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食记_明月似归来【完结】(20)

  见杨姐儿调好酱汁,陆琼也亲自把槐叶冷淘端过去,听沈二娘谈起做讼师遇到的事情,帮过不少女子撰写诉状,跟官府打交道,维护百姓利益。

  真是奇女子,听得陆琼都想给她拍掌,陆萱也是听入迷的模样,给人端茶递水,就差想要拜人为师。

  不过这是件好事,她也总算是有读书的念头。

  午时闭店早,陆琼便去何六姑家买一条鲈鱼,准备做一道红烧鲈鱼。

  木盆里放着几条肥大的鲈鱼,何六娘捉住一条游得最欢的,用草绳穿过鱼鼻扎牢,鱼尾也绑住,递给陆琼:“小娘子是要做鱼鲙来着?切细片放上盐、酱、醋,那口感可是鲜滑极了。”

  陆琼笑着不语,鱼鲙就是生鱼片,她可吃不惯。也不知这鱼生的吃法怎么会从周朝流行至今,后来还成了别国的特色料理?

  又跟何六娘聊聊家常,还叫她过几日定要去陆记吃上一回才分别。

  处理好鲈鱼内脏,陆琼打水冲几遍,洗出血水后才在鱼身两边划几刀,好方便酱汁腌入味。

  许是从小就跟着她长大的原因,陆萱也吃不了鱼鲙,这间隙还在切姜片、蒜片,打算把鱼腥味都盖过去。

  陆琼在锅中倒油,加柴大火煎煮,油热下鲈鱼,煎得鲈鱼滋滋响,见差不多便翻面,煎到两面金黄再加作料,蒜末一碰油底,香味就飘到整个院子,把雪儿都馋得汪汪叫。

  用过午食,二人便休息。

  陆琼起得早,闲着没事去给谢家送糕点。从州桥过御街,在皇宫的宣德门前右拐,见到镇安坊气派的庭门便是谢宅。

  陆琼把食盒递给谢家的侍女桃红,听着她说起谢家的事,老夫人昨日生小病,胃口不好,好在陆琼送来糕点,说不准老夫人能吃得下。

  在她走后,谢询也匆匆赶回宅子,一路奔向老夫人的院子。

  第19章 蟹酿橙

  赵氏正坐在太师椅上,用勺子舀一口蟹酿橙,橙香伴着鲜蟹肉一并入嘴,尝过后才道:“宋娘的厨艺越发好了,今儿的蟹肉格外鲜。”

  唤竹叫人将吃净的橙翁端出去,笑着道:“这蟹是一早买的,我见宋娘剔出肉膏装进橙翁里,浇上汁水、酒、醋才入锅蒸,又是酸味,又是肉的鲜香,满屋子都是。”

  还未多说几句,便有旁人在门边道小郎君回府了,赵氏忙叫人开窗散味,被唤竹搀扶着半躺在床榻上。

  谢洵进来时便见到这幅光景,年近五十的母亲额上又多了几道细纹,面色红润,看着倒是有几分神色厌倦。

  心里生出许多愧疚,定是他的事叫母亲操劳过重。

  赵氏阖眼,并不打算理会谢洵,唤竹也是站在自家老夫人一边,拿蒲扇扇着细风。

  谢洵行礼道:“母亲可是好多了?”

  唤竹被老夫人轻轻扯一把衣袖,心里叹气,这对母子又要置气到何时,可也只能依着老夫人的想法:“老夫人近来忧虑过重,茶不饮饭不思,可是消瘦许多。”

  谢洵方才正好撞见旁的侍女捧着两份吃空的蟹酿橙,自是知道唤竹的话有假,母亲向来不会亏待自己的口欲,就是他真的往后都不回家,也不能叫母亲少吃一口饭。

  可谁叫他有错在先,只能认下这罪名:“是儿叫母亲担忧了,今晚就搬回府中……”

  “不用,”赵氏睁眼,依旧看不出精神,“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的事我日后也不会再管,就是搬不搬回府里,也是你自个的事。”

  说完就叫唤竹扶她起身,说是要去照看儿妇便将谢洵随便打发走。

  谢洵本想叫母亲待在榻上好生歇息,又想到如今阿嫂怀有身孕,也正是需要照看的时候,收回想说的话徒留原地。

  直到暮食,他才见到神采奕奕的母亲,所幸整夜都相安无事,还能与母亲攀谈几句。

  次日一早,赵氏被唤竹服侍起身,便问起谢洵。

  唤竹递上湿手帕,给老夫人擦净指缝:“小郎君昨晚留宿府中,今儿又早早出去,连早食都来不及吃。”

  赵氏哼一声:“随他去,整日不省心。”

  唤竹本以为老夫人会难过,谁知吃过早食便要找王夫人、李夫人到府中做客,许是还未死心,想给小郎君找门亲事。

  着实无奈,稍作歇息她便叫人去准备些吃食招待客人。

  ……

  陆记食铺今儿鱼香味重。

  何六姑挑剩下的小鱼小虾全被陆琼买下,一早便提到铺子里。

  锅上还蒸着糕点,见缝边冒出热气,杨姐儿就把柴取出到隔壁灶口:“小娘子打算怎么处理这些鱼儿?”

  陆琼捞出小鱼,手上都是湿漉漉的,随口应下:“裹面糊放锅里炸。”

  跟鲊鱼相仿的做法,只是少放了酒,夜市里也有不少人做,不稀奇。

  杨姐儿帮忙刮鱼鳞,二人刮上一刻钟才清理完。陆琼在盆中撒上酒、一勺盐、葱姜水,待小鱼充分腌制后倒入面糊,搅拌均匀。

  锅里倒油,粘上面糊的小鱼下锅炸,香味立即扑散四周。

  陆记一开张,就引得行人垂涎三尺。

  “小娘子又做什么好吃的?”

  陆琼给这位食客盛上一碗飘香的三鲜面,面皮顺滑盘在碗中,笑道:“新炸了一份小鱼当作配菜,若是客官想吃,得多加五文。”

  店里荤菜一律加五文,这是入门的木板就写明的,不论新客熟客望一眼便知。

  圆脸食客见那金黄的炸鱼秀色可餐,立即点头,又多个了五个铜板。

  陆琼也笑着收下,取一个折腰盘,装上四五条小炸鱼,贴心送到客人桌边:“客官慢些享用!”

  炸鱼无需多精湛的厨艺,食客也吃得津津有味,酥脆的口感,配上滑嫩的面皮,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末了还把沾了炸鱼味的汤汁喝尽,打一个饱嗝。

  陆萱早食吃的不多,两个素馒头便打发,现下更是馋的不行,自己煮了碗汤饼,也蹲在后门就着炸鱼吃。

  这下可好,香味不只是飘到前巷,还溢过后巷,来陆记食铺凑热闹的人便更多。

  陆琼还得忙着泡茶,食客不小心洒出桌上,从腰间撤出粗布,随手擦净就端上新茶来。

  对街卖鱼的郎君也赶过来,要一碗冷淘加一份炸鱼。

  引得别人笑话他:“阿枫,你不是卖鱼的,怎么还跑来这吃别人的炸鱼。”

  阿枫铺子里空着人,时不时还得回头看:“鱼香都漫过街了,早食还没吃多少,就被这香味弄馋了。”

  旁人也赞同:“陆掌柜家的汤饼确实好吃,今儿新炸的鱼也香。”

  还没到晌午,炸鱼便全部卖光。

  陆琼抽出钱筒数钱,除去买鱼的一百文,还挣了小三百,加上卖出的糕点,就是五六百。她数着一堆堆铜板,笑弯了眼,只可惜明天不一定能买到小鱼,不然还能再多赚些钱。

  ……

  应天书院与国子监不同,是个人创办,并非官府所建,上学不仅需要才识还需收取一定费用,便有后世记载名人冷水洗脸,吃隔夜粥块。

  别处书院设立与山林胜地,应天书院则在闹市中,过龙津桥便能见到书院门庭,建筑气派,巍峨壮观。

  陆琼提起裙摆,迈上台阶,与书童交涉,便有人前来迎接,还好生招待:“山长今日有事外出,女郎有事可与堂长商讨。”

  若说山长是校长,堂长就相当于副校长,也能总管书院一切事宜。

  二人穿过影壁,从藏书阁绕到东处偏房,这一带是师生学习、生活的斋舍,院里种满银杏树,现下学生都在讲堂听讲,只余下堂长一人坐在石桌上沏茶。

  见人来,堂长起身行礼。陆琼跟着回礼,便听见堂长说已经有人提过她:“沈郎君同我提起过你,还带过不少糕点来书院,味道清甜,与下月的诗会有相似之处。”

  话音刚落,又道:“只是糕点样式过于少,若是千篇一律,也未免太过枯燥,就是书院学生也吃腻,像广寒糕更是见惯之品,每逢日考、月考,便有不少人相互增送。”

  考试吃广寒糕,大概相当是吃油条、鸡蛋可以考满分?

  陆琼只是心里想想,还是要与堂长争取一番:“'诗情茶助爽',从茶饮到糕点样式,定是离不开诗意,好诗颂好茶,好茶也能作好诗。我也会重新琢磨诗会该用的茶点,譬如荷花酥就能作一首与荷花有关的诗,恰好七月也是夏月,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

  堂长笑着道:“先前听沈郎君夸赞我还不信,如今这番交谈也能看出女郎是秀外慧中,有慧心巧思的女流,也是难遇的女子。”

  陆琼来之前就想好措辞,不过是正常发挥罢了,也笑笑:“若是堂长愿意,余下半月,我还能细细敲打。”

  堂长给她倒上一盏茶:“诗会上的茶点还请女郎好生琢磨。”

  陆琼也知这事成了,按下心中喜悦,轻轻抿一口茶,好甘甜。

  谈成之后便去举办诗会的地点参观,旁边就有一座荷花池,也难怪提到荷花酥就见堂长和颜悦色。收下书院给的二两定金,陆琼便开始想诗会适用的糕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