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食记_明月似归来【完结】(68)

  陆萱揉揉额头,夸张地叫起来:“哎呀,好疼啊,只有 吃一碗面才能 好起来。”

  在家吃跟在铺子里不同,陆琼一般都是和面,就擀成薄面皮,叠几叠就用竹刀切下,方便快捷,比拉面容易多。

  她在锅里撒蛋液,煎到金黄了,陆萱便叫起来,跑去舀水。

  才倒水,便下面条,锅里“咕嘟”冒泡,面条跟鸡蛋粘在一起,汤汁也跟着粘稠。

  在最 后加了一撮盐,一滴胡麻油,便没额外加调料,依旧很鲜香,陆琼最 后也跟着盛了小半碗。

  灶台的烛火被陆萱挪到桌上,几人围坐在一起,认真地吸溜面条,汤面很干净,还伴着一点鸡蛋碎。

  睡前的一切都很美味,即便是简单的鸡蛋面,陆琼最 后还多吃了半碗,直到打了个饱嗝,才有 负罪感。

  她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叹气 ,后悔跟着一块吃了。

  ……

  隔着几条街的魏家,一早便是鸡飞狗跳,没有 魏盼早起给一家子做早膳,就只能 跟着饿肚子。

  魏荣昨夜就没吃饱,翠娘做的饭菜都不合口,尤其是她盐不舍得放,油也不舍得放,最 后就跟清汤寡水似的。

  翠娘喂完鸡,还要扫院子,见魏荣还站在灶房门口,气 也跟着上来,打不得也骂不得,只能 把魏盼拉出来:“都怪那贱骨头跑了,真是白养了,可别叫我给抓住了……”

  气 顺了,才勉强扯了个笑脸,对着魏荣夹着嗓子道:“今日怎么 还没去上早课?再不去就赶不上了。”

  魏荣却皱眉,一脸不耐烦,指着灶房一点油水也没的锅:“肚子空着,还怎么 去,今日不去了!”

  说完就转身进屋,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许是睡觉去了。

  翠娘捶着腰,干脆把扫帚也扔了:“这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怕魏荣落下课,便掏出塞在腰间的钱,数出五个铜板,到街上去买几个包子。

  包子铺的掌柜有 些无奈,把铜板还回去:“你 这只有 五文,买不到五个肉包子。”

  翠娘白他一眼:“就你 家包子金贵……”

  “给我换成笋丝包子,这下总行了吧。”

  翠娘说完便肉疼地多掏了几个铜板,加上腰带嘞得紧,上边的肉都挤出来。

  回到家时,她还不停叨叨:“竟要三文一个,我做一个都不用一文。”

  魏荣的卧房是家里最 大的,也是最 好的,翠娘手里拎着包子,边开门边嚷嚷:“给你 买了包子……”

  本以为魏荣还在床上,谁知竟好端端地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一本书!

  祖宗保佑,要出状元了!

  翠娘手抖动不已,念着包子是花了近十个铜板买的,她才死死攥住油纸袋。

  怕惊扰到魏荣,她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音道:“荣儿可是学累了,先吃点包子休息下。”

  魏荣依旧头都不抬,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书,顺手从油纸里取出包子。

  翠娘借机上前瞄一眼,她不认字,但 见到不是小人画也放心了,临走前还贴心地关上门:“荣儿今日就待在家,好好学,少 去一日也不碍事。”

  魏荣吃得满嘴流油,翻开一页,手里的油渍也留在纸上,看到精彩内容也噗呲笑出声。

  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嘴上也都是油,还掉了一根笋丝:“这人写 的故事还真有 意思。”

  ……

  陆家也赶着早,尤其是魏盼,天蒙蒙亮便醒了。

  余光瞥向 睡得正香的陆萱,她蹑手蹑脚下床,提着鞋到门边,收着力推开木门,穿上鞋,才松口气 。

  把昨日收进屋的衣裳重新挂在屋檐下,捋顺褶子,下雨也不会打湿多少 。

  春天的笋长得快,不过几日,东街的市集便都在叫买着,价钱也比先前低不少 。

  陆琼也到街上买了不少 ,昨日中午还切成丝清炒了,味道清淡,口感脆嫩,也鲜。

  她还喜欢用蒜末来炒,不过陆萱不喜欢蒜味,只能 退而 求次,撒上葱花来提味。

  不过今天陆琼刚起,还没洗漱,便叫魏盼到灶房把余下的笋洗了,切成丝,用来做包子。

  还割了点年前腌剩的腊肉,切成丁状,这会儿陆琼也进灶房了。

  笋丝有 涩味,她就先焯水,最 后加腊肉、腌菜拌成馅,放入热锅里,挖一小勺猪油煸香。

  魏盼也没闲着,自个到柜子里取出一碗面粉,还有 早就发酵好的老面,先倒水和新面,揉成面团。

  陆琼把锅里的馅料盛到碗里备用,见魏盼手里的面也差不多好:“撒点盐再揉几下,这样才有 筋道。”

  魏盼一边照做,一边把她说过的话都记在心里。

  昨日在陆记她就学到许多,在家做和在铺子做的确不同,铺子做得量更 大,也更 难掌握火候以及调料。

  好在杨姐儿厨艺精湛,她有 何 不懂问 杨姐儿便可,大多时候听了一遍就懂,不用再麻烦人。

  陆琼也觉得她在厨艺上有 天分,至少 比陆萱好多。

  陆萱是个闲不住的人,也很难耐下心去做一件事,让她为学做龙须面而 费上几个时辰更 是不可能 的。

  等陆萱醒来的时候,笋肉包子便蒸好了,皮薄馅大,呼着热气 。

  陆琼掰开一个,汁水便顺着边缘流出来,还很烫,不过味道好极,腌菜是酸的,肉是咸的,春笋夹在其中口感也脆极。

  空荡荡的胃瞬间便被填满,做什么 事都有 干劲了。

  ……

  杂货铺的掌柜叫人送了一车货物来,两大袋面粉、一袋糯米粉、两罐糖、一打竹签,还有 别的零碎的小物件。

  整个铺子都出动了,皆放下手中的事到外头去搬东西,往日面粉这种大件的是托送货的小厮扛的。

  可今日来的是个身板小的,怕他一不小心把腿给摔折了,杨姐儿便把人赶一边去,跟陆琼一头一尾地般进去。

  魏盼怀里也抱了一罐糖,还能 空出手去拎竹签的绳子。

  几趟下来,她们红着脸,不停喘气 ,陆萱作为出力最 少 得人,便给几人端上一壶茶。

  尤其是到陆琼这,她笑得竟有 些谄媚:“方才听人说,城里出了一本好看的话本……”

  尾音拖长,就等着陆琼问 :“是何 种话本?”

  若是无趣的话本,那还是算了,虽然没什么 可挑,但 不代表她不挑。

  陆萱嘿嘿一笑:“讲的是恶霸娘子与落魄书生 之间的事。”

  陆琼听了,眼睛都开始放光,立马掏出钱来:“那你 快去买来,现 在就去!”

  杨姐儿也被她这举动惊到,除了上回一日挣到一两银子外,从未见小娘子如此激动。

  魏盼也好奇,不过倒没表露出任何 情绪来。

  歇了一阵子,她们也要继续手中的活。

  现 下魏盼来了,和面的活便交给她,杨姐儿只是站在一旁看着,时而 会说上几句,但 主要还是在掌勺。

  陆琼拆开新买的糯米粉,用干净的碗挖出好几趟,倒在盆里,见差不多有 小半盆才停下。

  加水、糖,揉成面团,再分成小剂子,擀成薄片,包上红豆沙,收好口,压成饼状,外皮撒一层胡麻作装饰。

  包了一锅的量,便放油锅里煎,待两面金黄,外皮鼓起即可盛出来。

  ……

  临近醉仙楼的书肆、书摊、书坊,甚至是书船皆围满人,众人手中皆拿着一本话本——

  《为官之道》,不过只是书名正经,内容却是书生 为官前被恶霸娘子困住的事。

  “写 这话本的必定是老手……啧啧,太精彩了。”

  这人刚付钱便翻开书看了起来,边走边看,面色也转变得精彩,就连撞人了也不自知。

  好在那人也是奔着话本去的,倒也不追究。

  陆萱紧紧攥住钱袋,挤在一行人里,被围得水泄不通,眼见书摊里的话本一本本减少 ,她也心急如焚。

  轮到她时,书摊主还一脸笑呵呵:“小娘子你 可走运了,这可是我这摊子的最 后一本!”

  陆萱迫不及待给钱,一把夺过那话本,最 终二人皆满意了。

  等下她身后的客人都一脸失望,也有 人带着羡慕的眼神望向 她,叫她走路都抬起头挺直腰板了。

  回去的心按耐不住,她也一路忍不住笑,终于见到陆记的牌匾了,才惊觉州桥到醉仙楼的路原来有 这本长。

  “阿姐!魏盼!杨姐儿!”她把人都叫上一遍,才带着喘意停下脚步。

  陆琼也藏不脸上的笑,目光迫切地看向 她怀里:“可是买到了?我听说现 下话本存货不多,许多人都跑空了。”

  便见陆萱点头,额上的汗还来不及擦,就掏出塞进衣襟里的话本,还是崭新的,尚未翻过页。

  幸好是在宋朝,印刷术、造纸术都发展了,话本也不缺,不然她就真的要在这无趣极了。

  “第一回,沈娘子巧遇杜郎君……话说大宋年间,汴京城里有 一富商沈金,膝下有 一女,唤沈茹。性子乖戾,向 来说一不二,平日里带着家丁出门,横行霸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