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出生天的东西!替嫁的事,当然不能让你祖母知道。
我会让人安排好,到时候你就穿念秀的嫁衣,钻进轿子里,别让人看见。
待木已成舟,你祖母最多斥责你几句,还能悔婚不成?”
苏念瑶脸色煞白:“可是二婶,我不想嫁去忠勇侯府……”
马氏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你再说一遍?”
苏念瑶身子绷紧,不说话了。
马氏见状,“呵”的轻笑一声:
“念瑶,你该不会觉得自己跟着那苏照棠去了一趟公主府,就能让你祖母、大叔母他们另眼相看吧
我告诉你,不可能!”
若是往日,苏念瑶这句话,只会将头埋得更低。
可这次,她豁然抬头,看着宠爱自己多年的二婶,她生平第一次,鼓起勇气来反驳。
“怎么不可能?祖母她昨日……还夸我了。”
马氏神色顿滞,眼里怒色一闪。
这死丫头……当真要翻天了?
她怎会容许对方脱离掌控,立刻讽笑一声:
“一句夸赞怎么了,能当饭吃?
苏念瑶,你是不是忘了?
当年就因为你是女婴,你母亲才会不要你,随你父亲奔赴战场!
祖母不喜欢你,你大叔母嫌你是累赘。
要不是我提醒你,接纳你。你幼年高热那次,早就被赶出家门做乞丐!”
苏念瑶脸色迅速苍白起来:“二婶你别说了……”
马氏怎么可能不说。
她语调轻柔下来:
“念瑶,二婶疼了你十四年,如今也该到了你报答的时候了。
听二婶的话,乖乖嫁过去,这样对谁都好。
别想着闹你祖母那去。
你祖母一直都不喜欢你,怎么可能为你做主……”
“谁说本宫不喜欢念瑶?!”
一声熟悉的怒喝,忽然从门外传来。
马氏听得身子一颤,不敢置信地抬头望去。
在见到瑞阳长公主的身影后,她的脸瞬间变得比鬼还白。
苏念瑶怔怔看着忽然到来的人,明明那苍老的面孔,她再熟悉不过。
她却不敢确认。
“祖……祖母?”
瑞阳长公主听得眼眶湿润,二话不说将小丫头拢在怀里。
“祖母的好瑶儿,这些年你受苦了。”
苏念瑶懵了,手却本能般抓紧祖母的衣襟,脸颊轻轻贴在苍老又宽厚的胸口。
祖母的怀抱,好温暖……
瑞阳长公主轻轻拍了拍六孙女的背,视线落在瘫软在地上的马氏身上,温软的目光瞬间冷厉如刀。
“马氏,谁给你的胆子?竟敢如此欺负我国公府的嫡女!”
马氏额头冷汗狂冒:“婆母明鉴,儿媳没欺负念瑶,这些年儿媳一直对念瑶多有照顾……”
她话到一半,忽被一道笑声打断。
“二舅母的照顾,是指念瑶每个月孝敬给你的月例?还是那些念瑶一针一线绣出来,被你高价卖出的绣品?”
马氏抬头看到带着笑容进来的苏照棠,立刻意识到了什么,脸色骤然怒成猪肝色。
“是你!”
她气急败坏,眼里忽然闪过一道精光,大声道:
“婆母,都是苏照棠!是她在算计我!
今日我所言,都是她刻意引导所致,她特意带您过来,就是为了陷害我!”
瑞阳长公主面无表情:
“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执迷不悟,欲要加害他人?看来我国公府,终究是容不下你了。”
马氏神色大慌:
“婆母,我之所言句句是真!都是苏照棠陷害我的啊!”
苏照棠看着马氏垂死挣扎,不紧不慢地抛出话头:
“方才二舅母所言,我与外祖母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一字不落。
二舅母既一口咬定是我陷害,想必那些陈年旧事,定是假的了?”
此话一出,马氏脸色骤失了神,全然失去了狡辩的欲望。
她的话,竟全都被听去了?
“婆母,我……”
“闭嘴!”
瑞阳长公主眼神冰冷:“马氏,你嫁入国公府二十三年,本宫自诩从未亏待过你。
可你竟敢仗着长辈身份,仗着三房弟妹不在,如此算计残害念瑶?”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怀里的孙女,柔声道:
“念瑶,你二婶所言没有一句是真。
你爹娘从未嫌弃过你是女儿,只是南疆战事吃紧,才不得不将你独自一人留在府中。
这些年,他们虽不能回来,心里却惦记着你,没少给你寄礼物回来。”
“礼物?”
苏念瑶面上露出茫然之色:“孙女这些年,并未收到任何礼物。”
瑞阳长公主听到这话,怒发冲冠,二话不说一脚将马氏踹翻在地!
“你这吃里扒外的糟心东西,竟连小辈的礼物也敢吞没!”
马氏被踹中肚子,惨叫一声。
苏念瑶听到这话,却是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
“祖母您说的都是真的?爹娘都不嫌弃我?”
瑞阳长公主收回脚,忙露出笑脸道:
“何止是你爹娘,当你小小一个,生得玉雪可爱,你大叔母别提多喜欢你了。”
至于后面为何变得那般生分,瑞阳长公主不用猜也知道,定是马氏从中作梗。
她看着地上哀嚎的马氏,眼里全无犹豫,只剩冷色。
“槿月,将马氏关进祠堂,每日只送一顿饭,直至查清她所有作为,再行处置!
自即日起,彻查二房上下!传信给苏霂,命他快马加鞭,即刻赶回!”
瑞阳长公主一道道命令下去,国公府上下震动。
国公爷下值后得到消息,立刻去了一趟盛阳院,随后彻查马氏的人手更多了。
时间久远,虽是自家事,查起来也不容易,尚需一些时日。
不过就现在所能查到的事,就足以让国公府上下对苏念瑶心疼不已。
瑞阳长公主与国公夫人皆是深觉亏欠,补偿的珍宝玉器,流水一般往三房送。
压在头顶上多年的阴霾消失了,苏念瑶肉眼可见地开朗起来。
她不怨祖母和大叔母,心中只有感激。
感激照棠表姐,为她做的一切。
若是没有表姐,她怕是这辈子,都不可能等到这一天。
第123章塞北得信
国公府的震动,赵氏一概不知。
昨日从瑞阳院出来,她与夫君知会一声,便马不停蹄地回了娘家,与父兄说起亲事。
赵肃安又惊又喜:
“英娘,你说真的?
长公主殿下要给你兄长和那位刚被圣上赐封的县主的缔结姻亲?”
“她老人家亲口所言,还能有假?”
赵氏笑了笑,又道:“不过现在说结亲还太早,殿下的意思是先相看一番。”
“是极是极。”
赵肃安连连点头,面上仍是藏不住喜色。
他夫人早逝,性子耿直,不擅与人结交,能在工部做到三品官,全凭一手工造技艺。
至于世家背景,更是没有。
这般上不上下不下的,想要找个合适的儿媳,撑起赵家后院,谈何容易。
儿子性子木讷,眼光却高,不愿往下找。
好不容易张罗来一个工部同僚家的女儿做儿媳,没想到不到一年,儿媳就与儿子闹翻脸。
宅子里整日鸡飞狗跳,日子过不下去,只能和离。
如今一晃眼过了三年,儿子都二十有七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他愁得头发都白了。
天可怜见,总算又看到儿子娶妻的希望。
想到这里,他看向坐在一边默不作声的儿子赵潜,板下脸来道:
“爹知道你眼界高。
但棠乐县主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便是二嫁之身,也是你高攀了!
长公主殿下愿意牵红线,是看在你妹妹的份上,不然哪里轮得到你?”
赵潜被父亲说得冷哼一声:
“既然爹觉得我配不上县主,何必要我去相看?无非自取其辱罢了。”
赵肃安被气得眼前一黑:
“你……你这孽障,这么好的亲事你都不要,真是气煞我也!”
赵落英忙扶住父亲,皱着脸劝道:
“大哥,棠乐县主为人通透大方,性情温婉端庄,心胸更是狂光,是个极好的女子。
你若真拒了相看,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她若真有你说得这么好,又岂会与人和离?”
赵潜冷脸驳了一句,赵落英的脸都气红了。
“大哥这话好生有意思,莫非在大哥眼里,这世间所有姻亲闹到和离的地步,都是女子的错?
若大哥真这般想,你与县主的确不用再相看,我这就回国公府拒了这门亲事!”
赵潜沉默了。
若是拒了这门婚事,他怕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门第这般高的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