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冰洋被这目光看得一热,愣住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陈禹风已经率先走过来:“是是是,就是数学建模社,你想要报名吧?这是报名表,来来来,笔在这,你请坐。”
陈禹风把小姑娘拉到一边,又是递笔又是拿纸,还回头对那两个干看热闹的一男一女:“赶紧去拿瓶水来啊!想什么呢?”
“啊,啊啊啊好。”
小姑娘拿笔的手非常秀气,这张表格她填得很快,“不用了,我写完了。”
她把表格交给陈禹风,陈禹风道:“等等消息,后天有我们的迎新大会,定在晚上七点,会提前给你发短信的。”
小姑娘点头,把表格交上来,陈禹风看了一眼,“陈——疏桐,好巧啊,我也姓陈,嘿嘿,说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陈疏桐看他一眼没说话,“我先走了,学长再见。”
她都走挺远了,陈禹风还恋恋不舍的在身后追着喊:“等消息啊,到时候见。”
男孩跟女孩使了个眼色,女孩会意,笑嘻嘻的拍了下陈禹风的肩膀;“人影都不见了,还瞅呢?”
陈禹风又嘿嘿笑了两声,把表格交给林冰洋:“老大,怎么样?优质吧?这一整天都值了!”
林冰洋大致扫了一眼就放一边了,“切,至于么。”
-
林冰洋第二次听到陈疏桐这个名字是在食堂里。
他跟几个哥们到食堂吃饭,几个人议论起这届的小学妹来:“听说了吗,这届新生里面有个贼牛逼的,高考成绩高出第二名五十多分。”
“被好几个大学争着抢着要的,结果毫不犹豫选了我们学校。”
林冰洋向来对这些事情不敢兴趣,因为他当年入学的时候也是这样,高出第二名接近八十分,大三的时候平均绩点破了之前的最高纪录,现在这小孩儿才五十分,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他笑了一下:“你们都是哪儿听来的八卦。”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说道:“我送东西的时候听导员说的,刚好是我们直属专业,是整个学校的第一。”
“男的女的,叫什名儿啊?”
“是个女孩,”戴眼镜想了想:“好像是叫——陈疏桐。”
“哎老大,你听过么?”
其实那时候林冰洋一下就想起来数学建模社团招新时的那个小女孩了,但是他没说,喝了口饮料道:“怎么可能,完全没听过。”
另一个胖胖的想起来:“老大,说不定这小孩儿能超过你呢,你说能不,据说也是一路跳级上来的,属于天才那一挂的。”
“我草连续两个破绩点记录的大神都被我赶上了吗?学霸光环能不能稍微照耀我一下保佑我不挂科呢。”
戴眼镜的打趣他道:“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不可能了。”
“滚滚滚滚滚。”
林冰洋吃饭快,吃完之后端着盘子走了。
这群人真无聊,怎么可能有人破了他的绩点记录,想得美。
林冰洋这一路可以说是顶着“天才光环”长大的,从小就聪明,记忆力超强,别的小孩儿还在累死累活背《咏鹅》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看尼采看苏格拉底了,上学和考试对他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他根本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要为了小小一场期末考学到那么晚,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一点作业他们就要做那么久。
可以这么说,从小到大,林冰洋从来不知道拿第二名是什么感觉。
接到包括A大以内的五本录取通知书他也并没有多意外,反倒是高考的时候有些困倦,答数学时不小心算错了一个数,发挥得并不完美的一场考试,虽然还是摘了当年省状元的桂冠。
他从小就有非常明确的理想——他想学医。
A大的医学专业是全中国最好的,所以他很果断的选择了这里。
原以为上了大学会有一点挑战,可是到了这里他还是第一,然后随手破了学校很多年都没有打破过的绩点记录。
暂时还没有人胆敢挑战他,所以林冰洋也并没有把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放在眼睛里。
迎新大会很快到了。
林冰洋是数学建模社团的社长,自然要过去帮忙布置,数学建模人太少了,又总是以社员奇葩著称,所以被分配在了一个很小的教室。
那也没办法,毕竟他们累死累活忙碌了一天,也只招来了五个新人而已。
只有五个新人填了表,还不一定有几个人会来呢。
快到时间了,林冰洋他们几个也都布置得差不多,就等着新人过来。
踩着七点钟整,陈疏桐敲了敲门:“请问迎新是在这里吗?”
陈禹风等得就是她,瞬间眼睛都亮了,“是是是,过来吧过来吧。”
陈疏桐点了点头,跟着陈禹风坐到最后面去,陈禹风又是端茶又是递水,但是这姑娘冷淡得很,全都拒绝了。
“再没有人来了吗?”
陈禹风有点蒙,不会吧?今天不会就只有这一个新人来吧?
林冰洋等得有点不耐烦,爱来不来,一个就一个。
“咱们开始吧。”林冰洋回过头:“你先做自我介绍吧。”
陈疏桐:“好。”
小女孩大大方方走上讲台,“大家好,我叫陈疏桐,来自平城。”
自我介绍非常简短,且中规中矩,并没有提到之前他们议论的高考成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