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在七零养家_泠善之风【完结】(93)

  ***

  燕九如心里不禁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这次回来,他也发现了一些新情况:

  比如叫嚣很长时间的造反派已经消停了不少, 大街上也很少看见被揪着批斗的人了,还有就是一些口号和大字报也许久没有贴新的上去。。。。。。

  再想这阵子恢复工作的许多老同志,燕九如看看天,估计大动作也不远了吧?

  万没想到, 这个不远会来得这么快。

  4号夜里,他就被单位紧急召回了!

  “不是讲放一个月么?”

  燕九如一边嘟囔一边快速换装,几乎一路小跑地上了吉普车。

  吴所长一脚油门, 吉普车飞驰而去。

  ***

  车的方向既不是去107所, 也不是去西山基地。

  燕九如鹰隼一样的眼睛盯着吴所长问:“什么情况啊?”

  吴所长用极轻却沉稳的声音交代工作:“明天上午, 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会议, 组织上要清除一些害虫,对一些人实施直接抓捕。我们要保证参会人员的安全。”

  燕九如:“。。。。。。”

  吴所长瞥过来一眼,道:“你放心, 都是阻碍国家前进和发展的害群之马,绝对不是迫害好人。”

  “。。。我们先清查会场,对与会人员包括服务员在内的所有人进行排查,一切危险物品都不能带进场。”

  “。。。除了防止被抓捕的人伺机反抗,还要防止有敌特和其他间谍人员借机插一手。”

  因为怕走漏消息,都是临时通知的,吴所长也只能边开车边交代任务了。

  ***

  “。。。宣传部已接管。”

  “。。。华夏社已经接管。”

  “。。。人民报社、人民广播电台已接管。。。。。。”

  昏黄的路灯光晕下,一辆辆军卡满载这荷枪实弹的士兵飞驰而去。

  随着抓捕行动的持续和主要喉舌单位、各重要部门被控制、接管,这晚的主要行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小的冲突,在中央强大的决心和军事实力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的。

  燕九如这里也很顺利。

  如今他的神识增长了很多,整栋楼都呈现在他的神识之中,清查中发现了三部隐藏的电台,还有一组藏在下水道里的雷、管炸药。

  本来以为是查武器弹药,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收获!

  这种眼皮子地下藏电台,还真是有点灯下黑的意思,就不知道是否启用过了。至于炸药,看样子就是塞进去没多久的,后续跟进也用不到他了。

  ***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谁也不会想到,在北省一个偏远的几乎无人知晓的杏花大队的两只小蝴蝶轻轻煽动了一下翅膀,有些事情的走向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一晚,许多人酣睡,还有许多人彻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人们照常起来收拾上班上学,广场上的广播喇叭照常响起,而然,里面播的新闻消息却震惊了玄国大地!

  “。。。中央会议决定,拨乱反正,粉碎四人集团,并逮捕了相关团伙的主要成员!”

  正如以往任何重大事情一样,等外界知道消息的时候,其实人家早把事情做完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范围的大运动就这样嘎然而止了!!!

  人们奔走相告,“听说了吗?凡是在大运动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受到迫害的人都可以提出申诉,一旦证实申诉都给平反和补偿,被没收的家产给与返还呢。”

  “还有呢,那些跟着□□的人,可以自首,群众也可以举报,依法追责!”

  “这下好了,看他们还得意不!”

  此外,会议还要求一切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都回归正常状态,以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为中心,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可以说,这一天,新玄国大地处处欢欣鼓舞!

  天,还是亮了。

  ***

  四人集团的罪行自然是罄竹难书。

  中央既然决定抓捕,肯定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如今掌握了足够打倒其团伙势力的证据,剩下一些细枝末节的影响无关紧要,因此,抓捕、审讯到判刑,一个多月就结束了。

  这件事的影响深远,引起的震荡也在持续发酵。

  有些被打倒、被下放的人开始逐渐回到工作岗位上,重新开始工作,然而,有些人却没能挨到天亮。。。。。。

  然而,不难看出,身体和物质上的损伤总还能弥补,但心灵和精神上的创伤可能会留下永久的伤疤。

  这些,只能交给时间了。

  ***

  半个月一晃过去了,陈茵总算恢复正常上下班。

  “这是忙差不多了?”燕九如觉得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市委要处理的积压问题还很多,不应该这么快清闲下来啊。

  陈茵叹道:“哪儿啊,是老领导病了,被医生强制休息。”

  “怎么回事?前些日子会见不是还好好的?”

  这也不涉及保密,陈茵说:“老领导的部下,前些年好些都靠边站了,这还算是好的,却有几个被迫害致死了,家属不相信本地的人,直接找到老领导申告,说起来。。。。。。”

  “唉,老泪纵横,说没死在敌人和鬼子的枪下,却死在自己人手里。心痛得不行,当晚就倒下了。”

  尽管这些老人家早已看淡生死,却也不想自己活着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落得这个下场。

  唉!两人除了叹气也做不了别的。

  ***

  不过,陈茵道说起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儿:“。。。内部开了几次会,现在各行各业发展都缺人才,估计用不多久,大学招生怕是有眉目了。”

  她问燕九如:“如果招生,九如哥你怎么想的?”

  燕九如翻身坐起,“那还想什么,我跟你说咱必须考个好学校。没看单位里填表里有啥学校毕业的,人家填燕城大学,咱们不能总填个红星公社高中吧?”

  以前不招生那是没办法,既然能考了,咋也得考个名声响亮的。

  “对了,你可别瞎捉摸啊,这好机会不能错过。这以后大学都能上了,向往上走,高中肯定是不够用的。”

  陈茵乜他,“我当然也要考的,就是学啥心里还没数。”

  又问他,“你要学地质吗?”

  燕九如摇头,“工作归工作,论兴趣我可不爱搞这个。”

  不管咋说,还是先抓学习吧。

  ***

  两人开始分头搜集学习资料。

  现在政府部门频繁召集教育界有关人士开会讨论,虽然还没有明确下达文件,但大家心里都有些数。

  所以,一时间课本和相关资料成了抢手货,好在他们下手比较早,还是能买到的。

  燕九如给老丈人写了封信,顺带寄回去两套复习资料给杏花大队,一套给知青们,一套个大队想考的往届学生。

  他稍微透漏了一点消息,希望他们抓紧补习,一旦招生开始,总不至于抓瞎。

  此外,他还单独给公社打了个电话,捎话让知青那边的薛成林或者冯亮等人,看谁方便,明天这个时候到公社接电话。

  有些事儿信里说不清。

  他非常理解没法上大学,不得不插队下乡的青年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很有正义感的青年,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他并不希望他们错过。

  至于为什么不喊其他人接电话,陈茵也好奇呢。

  第二天打完电话回来,陈茵问他。

  燕九如笑道:“薛成林也好,冯亮也好,他们都是大院出来的,为甚仗义,而且,插队时间不算长,一来他们家都有人脉,指不定能搞到更多学习资料;

  二来嘛,他们这些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甚至学习资料也会大方拿出来一起用的。”

  至于其他人,沾染太多红尘杂念,有些事就不好说了。

  明明是办好事,他可不想出什么茬子。

  ***

  燕九如自己也做了两手准备,自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么,他想起跟钱教授。

  他和陈茵都不是教育口的,有些消息还是得跟专业人士打听。

  钱教授对燕九如这个临时学生还是很有印象的,他沉吟片刻道:“我听说师大的老师要申请开夜校补习班,你不妨去听听。”

  燕九如问清楚开班的时间和地址,就在工人文化宫里,倒是不远。

  燕九如和陈茵去听了两节,果断报名了。

  这里的老师讲课水平比公社高明太多了,更是在家自学没法比的。

  老师们也知道时间不多,在有限的时间里串讲一遍后再敲重点讲,这样下来,听课和不听课的差距就更明显了,尤其是在数理化上。

  燕九如和陈茵两个尽量每天晚上抽时间去上课,哪怕其中一个上不了,另一个也要去听课,把笔记带回来在讲解一遍。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