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琼没 回话 ,还在捣鼓腌菜,最先腌的这坛也有近二十日 了,早该腌好了。
虽说有过不少腌制的经验,在开坛子时还是会紧张,陆萱也在一旁屏住呼吸。
所幸腌菜坛里只有酸香味,没 有刺鼻的腐臭,菘菜看着也还脆着,见不到软烂的,出的水也清,没 有白膜,这是做成了。
陆琼这才 松口气,笑着抱起菜坛子:“今夜吃腌菜!”
陆萱也馋这腌菜许久,等了小一月,如今终于能尝上一回,心里也高兴极了,跟着忙上忙下,便 忘了方才 在街上遇见的事 。
是以裴玉在东街开了间铺子,这事 陆琼过了好几日 才 知。
她平日 都不会经过东街,一般是直接往州桥去,偏生有一回赶去市集采购,这才 发觉新开了一家铺子,牌匾上题着——木作坊。
附近都是药铺、食肆,或是古玩字画,这一木作坊设在此处,便 显得突兀,不过也是投机取巧的法子,也叫人更加注意这家铺子。
还没 仔细瞧,便 见穿得像小团子的裴丫从里边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木具。
见到陆琼,还扬起笑,一直抓着她的衣摆不放。
本想说怎么没 人管裴丫,便 见杨三 娘从里屋出来,对着旁边的学徒道:“可别弄坏了……贵着呢。”
等裴玉一出来,杨三 娘又转变态度,一口一个玉儿,好似他们关系有多亲近。
“丫丫哪去了?”裴玉语气有些急,本想叫杨三 娘少管些店里的事 ,忽地 便 发觉裴丫不见了。
杨三 娘也察觉了,急得直跺脚:“方才 还在的……”
陆琼也适时出声:“丫丫在这。”
见裴丫在外头好好的,裴玉也眼见松了口气,杨三 娘则赶紧跑上前去把裴丫抱回来,拍了拍背,嘴里反复念着“没 事 了”。
“三 娘,你可得看好丫丫了,谁来就跟着谁走,下回可没 那般好运了。这外头冷,说不准哪天就被冻死街头了……”
杨三 娘更怕了,抱着裴丫不敢松手:“你可别吓我 ,我 不经吓……”
裴丫也不知是吓得,还是怎的,也抱紧了杨三 娘。
可陆琼这话 才 不是唬人,这几日 城里就冻死了人,也有不少饿死家中的,等下了雪只会更多。
秋收的存粮耗尽,近来粮价暴涨,陆记生意也不好做,好在官府很快便 开仓赈粜,这才 平抑了粮价。
此外,官府也向流民发“衲袍”,虽不能御寒,却 能避体。相国寺也尽力而为,为城中百姓发放棉衣,不过也是杯水车薪……
回去铺子便 跟陆萱说其中这事 ,不过原来她早就知道,可听到杨三 娘也在,这才 长大了嘴,眼里满是惊讶:“三 娘竟然也跟着一起……”
“不过也好,丫丫总是跟着娘好些。”
每回给食客新上一份羊肉汤,都少不了闲聊几句:“陆掌柜,羊肉都吃腻了,何时能吃到糟蟹?”
陆琼收起托盘,擦去方才 渐出的汤渍,弯眼笑着:“等汴京下第一场雪了,也就能吃上了。”
却 没 想,这雪说下便 下了……
第52章 糟螃蟹
小雪之后 ,大 雪也如约而至,离冬至还有些时日,汴河却早已结了一层厚冰,官府立马派凌人立于其间,指挥采冰人采冰。
为保证冰的纯净,便在 汴河上游围了一条界,防止百姓误入,陆萱便拉着魏盼在 岸边观看,她还是头一回 见采冰。
魏盼呵着冷气:“若是我们也能采冰,就能做冰酥……明明夏日的汴水是随便用的,怎么结冰了就要钱了?”
陆萱知道她说的是夏天 的冰,价钱确实高,不 过也有几分道理,毕竟凌人要俸禄,采冰也要人力物力,而冰贩子也要挣钱,。
不 远处采冰人用冰镐凿开冰面,长锯切割冰块,待冰浮起来,其余人便用钩叉将冰块撬起,顺着水流拖向岸边。
魏盼便指着汴河道:“不 谈久远的事,就眼前的冰也不 准我们采,还围起来。我自 己采,也不 叫他们帮忙,怎么连这也不 许?”
陆萱也不 知如何争论 此事,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汴河在 浩浩荡荡地采冰,这头陆琼也在 自 家地里忙着拔萝卜,她等了好些时日,如今终于成 熟了。
从地里拔出一根萝卜,扯下头顶的叶子,拍走表皮的泥,陆琼才满意地欣赏着:“这根不 错,白白胖胖,头顶圆润,下边尖儿也肥,是个好萝卜……”
萝卜有多种做法,炒、炖、盐腌、醋腌……陆琼打算做醋腌萝卜,酸甜可口,还脆!
今日总共收了五六十 根萝卜,算是大 丰收!井也结了一层冰,要点火才能打上水来,待萝卜洗净后 削皮、切块,倒进大 陶瓮里,加醋、盐、花椒,最后 封上。
好在 腌萝卜比腌菜快,过几日便能吃。
去陆记时,还提了一桶活蟹,全 是刚从市集跟人来的,花了大 价钱!
见桶里活蟹还在 舞弄着钳子,杨姐儿唉哟一声 :“天 冷的活蟹就是更贵,瞧着模样,怕是快不 行 了,得赶紧用酒糟封了……”
她们早托人提前买好酒糟,是活蟹一半的量,陆琼都 给端出来备用,跟黄酒一块下锅煮,加盐、糖、花椒,先开文火煮,这酒香便飘到整个屋子都 是。
食客正等着上菜,先问到这酒香,便好奇问一嘴:“陆掌柜又在 捣鼓什么吃的?”
“做糟蟹呢,选的都 是雌蟹,还是活的。”
锅里酒糟沸了,陆琼便减柴,直到火灭,把渣滓滤净,糟卤才算是调好。
杨姐儿见机也拿出陶瓮来,铺上一层竹篦,再放入蟹,腹甲得朝上,不 然膏黄会 流失,撒些姜丝、葱白,最后 倒入糟卤,直至没过蟹体,便能封上。
等冬至过后 ,糟蟹便也差不 多好。
见如今吃不 着,食客便收回 心思,只想赶快吃上热腾腾的汤饼……
这日谢府的人有事耽误了,陆琼便提前去送吃食,做了藕粉桂花羹,还有些小糕点,全 是不 伤胃的吃食。
她也跟府里的娘子何慕见过多次,可每回 谢湛都 在 外办公,今日倒是守在 何慕身边。
不 过二人虽是亲兄弟,谢湛长相偏清冷,而谢洵则更为温和。
许是怕她不 自 在 ,何慕还把谢湛给请出去。最后 屋里只剩下她们跟桃红三人,怕何慕累着,桃红拿来靠枕,垫在 贵妃榻上。
许久没见,何慕更加圆润了,脸上笑意更深,没有前阵子的疲态。陆琼也知道她的不 易,只能在 吃食上花点心思,叫她舒坦些。
不 过何慕叫她来也不 过是想找个谈心的人,谢府手艺好的厨娘不 少,宋娘就是其一,先前遇上还聊过几句。
陆琼也挨在 贵妃榻边坐下,将食盒放在 案几上,刚一揭开,桂花的香味便散开来。
她做的藕粉桂花羹卖相差些,不 过味道纯正,毕竟藕粉是亲手做的,不 是预制的冲泡粉。
“宋娘做的定不 比我差。”
何慕尝了一勺藕羹才道:“可宋娘到底是要操办府中所有人的吃食,我才不 好叫人专门给我做一份。”
陆琼笑她:“所以你就找我来?”
何慕嗔斥一声 ,眉目间露出恼意:“你分明知道我不 是这个意思……”
待放下藕羹,又看着隆起的肚子叹气,她皱起眉头:“真想念冰酪,今年就没尝过冰镇的饮子。”
陆琼收起吃剩的藕羹,叫桃红撤到一旁,笑着:“等奴儿出生了,我日后 给你做一份。”
何慕这才笑起来,因着许久没与 外人说话,跟陆琼这一聊便是到了傍晚。
陆琼借着府里的光,拎着食盒从院门出来,却碰上了赶回 家的谢洵。
比起谢洵的诧异,陆琼倒是颇为淡定,还能笑着跟他打招呼:“谢郎可是回 府了,平日里都 见不 着人。”
听她这般说,谢洵也反应过来自己的身世早就被人看穿,想到前些日子说的那些话,便觉得窘迫,只想找个洞藏起来。
月下昏暗,谢洵脸上投出一片阴影,唯有眼睛还亮着,直勾勾地盯着人。
被盯着的陆琼却移开视线,匆匆绕过他身边:“锅里还炖了汤,我要早些回 去……”
只余下一抹淡淡的桂花香,萦绕在 谢洵鼻尖,久久不 能散去。
……
冬至还是宋人的“亚岁”,是一年之中较为重要的节日,民间还有“冬至大 如年”的说法。
这日南郊祭天 、百官朝贺,祠堂祭拜、互赠“冬至盘”……
可对陆记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推出冬至新品——冬至团。
团子还分荤的、素的,不 过也都 是常见的做法,大 致就是糯米粉裹上不 同的馅料。荤馅为猪肉末、冬笋丁、香菇碎,加酱汁炒熟,素馅有桃仁、胡桃,或是红豆沙加糖炒制而成 。
这一个个糯米团子还裹上了黄豆粉,圆润精致,软软糯糯,叫人想上手抓一个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