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生水起_慕汐雨【完结】(7)

  见赵素英沉着脸盯着她,孙秀芹不甘的闭上了嘴。

  很快,李二湖把村里的赤脚大夫请来,张大夫把了脉,称身体没有大问题,就是气血有点亏,让李二湖跟着回去拿药。

  李晚月这才想起来,好像少了个人,问道:“娘,大哥呢?”

  赵素英:“去县城做工了,咱家的地耕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你爹和老二老三做就行,他去县城扛一天货包能有二十五文呢,趁着这两天挣点,过些时候种稻子,往田里挑水,又不能出去了。”

  李晚月明白,家里欠着债,一天也不敢浪费。

  王桂香从厨房出来,问道:“娘,小妹以前的屋子现在是小安小康两人在住,让他们把屋子挪出来,再让去小妹去休息吧。

  我和大川带着小安住,小康就跟老二他们住,这样就够了。”

  正中三间房,一间堂屋,相当于客厅,左边住李父李母,右边住着老大两口子,老二两口子住在东厢房第一间,李康李安住第二间,三个女孩子住在第三间,李三栋住在西边第一间,另一间是杂物房,紧接着是厨房。

  李家大儿子李大川,有三个儿女,老大李晓兰十岁,老二李晓桃八岁,小儿子李安六岁。

  李家二儿子李二湖,有两个儿女,老大李康九岁,老二李晓荷七岁。

  小儿子李三栋十七,未婚,本计划今年娶妻,因为李有山受伤欠债,今年没戏了。

  这么看,李晚月的名字起的还挺文雅。

  她想了想,记忆里,李晚月问过自家娘,谁给她起的这么好听的名字。

  赵素英说,当年生她时正好是晚上,那晚月亮特别圆,就起了这么个名字。

  嗯,差点就叫李月圆了。

  孙秀芹一听不乐意了,他们那床本就不大,小康都九岁了,再跟他们挤,根本没法住。

  李三栋道:“大嫂,还是我跟小安小康他们挤挤吧,让姐住我那间,我东西少,不用怎么收拾。”

  “你那屋子紧挨着厨房,后面又是猪圈,鸡棚,味道太大了,小妹怎么住的惯?”

  李晚月见家人为她着想,心里感动,这年代,外人眼里和离和被休没区别,都是弃妇。

  多数人的想法就是妇人不好,才会被婆家嫌弃,赶回娘家。

  再回到娘家,也会影响娘家侄女将来的婚嫁。

  所以大部分妇人在婆家是能忍则忍,碰到吵架,周围人也是劝和不劝分。

  而李家却不在意这些,没有劝她忍让,支持她和离,接她回家。

  想到这,李晚月道:“娘,就按小弟说的办吧。”

  “好,我这就去给姐收拾出来。”

  李三栋应声,把从高家拿回来的衣柜搬进了屋子,接着收拾他自己的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把替换的衣衫和草鞋拿出来就是了。

  赵素英走进厨房拿了个碗,又进了主屋,打开锁着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纸包,又拿出个布袋子,从里面抓了两把米,晃了晃碗,又抓了一把米。

  庄户人家里条件不好,没几个人舍得买白米,白面,都是糙米,黑面,粗面混着吃。

  这点白米,还是去年李有山受伤时买的,给他补身体的。

  只是李有山吃了几天,就没再吃了,家里这么多人,只有他吃米粥,他吃不下去。

  大多数老人会把所有粮食锁在自己屋子。

  赵素英只是把大米锁起来,糙米粗面这些,都是放在厨房。

  她走出院子,把碗递给王桂香,道:“桂香,你把这些米熬成粥,熬的浓浓的,再煮个鸡蛋,月月身子弱,得补补。”

  “嗳。”王桂香应了一声,接过碗就去了厨房。

  赵素英又去厨房,打开有些破的小纸包,里面还是过年时,人家送她的一点红糖。

  她倒了一些在碗里,剩下的,够女儿再喝几天。

  端着红糖水走到院子,道:“月月,快趁热喝,暖暖身子,在水里泡过,别落了病根。”

  李晚月接过粗陶碗,闻着里面红糖的甜香,眼眶有些酸涩。

  她自己的妈妈也是个温柔的人,对她非常好,一个人辛苦抚养她长大,她的梦想就是以后工作了好好孝敬妈妈,可惜妈妈在她大学刚毕业就病逝了,她再没机会尽孝。

  记忆里,李父摔伤之前,高家除了让她多干活,倒也没敢在吃方面亏待,毕竟原主嫁到高家时胖乎乎的,吃的好不好能看出来。

  摔伤后,可能觉得没有利用价值了,高家就没让她吃饱过,连浓稠的糙米粥都吃不上,更别提红糖水了,也因此迅速瘦了下去,偏原主觉得有情饮水饱。

  而她李晚,向来不亏待自己的胃,即使再忙,也会吃点东西垫肚子。

  现在,她第一次体会到了饿肚子的感觉。

  可面对这么精贵的东西,她也不好意思自己喝。

  李晚月道:“娘,我喝不了这么多,您再拿个碗,咱俩一人一半。”

  “娘可不喝,我不喜欢甜的,你快喝吧,一会儿凉了。”

  李晚月心里清楚,哪里是不喜欢喝,不过是这时候的红糖精贵,舍不得罢了。

  不再说话,捧着碗把糖水喝完了,这年代,受了风寒容易搭上小命。

  孙秀芹暗暗瞪着李晚月,果然,婆母偏心这个女儿,连自己的亲孙子都喝不上糖水,李晚月一来,就给她喝。

  第9章忽略了什么

  还给她煮白米粥,家里的孩子也就过年过节才能喝一回白米粥。

  平时家里大多数都是她做饭,这次煮粥竟然让大嫂去。

  这下大嫂也能偷着喝几口粥了。

  这时,从院外风一样跑进来一个人,伴着关切的喊声。

  “娘,娘,小妹咋样啦?”

  “叫魂呐,不能等走近了再说。”赵素英白了大儿子一眼。

  李大川不好意思的擦了擦头上的汗。

  李晚月打量着这位大哥,模样周正,身上穿着深蓝色粗布衣服,上面打了不少补丁,脚下穿了双草鞋,身材健壮,尽管常年劳作,皮肤却不像其他人那么黑,就是束起的头发,油光锃亮的都能炒菜了。

  她这才打量了下,李家的人皮肤都偏白,再怎么晒也不是那种黝黑的肤色,只是很粗糙。

  李大川走到李晚月面前,一脸关切:“小妹,你没事吧?大哥在县城做工,还是听到铁牛哥来报信,才知道你出事了,到底什么事?是不是高志远欺负你?大哥把那高志远的腿打断……”

  李大川跑的满头大汗,这会儿说的唾沫横飞,声音洪亮,李晚月觉得头又疼了,赶紧打断他:“大哥,我没事了,都解决了,你一路跑回来累了吧,快喝点水歇会儿。”

  李大川这会才发觉嗓子有些冒烟,脚也开始疼了。

  他听到消息,立马往回跑。

  不是他舍不得坐牛车,是牛车没他跑的快。

  这么要命的事,哪等的及坐牛车。

  一路上,两条腿都倒腾成风火轮了。

  好在县城离他们村不算太远,平时坐牛车一个多时辰的路程,他跑了半个时辰就到家了。

  这会儿见妹子没事,松了口气,才感觉到脚疼。

  见王桂香端来碗水,他接过来,三两口喝完,这才觉得嗓子好受了点。

  不多时,几个孩子走进院子,见到李晚月,糯糯的喊了声:“姑姑回来啦。”

  纷纷上前叫人。

  是李晓兰李晓桃,李晓荷,李安。

  几个孩子穿着洗的发白的衣服,身材瘦小,脸色却很健康。

  “嗯。”李晚月点头,笑着问:“你们这是去哪了?”

  李晓兰道:“我带着弟弟妹妹去山脚捡柴,打猪草了。”

  “你们真棒。”

  听到夸奖,几个孩子笑的更灿烂。

  李三栋走过来,道:“行了,都去玩吧,你们姑姑需要休息,等她休息好再跟你们玩。”

  几个孩子乖乖听话,把背篓和柴放进柴房。

  李三栋看向李晚月:“姐,我收拾好了,你去歇会着吧。”

  李晚月点头,走进西屋,低矮的屋子里光线很暗,只有一张床,一张小桌子,再没别的。

  但是房间干净整洁,除了有些发霉和猪圈飘来的味道,没有别的异味,想来这个弟弟是个爱干净的人。

  她坐到破旧的木床上,木床下面铺的干草,干草上面铺了张草席,再上面一层薄褥子,铺着‘拼接版’粗布床单,那薄薄的被子有些发硬,想来是用了许久了。

  这时,赵素英抱着被子和被单走了进来。

  一边换床单一边道:“这被子有些薄了,三栋身体好,不怕冷,你得换床厚的,高家拿回来的被子,我拆洗过后你再用。”

  李晚月笑了笑:“我身体也挺好的,劲儿大着呢,再说这天越来越热,用不着厚被子。”

  赵素英铺完床后,看了眼外面,从怀里掏出那十一两银子同和离书递给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女强文 种田文 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