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置于白茫世界里的人却极致的缠绵,至死方休。
过了许久,姜泊清松开她。
她靠在他的肩上喘着粗气,仿若溺水的人,而他的手还弄着她得细腰,噙着笑说:“阿吟,是甜的。”
沈秋吟羞得闭眸,一巴掌拍在他的胸膛上叫他别在说。
姜泊清抓住她的手,忽地将她抱了起来。
身体骤然离地,她惊呼一声,问道:“干嘛?”
他眉眼都是笑意,温柔地说:“抱我阿吟回家。”
沈秋吟也笑了。
新年在一簇烟花里拉开帷幕,而王守常的死也是在烟花之下传来。
姜泊清说,他是咬舌自尽,狱卒发现时,已经没了深吸。
沈秋吟不可置信,因惊讶而重心不稳,往后退了半步。
“他——”
她吞吞吐吐说不明白,脑海里更是朦胧一片,不知晓自己究竟要说个什么。
良久,眸中落下两行泪来。
为王守常而流。
她蓦然想起牢中之事。
她问他为何要借王松林的势去见灯王,留下这处破绽,让大理寺的人抓住了线索,查到他。
他撑着头,迷茫地反问自己为什么,似乎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
当时因为狱卒突然而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她未细想,只认为百密一疏。
如今想来,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或许是他布局之时就未想过要活下去。
若不是大仇未报,他恐怕早不在人世,而去地下伴他母亲了。
“下辈子,愿他如愿。”
得母亲相伴,做一世快乐少年郎,临安街头打马而过,功成名就,带母亲赏遍西崤河山。
姜泊清擦干她的泪水,心疼道:“会的,他会如愿的。”
王守常不遵天子旨意,私自断命,尸体理应扔去乱葬岗,叫野狗吃了去。
大理寺卿于心不忍,求了天子开恩,让尸体火化成灰。
天子念在民意,同意了寺卿的请求。
火化那日,姜泊清陪她去送了王守常最后一程。
烈火之下,骨肉分离,化作灰烬。
姜泊清命人将骨灰收集,送去临安,葬在他母亲身旁。
她给了那人一大笔钱,嘱咐道:“他喜糖鱼、酸白、甜汤,黄酒,安葬好后,为他备上,叫他在地下与他母亲一同吃得欢快。”
生前太苦,死后,便让他甜一点。
那人接过银钱,保证办到,带着王守常的骨灰,纵身上马,一路疾驰。
望着远去的背影,沈秋吟喃喃道:“愿他得偿所愿,常伴母亲身旁,再如孩童。”
第44章 原来就是你
◎傻姑娘,脑子不太灵光。◎
她和姜泊清的第一次约会约在城南桥头,那里有一片未结冰的湖,湖中央有一座八角亭,于庭上,可见湖堤风光。
尤其是湖中雪景,更乃一绝,凡所见之人,皆是赞不绝口。
姜泊清同她说时,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都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若真是“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沈秋吟也愿做这一回痴相公,去一回这城南桥头的湖心亭,装一回文雅客。
为赴这场约,沈秋吟天还未亮透彻便爬了起来,翻箱倒柜找合适的衣服,思量着该画怎样一个妆。
毕竟是第一回 ,还是得重视重视。
果真是女为悦己者容。
一向随意的沈秋吟也注意起形象来,对衣裳的要求也提高了,但凡有一丁点瑕疵,便被换下扔在一旁,又重新埋进衣服堆里,寻找下一件。
系统被她此番举动惊得话都说不圆展,“太,太,太疯狂了!真是太疯狂了!”
从前是它看走了眼,说什么她不开窍,一点恋爱的心思也没有。
这哪里是不开窍,分明是开窍得很。只是没人打通她的任督二脉罢了。
如今姜泊清主动戳破了那层纸,沈秋吟便也更换了一个人似的。
就只说那床,床上已经被换掉的衣服堆积成了一座小山,但随着她的动作,这座小山还在不断的提高海拔。
终于,那座小山承受不住持续叠加的压力,快要坍塌时,沈秋吟找到了满意的衣裳。
姜黄色交领大绣,配上藏青色长裙。
大袖上印着暗纹,看不出究竟是什么,长裙上也有大片大片的纹饰,似与大袖上的交相辉映。
这一件,衬雪,也衬她。
她对着铜镜左右摆了摆身子,铜镜里的人高挑纤细,着一身亮丽的衣裳,虽无雅气,却多了几分贵气与成熟之气。
她越看越满意。
搞定了衣裙便剩妆容。
她将梳妆台上的木盒子一一打开,每个盒子里都放着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胭脂。
她从低到高,将每一盒胭脂的色彩都抹在了手臂上,最后挑选了最衬肤色的一盒,抹在了脸上。
女人白皙的脸上浮动着丝丝红色,这红色并不艳俗,相反衬得她肤若凝脂。
她又拿起了口脂,轻抿了一阵。松开始,略白的唇上有了淡淡的颜色。
一下子,女人灵动了起来,像那描摹出的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沈秋吟今日,美极了,如那画中的神妃仙子,令人移不开目光。
她装扮好了自己,也要收拾屋里的狼藉。
将那堆着的衣服一件件收进柜子里,又把梳妆台上的胭脂盒一个个盖上。
做完这些,她这才出了屋子,去到前堂。
前堂已经坐了不少客人,小二们在其间忙碌,热闹、喧嚣充斥整个大堂。
却从她来后,刹那安静。
一双又一一双眼睛落在沈秋吟身上。
这姑娘今日与平日不同,及腰的长发一半梳上,一半留下,束腰长裙,衬得那腰肢纤细,鬓上的海棠步摇随着她的步伐,浅浅晃动,耳垂上的玉坠透光,温润又泌人,更显得她富贵如人间牡丹。
不知想到什么趣事,那姑娘笑了一下,一时间万物失色,独她是这世间唯一的颜色。
看惯了冬日白茫一片,素色淡雅,忽然见了着亮眼的色彩,只觉死气沉沉一扫而光,生命活了过来,仿佛春日来临,万物再度重现风光。
好一个沈秋吟呀!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还要靠一手好厨艺!这是一点活路也不给别人。
众人一时间妒火横生,又一想到这般标致的美人被那姜泊清抢了去,更是怒上心头。
往日只顾吃饭,从未注意掌柜的音容相貌。当时还道姜泊清未生一双慧眼,如今才晓得人家是透过了现象,看见了本质。
沈秋吟生了好骨相,只要稍稍打扮,便是绝代佳人。
她走到柜台,突然的寂静令她抬眸,却见大堂众人都看着她,她不明所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着,难道是太怪异了?
众人的目光还未收回,她被盯得发慌,忐忑问道一旁傻站着的章丘。
“这是怎么了?饭菜不好吃?”
章丘摇了摇头,咽了咽口水,目不转睛道:“掌柜的,太美了。”
从未见过这般美的人,不似尘中人,到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美?什么美?
沈秋吟愣了一会儿才晓得章丘在说自己。
“美吗?”
不就是抹了胭脂,抿了口脂吗?哪里美了?她觉着一般呀!
“美的。美得像花神庙里供奉的神女。”这是他能想出的最好的溢美之词。
沈秋吟被他夸得不好意思,脸上流露一抹绯红,加上那胭脂的颜色,更让人移不开目光。
好一个粉面佳人。
美得让人失语。
堂里安静了,众人的目光离不开那张风华绝代的脸。
沈秋吟绕到柜台后,打破了沉默。
她对章丘说:“我今日要出去,百膳楼交给你管。”
她将柜台放银钱的钥匙交给他。
他接过,问道:“掌柜的要去哪儿?”
他目光里有八卦的光芒,沈秋吟道:“不告诉你!”
别以为她不知道,她和姜泊清从前的绯闻都是他们传出去的。
章丘“哼唧”一声,“不说我也知道。是和姜大人去约会。”
沈秋吟一愣:“你怎么知道?”
她似乎没同他们提过吧?
章丘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侧过身子,露出天光,调侃道:“姜大人呀,一大早就站在哪儿了呢!”
沈秋吟向外看去。
热闹非凡的大街,人去人来,雪白一片中,他也是最亮的色彩。
他站在百膳楼前,长发披在身后,身姿挺拔,像一棵不惧风雪的松。
凌厉之气,是他从前戍守边关养成的,而那股随意的雅气却又是做文官留下的。
似是感受到她的目光,姜泊清转过身来,目光相对间,他翘起了嘴角,笑了笑了,向她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