。涉及保密条例上的事儿,她也是要严格遵守的。
有些傻逼,就是明晃晃的笑话。
***
陈茵见陈兰兰憋红了脸却一声不吭,不屑的翻个白眼,“切”,这就怂了?!还当她多大本事呢!
难怪九如哥说,咱领导不是有句话么,‘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该出手就得出手。”
他还说,“怕啥?癞叽霸子上脚背,不咬人膈应人,该收拾就收拾。哥给你撑腰!”
本来,能进这种单位的人,谁身后没点靠山和家世背景啊。
陈兰兰的爸爸,是燕城某国营大厂的厂长,她妈是市工会的干部;
王春玲家里是粮食局的,她公公是东城区干部;
姜姐更不用说了,人家住在市政府家属大院的;
就连新来的周秘书也是部队大院出身的。。。。。。
可那又怎么样?
领导用人不需要什么背景,却不想再让人给自己背刺上一刀的。
她这样一清二白的正好。
第77章 别走啊~ 燕九如盯着落荒而逃的两人背……
燕九如漫步在打扮一新的大街上。
街道两边多了些绿化, 一盆盆鲜花正怒放着,崭新鲜红的旗帜迎风招展,整个首都街头分外喜庆。
行人和自行车熙熙攘攘, 还有一群群人举着横幅去往最大的广场, 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行业代表和先进工作者们。
副食品商店、百货和供销门市部哪儿哪儿都挤满了人, 门口的广播里传来女播音员优美的声音:“。。。。节日市场, 首都各类商品供应充足, 品种丰富。。。。。”
今年上半年革委会改了政策,个人家允许适当养家禽家畜和自给自足种菜吃, 所以, 今年的副食品倒是没往年那么紧俏了。
不过从商店里出来的人依然各个手里都提着东西,喜笑颜开的。
燕九如微微一笑, 这就挺好。
***
回到家,前面没人, 都在后面菜园子里呢。
燕城比北省要暖得多。
北省这会儿可能都落第一场霜了,这里还二十来度,对于天生爱种地的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种得停不下来。
茄子、青椒、豆角、黄瓜、洋柿子、胡萝卜、土豆、地瓜。。。。。。
还有以前没种过的心里美和芥菜啥的, 各种瓜类,反正哪怕是犄角旮旯有巴掌大的空地儿,老太太也要丢下一粒丝瓜种子啥的。
现在正是顿顿吃豆角也吃不完的时候, 尤其是长豇豆, 隔两天不摘就鼓豆了, 必须赶紧摘了晒干。
他们家每年都要晒很多长豇豆, 到时候用来炖肉,喷香,真是肉都不一定有它好吃。
走到后面, 果然,一家人包括如月都跟着忙活摘豆角,晒豆角干呢。
燕九如招呼道:“我看大街上都是人,咱们也出去逛逛百货,买点啥去?”
他娘把一满把长豇豆捋了捋,放进大筐里,回道:“你要是闲着难受就过来搭把手。我可听说这火车站一车一车都是外地赶来燕城的人,咱跟着凑啥热闹?”
他爷也道:“我昨个儿还听说有个什么大百货,人太多把玻璃柜台都给挤碎了。”
这。。。他刚回来还真不知道。
不过,“应该都是奔着节日商品丰富,供应量大去的。”
“你休一个月呢,咱哪天去都行,不用非挤着去,也未必能买到。”
“也行。不过,不买东西逛逛街也好,总是个过节的意思吧。”
他奶心疼孙子,“那就下午去逛逛,上午大好的辰光,哪儿有不干活儿出去闲逛的?老天都看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