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食记_明月似归来【完结】(62)

  郎君话不多,尝了热乎乎的元子,才说出进门 第一句话:“掌柜,你家的元子是咸的?”

  咸的?

  陆琼自是摇头 :“我家元子都是甜的,没有咸的。”

  还没弄清楚,许久不见 的钱掌柜也来访,对她的行为 鄙夷:“陆掌柜这般做生意不行,任何一位客人都应当认真对待,是咸是甜,尝了才知道。”

  陆琼便给郎君盛了一碗新的浮元子,在加糖时才想起来,方才糖用完了,还没来得及买新的,这是盐……

  见 她失手了,钱掌柜终于 扬眉吐气一回 ,面上也有了淡淡的笑意:“对待吃食上,你还差了些。”

  随后又满意地点 头 ,找杨姐儿要了份浮元子。

  看不懂他这是为 了哪出?陆琼暗自摇头 ,一脸疑惑地离开。

  钱掌柜从陆记离开后,心情依旧不错,直到回 自家铺子里。

  钱记是小有规模的酒楼,虽比不上大酒楼,却也是汴京小食铺的领头 羊,有不少人前来,只为 尝一回 他做的吃食。

  可不知何时开始,钱掌柜便不掌勺了,再也没人尝过他的手艺,如今倒铺子里的,一是念旧,二是想拜他为 师。

  毕竟他手中的方子,可是叫人惦记许久,也不知会落在谁手中。

  下午雪便停了,陆琼取了新糯米粉,重新做了点 汤圆,在锅里倒水和糖,放柴烧到小火,直到“咕噜咕噜”冒着泡,糖也煮化 ,便下醪糟。

  才放不久,一股酒味便浮起,汤圆也跟着下,一个个小圆子便咕咚入水。

  为 了丰富口感,还加了打散的蛋、红枣、枸杞,因着普通的糖有些寒凉,便换成了红糖,熬出的糖水也带着暗红色。

  装到食盒,扣上盖子,陆琼便带上纸伞去谢府。

  谢府门 前覆上一层薄薄的雪,侍从带她进入后宅,引到何慕的院子。

  便见 桃红取来一些红罗炭,放进火盆里,再用铁钳把镂空的熏笼罩在上面,防止炭灰飘散。

  何慕坐在太师椅缝补衣物,许是想到什么 ,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见 陆琼来了,便放下手中的衣物,把她叫过来。

  陆琼知道她整日闷在屋里,加上雪日,不好出去散心,便说去上回 的元日,游画舫、看烟花、逛灯会……

  说起享乐之 事,她便忍不住笑,这一欢快的情绪也感染了何慕:“待早春的雪过了,我也要去坐一回 画舫。”

  还聊到踏青、春耕之 事,这一话题也引起何慕的兴致,便提起谢洵来。说他在四处走动,忙着木棉种植的事宜,也差不多有结果了。

  陆琼点 头 ,原来中原已经开始种植棉花了。

  想到食盒还搁在一旁,便揭开来,所幸还冒着热气。何慕也趁热吃了不少,咬一口便流出乌黑的芝麻馅。

  “浮元子还有韧劲,你的手真巧。”

  见 她喜欢,陆琼也叫她多吃些,待斜阳落入地砖她才离开。

  方才说到棉,陆琼也想起程娘单薄的衣裳,不知她在客栈待得如何,可还适应。

  趁着日暮尚未归山,她也攥着荷包去附近的成衣铺卖两身棉衣,都是偏深色的,符合程娘的气质。

  等过了上元节,汴京的雪也就会少上许多,至少比不得腊月那般频繁。

  龙津桥的客栈有好几家,唯有一家有三层高,本来程娘还不肯住的,说是累人。不过她一摆架子,陆琼便不管她,竟将她制服了,也就是吃硬不吃软。

  陆琼提着两个包裹,还带了一份亲手做的浮元子,刚到三楼,便听见 程娘跟人起争执了。

  “你这鱼不新鲜……”程娘叉着腰,对着小厮一顿骂,脸都气歪了,还喘着气。

  阿木也是无妄之 灾。这冰天雪地的,哪里找来活鱼,既不是皇宫贵族,有专门 养鱼的冰窖,也不是沿海的人,可以到海里捕鱼。

  可掌柜常说,不能跟客人起争执,便只能埋头 被训斥。

  最后实 在忍不住,便回 一句:“腌鱼就是不新鲜的,放陶瓮里腌了好几日的。”

  他可是瞧庖丁做过好几回 了,有一回 还是他帮的手。

  谁想程娘听了更气,眼见 袖子挽起来,可是要动手打人!

  好在陆琼及时赶来,把人给拉走,又跟小厮道歉,还跟被打扰的住客道歉。

  陆琼把人推进屋子,关上木门 ,才长呼一口气:“程娘,你就给我省点 心吧,才不到一日,便要跟人动手?”

  屋里物件齐全 ,八仙桌上还留有一份尚未动过多少的腌鱼,程娘坐在凳子上,替自己倒了一盏茶,却被陆琼夺去,一口饮尽。

  她本想开口,可见 到陆琼那熟悉的眉眼,便只是皱了下眉,便再给自己重新倒一杯。

  歇了一会,陆琼才把给她带的棉衣拿出来,还有浮元子。

  棉衣布料顺滑,程娘刚拿到手便小心翼翼地摸了好几户,忽地叹一声,把衣裳紧紧贴在胸口。

  陆琼瞧见 她偷摸抹泪了,便出把食盒打开来:“可别摸坏了,这还有我做的元子,还没彻底冷下来,如今吃正好。”

  程娘难得没有反驳,衣裳整齐叠在一旁,便尝起元子,有些不合口味,刚想皱眉,却见 陆琼面目表情盯着她看,顿时泄气了。

  而她的听话,也让陆琼展开眉头 ,终于 能舒心些。

  回 到家,还要去喂鸡,鸡圈里共有三只鸡。为 了纪念在上元村的两只鸡,也取了相仿的名字,阿黄、小黄、大黄,如今一个个都肥嫩着,就等着明天过节出栅栏!

  现在只差决定 怎么 吃,蒸鸡太清淡,炸鸡太繁琐,炖鸡倒是鲜嫩,烤又更香……

  第58章 药膳鸡

  昨夜从龙津桥一路走到东街,见卖货郎的摊子 摆了不少 灯,便买了两盏,皆是鱼灯。

  还做得栩栩如生,鱼嘴张着 ,鱼尾往上翘,灵动极了。

  陆琼一早起来,便挂在 门上两旁,一左一右,鱼嘴相对。这叫年年有“鱼”,而她们家还是两条,那便是双倍!

  天一冷,陆萱便总是窝在 床上不肯起,叫也叫不动,所幸铺子 里有杨姐儿,便也随着 她。

  可今日不同,上元节的食客定要比往日还多,陆琼故意把手伸出去,放在 水里浸上一刻,指尖刚挨到水边冻得不行,直跳脚。

  一路跑到陆萱的卧房,见她还在 睡梦中,便把手伸进她被窝里,只见陆萱嗷嗷大叫:“阿姐!”

  陆琼的手也顺势捂热了,笑着 把她叫起来:“说好的今日要来帮闲,还不起就再 来一回……”

  陆萱整个人缩进被窝里,转身背对着 她,一副不听的摸样。

  不过最终还是屈服在 陆琼手里,眯着 眼套上衣裳,便去洗漱,水还冻着 ,牙一沾上又忍不住嘶一声,这下彻底清醒了。

  来不及做早食,便到东街买了包子 ,正好碰上杨三娘,裴丫也站在 一边被她牵着 ,见她们来了,还咧着 嘴笑:“买馒头 ……”

  杨三娘给完钱,也转头 看见陆琼二人,便扯了个笑。

  裴丫穿得圆滚滚,面色红润,一瞧便知道被照顾得很好,许是上回的事也给他们长记性了。

  裴玉一早也出门了,杨姐儿还得回去看铺子 ,便先走,而裴丫也在 身后蹬着 小腿跑。

  陆琼买了豆沙包、笋丝包,还到水磨豆坊买了碗豆浆,呼呼冒着 热气,像是会把嘴烫出泡来。

  不过在 这种天气里,饮一碗热乎的豆浆,全身都跟着 暖和。

  笋丝包加了猪油,红油都渗出到包子 外皮,陆萱呵着 气,咬下一口笋丝,还切了胡萝卜,带着 甜味。

  昨夜下了一场小雪,陆记前的青石板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雪,留下几个深浅不一的脚印。杨姐儿手握竹扫帚,轻轻扫过地 面,嗦嗦作响,雪被推开,露出湿润的青砖。

  程娘也说要来帮忙做元子 ,可等到日上三竿了,也见不着 人。

  “定是胡乱说的,她就不像是勤快的人。”

  陆萱小嘴说个不停,自从知道程娘并非是她亲族后,便胆大起来,连长辈都干编排。

  陆琼把新搓的元子 端上灶台,隔着 一段距离道:“你 日后说话得小心 些 ,这话叫人听了算什么。”

  被人训了,陆萱高兴不起来,拉着 脸,就连最爱的芝麻馅也没干劲做了,胡乱搅一通。

  杨姐儿取了个剂子 在 手中,捏成小碗状,把馅料一点 点 掐进去,笑得直不起腰。

  也是在 这时,程娘一脸倦意近来,见她们在 包元子 ,便上前坐下。捏起一小个糯米元子 ,放在 手心 压了压,瘪成一个饼状:“看起来也不难做。”

  陆琼见她手脏便去碰元子 ,气得锅里水开了也没下元子 ,压抑着 怒意:“程娘!”

  这才第二日,又给她找麻烦,若不是念在 她的身份,早给她轰出去了。

  程娘只好去洗净手,不过也是挨一下水就起来,最后被陆琼盯着 洗了好几回才罢休。

  杨姐儿莫名喜欢她,便亲自教她包汤圆,在 手中放上剂子 :“先搓圆,再 按在 中间,扯出一个口来,慢慢转成一个窝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