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里发夫君?我一文钱买了个摄政王_易小谷【完结】(219)

  张婶叫石头,“去喊你喜喜姐回家吃饭!”

  石头放下正在记诵的书本,脆生生答应着就往外跑。

  如今他也有独属于自己的书了,当然是喜喜姐给买的。

  就是不知新的先生何时才来。

  不过喜喜姐这几日忙碌的正与此有关。

  第299章我怎么觉得你在骗人

  花池渡村土地庙附近,有一处两间屋子的小院。

  多年前村里一户人家仅剩独女远嫁外省,院子长期空置着再无人打理,里面很多东西都烂朽了,成了老鼠的巢穴。

  老钱上任村长后,实在看不过去,着人打听屋主的去向。

  久经周折终于是找到人了,但那女人已经去世,她的孩子们落地生根,自然不可能跨省到花池渡村生活。

  于是对方传话说,一切由村里看着处置,反正他们都不要了。

  老钱便带着人进去,里里外外的收拾干净,至于所遗留的两亩田地,当年也按村里的老规矩,分给了该分地的人。

  之前刘夫子到村塾任教,老钱就把这院子收拾出来给他住了。

  如今要来新的教书先生,顾喜喜得到消息,提前就去找了老钱。

  只因这次情况略有不同。

  先生要带着夫人在村里长住,又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所以给他们的住所不止要收拾干净,还要尽可能安排的舒适、方便、雅致。

  按顾喜喜的规划,屋顶要重新修,所有门窗要换过,要装上纱窗门。

  灶房里除了现有的水缸、橱柜,灶台太破烂,要砌一个新的。

  院子的地面要平整,院墙和房屋的内外墙都要粉刷。

  顾喜喜还打算亲手在院子里划定小花园,移栽些花草。

  当时老钱沉住气听完,脸已经要皱成苦瓜了。

  “这么多要求,都是那位先生提的?”

  “并不是,”顾喜喜笑说,“这些都是我想的。”

  “花销钱叔不用担心,人工、用料全都我出钱。”

  没办法,为了留住人才,硬件设施总要做到位。

  老钱点了点头,却是更加不解了。

  他还是坦白地问出来,“大侄女,你做事向来有你的道理,钱叔肯定支持。”

  “只是……”

  “刘先生在时,也没跟咱们提过住的不舒服,为何新来的这位先生,你就要花这么多心思特殊的对待?”

  顾喜喜说,“因为是特殊的人,自然要特殊对待。”

  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老钱震惊地瞪大双眼,“当真?”

  “你说的人当真是……”

  “钱叔,”顾喜喜打断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刘夫子出面,这人是给请动了,但咱们能不能留下人家还两说。”

  “所以这事儿先莫要声张,免得孩子们失望。”

  老钱由于太过高兴,屁股坐不住了,起身走来走去。

  “太好了,修房子的事你不操心了,交给我,保证七天内妥妥当当!”

  “还有,人工就用咱们村自己人,省工钱。我找两个人负责给大家做饭。你象征性出几个饭钱就行,剩下的用料都由我想办法。”

  顾喜喜思忖道,“这么安排,钱叔不会有什么为难吧。”

  “为难?”老钱脸放红光,“好我的大侄女!你这是在成全你老叔哩!我要是再不多出点力,真成废物了!”

  村塾好,花池渡村的未来好。

  村塾扬名,花池渡村扬名。

  老钱已经在想象,自己某天举着“西北第一村村长”的牌匾接受众人道贺了。

  当天老钱就找来自己新晋的左膀右臂周浩德。

  两人亲自测量,画图纸,动员村里人。

  给村塾请先生,本来就是全村共同的事,多数人对此都没什么意见。

  能出工的都报名出工。

  不过大家私底下也少不了议论。

  究竟是什么样的教书先生,竟有这么大的排场?

  今日赶上小院重修交工,老钱让钱大婶叫顾喜喜过去,一起验收。

  快吃午饭时顾喜喜还没回家,张婶就让石头去看看。

  石头一路奔跑,到小院外却发现里面很安静。

  不比前几日,一直人进人出,远远就听见声音。

  他探头往里面看了眼,试探着唤道,“喜喜姐?你在吗?”

  “在呢。”是顾喜喜的声音,“你怎么来了。”

  石头放心地迈进去,朝院子左边看,顾喜喜正蹲在那刨土。

  “奶奶让我来看你怎么还没弄完,就快吃饭了。”

  他边说着走过去,在顾喜喜身旁蹲下,“喜喜姐,你这是做什么呢?”

  “种花。”顾喜喜说,“我打算明早进山,挖几株兰花种在这儿。”

  “趁现在先拌好底肥,明日回来直接移栽。”

  石头左右看看,找了个小铲子来,“咱俩一块弄,能快些。”

  上午验收,不仅符合顾喜喜预期,甚至还多出了许多东西。

  正屋内的窗户加大,光线更好,窗下放这一张书案,可供书写。

  书案侧面,靠墙做了一排木头架子,可做书架。

  卧房内有一张重新刷过的大床,床边有柜子。

  这些东西虽然都是旧物翻新,但少不了全村人出东西、出力的忙活。

  顾喜喜感动之下也加快了自己的进度。

  大家都走了,她留下来准备种花事宜。

  临走时锁了大门,钥匙暂时由顾喜喜收着。

  回去的路上,顾喜喜说,“回去我找块木板,请你写三个字。”

  石头毫不迟疑,“哪三个字?”

  顾喜喜想了想,“就叫……品兰居。”

  “品茶的品,兰花的兰,居所的居。”

  石头坚持练字,如今认的字已经很多了。

  他摇头晃脑,“是那个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居吗?”

  顾喜喜点头。

  石头笑道,“那喜喜姐就是要不可居无兰。我猜是要挂在先生居所外?”

  顾喜喜在他额头戳了一指头,失笑,“就你机灵。”

  “所以给你个机会,亲手帮你未来的先生写门牌,够有面子的吧?”

  石头跃跃欲试地搓手,“那要不要干脆做一个金字大匾额?”

  “就像晴儿她家珍宝阁那样的!”

  “不行。”顾喜喜果断拒绝,“不搭配。”

  “小院隐于村中,本来就够简陋了,挂上定做的牌匾只会先扬后抑,别人看到里面的情形难免落差,倒不如从旁取巧。”

  “采取古拙朴素的风格,一块木牌打磨精致些,再写三个字点题足矣,如此倒有隐士雅风。”

  石头若有所思道,“同一个院子,可以使简陋,也可以是古拙朴素。”

  他转向顾喜喜,“喜喜姐,我怎么觉得,你是想骗人。”

  第300章喜喜保佑

  “什么骗人?”顾喜喜睨目道,“说的这么难听。”

  “我这是提出概念,包装!包装一下而已。”

  “如果这么做能让先生高兴,先生高兴了,咱们就高兴,一举两得的事儿。”

  石头被绕的云里雾里,但最后他听懂了,一举两得,肯定是好事。

  又过了几天,历经一场春雨后,天气再次转暖。

  向阳的地方长出了荠菜,品兰居的兰花也移栽成活。

  一辆半旧的布棚马车缓缓驶入花池渡村。

  老钱早起就穿上自己最好的一件袍子,骑着毛驴在马车前方开道引路。

  他一路都咧着嘴笑,嘴角压都压不住。

  路边玩耍的孩童看见,知道是新的先生来了,立即飞跑着去叫人。

  等马车到了品兰居外,这里已经聚集了好些大人小孩。

  车夫拿下脚凳,放到车板侧面。

  众村民都盯着马车,看见蓝色的布帘掀开,露出的头顶发丝花白,不免惊讶。

  怎么是个老人家?

  再看他弯腰出来,抬起头时,面容的确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

  此人眉目平和,只是在转目看人时,自然流露出些许严肃。

  老钱几步上前,拱手道,“宋夫子。”

  宋夫子回礼,“方才劳烦钱村长为我等带路了。”

  车厢门帘又动了动,宋夫子立刻转身,向上伸出手去。

  “夫人慢点。”

  只见一位妇人出来,长发挽做朝云髻,只斜插着一支石榴纹镂银簪,簪头镶嵌碧玉。

  妇人下车时,大家才看到她的面容。

  虽然能明显看出岁月留下的痕迹,但她嘴角噙笑,眼神柔和,令人观之可亲,心生亲近之感。

  老钱这才向村民们介绍,“这位是宋青山、宋老,咱们青田县学前任学令。”

  “这位是宋夫人。”

  仿佛一块石头从高处砸进水塘,人群顿时躁动起来,议论纷纷。

  “学令?这可是官家的教书先生,有官身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种田文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