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们如此说,突然之间好奇起来,支楞着耳朵听她们讲话。
“安表哥才貌出众,安平公主……”
小女娘年岁虽小,已经知道如何打趣人了。原来这鹅黄衣裳的小娘子是公主啊。
“你可不要瞎说,秀色可餐你没听过,看着好看的人,心情都大好。”
安平公主这样说,严惜倒是赞同,看着长得好看的人确实心情会大好。
苏遇安的面容从严惜脑海中一闪而过,虽说他长得像他们娘,不过仔细看的话还是像他们爹的。
他身为男子,皮肤白皙干净,唇红齿白,怪不得他爹当年能被点为探花。
很快严惜编好一个长命缕,正想再给老夫人编一个,有人笑着走了进来。
“你们看看这亭台下,娘子们千娇百态,比这园里的花儿都好看。”
听到打趣的声音,众人寻着声音看过去,看清来人之后纷纷站了起来,齐齐见礼:“请安乐公主安。”
安乐公主一进亭子就注意到了站在外面的严惜,她笑着说:“这位娘子看着有些面生呢。”
“回公主殿下,臣女是苏家的女儿,受贵妃娘娘的邀入的宫。”
安乐公主打量着严惜,拉长声音“哦”了一声,“你是那个被人偷偷抱走的孩子?”
当初,袁大娘子在成亲前夕偷走严惜。
李家郎君跟袁大娘子的亲事突然叫停,说是袁大娘子发了急病没了。
可苏家到处寻女儿如何瞒得住,最后还是被有心人打探了出来。
虽是苏家的娘子,那么小就被人偷了出去,不知道她是怎么长大的?
有不少娘子的眼中透漏出丝丝鄙薄。
说多错多,严惜蹲身垂眸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公主殿下,谣言不可信。”顾允卿突然出声,让严惜有些意想不到。
“当年苏大人的义妹袁大娘子突发疾病去世,颜表姐恰巧在她身边,受了些惊吓,被抱回去之后便昏迷不醒。
有云游的大和尚路过苏家看了一眼,说她被邪祟缠身,性命难保。还是大和尚想了个破解的法子,将她带去了西北的龙云寺旁边住下,日日被寺庙中的祥和之气熏陶才平安长大。
后面表姐嫁了人,夫婿行伍周身阳气盛,才得以离开了寺庙附近。如今表姐夫来京中任职,便带着表姐回来了。”
听顾允卿说完,严惜感觉好像是那么回事。这套说辞她不知道,难道是顾允卿给她现编的?
安乐公主听完,微微一笑,也没有过分纠缠,转身对大家说:“都起来吧。你们围在这里编绳索多无趣,不如咱们过去看郎君们射箭?”
安乐公主这样说,竟然有大多数人随声附和,“行啊,不如咱们拿些彩头过去,让他们比试比试。”
“好,这个主意好。”众人纷纷附和。
严惜抬头看了顾允卿一眼,她正笑容灿烂地跟旁边的娘子说准备什么彩头。
她可真是八面玲珑。
严惜又看向顾允禾,顾允禾对她眨了眨眼睛,这个小丫头倒是比她姐知道跟人亲近。
安乐公主扫了大家一眼:“你们不都编了百索,就用这个作彩头吧?”
安平公主不同意:“我想拿给爹爹。”
“不如拿花吧?蜀葵、栀子、萱草。”有人出声解围。
众人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安乐公主决定,就拿端午有的东西做彩头。
百索行,花也行。
都是一家子表兄妹,表姐弟。
大家也没有顾忌跟着安乐公主一起去了郎君们射箭的地方。
端王在教安儿射箭,这里都是成人用的弓箭,对于安儿来说有些大了。
安儿力气不足,箭射出不远就落了下来,端王拍了拍他的脑袋,笑着说:“弓箭太大了,过几日表舅给你弄一把小弓。”
安儿高喊:“谢谢表舅。”
“三皇兄,这是谁家的孩子,嘴真甜。”
安乐走过来,有几位年轻的拱手向她行礼。端王爷看过去,笑着问她:“你们怎么过来这边了?”
第311章 比试
安乐公主扫了在场的郎君们一眼,都是还没有成亲的皇亲国戚,十几二十岁的年纪,青春洋溢。
只有三皇子这个老帮菜,三十了还没有成亲。
不过他常年在军营,练得一身肌肉,脸虽然黑可是脸上的肉紧实,看着倒是比同龄人年轻。
安儿抱着个大弓站在端王身旁,安乐公主瞟了安儿一眼,这小家伙是谁的儿子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三皇兄你们在这里射箭也是无趣,妹妹过来给你们助助兴。你们比试射箭,射中靶心就得一份彩头,每人五箭,最后中彩头最多的跟后面的人比少一份彩头喝一碗雄黄酒如何?”
在场的都是皇亲国戚,不是她安乐公主府里供她取乐的男子,端王拒绝的话没有说出口。
其中一个郎君就笑着拍手,“公主这个想法好。”
端王看过去,毫不意外,是胡国公家的,胡国公家的六郎君。
胡国公府是武将出身,家中郎君皆有些身手。
端午节,端王不想扫众人的兴,这些个郎君们在书院也学习骑射,射箭总不能差到哪里去
于是他说:“就按皇妹说的来。”
安乐公主招宫女端了个托盘过来,娘子们纷纷将手中的彩头放了上去。
严惜放了一朵黄色的萱草花,她编的长命缕要给安儿戴的。
郎君们站在一起去商量射箭的顺序,安乐公主喊人去抱雄黄酒过来。
严惜站在众人后面,一下就开了眼,京城的人果然会玩。
好在是让郎君们去比,他们应该都能喝些酒。若是让娘子们比试,输了吃多了酒,那不是在众人面前丢丑?
酒很快被拿了过来,安乐公主拍着手,喊:“郎君们准备好了没有?”
“安乐姐姐,我们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我先来。”
“好,小九,你先来吧。”
十五六岁的少年兴致高昂,拿起弓箭瞄了许久,五箭连连射出很是遗憾一箭都没有中。
少年直起的腰杆一下塌了下去。
靶子跟前的内官跑过来报成绩,安乐笑着唱喝:“九皇子一箭没中不得彩头。”
跟顾允禾站在一起的安平公主也跟着叹息一声:“一箭没中,惨了最少都得喝两碗。”
顾允禾无声看她,她低声说:“其他人我不知道,据我所知,六皇兄最少能中靶心两箭。”
严惜听着,眼睛看向端王爷,他应该能中五枚吧?
场上郎君们陆陆续续比试,若是谁家的郎君中了靶心,那么他家的姐妹定然咧嘴偷笑。
也就是这一刻,严惜明白了顾允卿为何帮她。
出门在外他们是一家子,荣辱与共,包括端王爷。
有人射中靶心两次,有人射中靶心三次,最后到了端王爷,他果然没有令严惜失望,一下中了五箭。
郎君们没有什么反应,娘子中间哀嚎声一片。
安乐公主哈哈大笑,招呼宫人给各位郎君倒酒。
罚酒最少是胡六郎,他喝了两碗。罚酒最多的是九皇子跟八王爷家的一个孙儿,两人一箭没中各喝了五碗。
五碗黄酒下肚,九皇子不依不饶了起来,“皇姐,三皇兄在军中历练多年,他不能参与。”
“小九愿赌服输。”
安乐公主笑得合不拢嘴,抬头看向端王爷,口中对九皇子说:“三皇兄技高一筹,你输了要服气。”
端王爷见九皇子眼神有些迷离,招手喊来内官:“倒盏茶水给九皇子。”
内官将九皇子扶去旁边吃茶。
安乐公主眼中的狡黠毫不掩藏,“三皇兄技艺高超,比起来乏味的紧,不如再比一次?”
端王爷眉毛一挑,“只怕将他们都灌醉了,父皇斥责。”
哎呦,还真是自信满满。
安乐公主看向一旁的娘子们说:“各位娘子不如也加入进来,一男一女两人一组,规矩不变,就是这次郎君有三支箭,同组的娘子有两支箭。有没有人愿意参加?”
娘子们在家点茶插花,哪里拿过弓箭。
众人都讪讪低下头,很怕被安乐公主点名。
“公主殿下,我来参加。”一个长相英气的小娘子手高高抬起。
有人捧场,安乐公主高兴应好,指着那娘子说:“胡嫣然,你出来。”
“公主殿下,我能跟六哥一组吗?”那小娘子走出来后问。
安乐公主笑着回她:“自然。”
那小娘子跑去了射箭第二的郎君跟前。
“嫣然都知道出来帮她兄长,你们不出来,我可要点人了。”
话音落,就伸手点人,“你,你……”
安乐公主抬手点了几位娘子,都是场上郎君的姐妹。
最后,她点了安平公主,“安平,你出来跟小九一队。”
安平不愿意,“皇姐,我能跟三皇兄一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