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寒时一人留在殿中,整理好之后才去外头接见了卫城。
卫城一看到宋寒时便迎了上去,脸色沉重。
宋寒时屏退了所有宫人,知道他是有话要与自己说。
等那些人都离开之后,他便随便坐在一处,有些空茫地望着地面,“有什么事,便说吧。”
卫城见他这幅模样,喉头也有些哽。
他自然也是知道夏倚照的事情,心中不免有些悲凉。
他从前其实爱慕过夏倚照,当年年少,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意,又觉得夏倚照时常与宋寒时厮混在一起有些碍眼,便想尽了办法想要针对她。
与她针锋相对,只想引起她的注意。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她能够跟自己多说几句话便是好的,也就一不留神惹了她的厌恶。
过了这么多年,两个人都已经成长为大人,她已经有了家室成了皇后,而后诞下太子;而他依然孑然一身。
再相见时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僵持,也没有什么好话可与对方说。
如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悔。
若是他当初没那般幼稚,现在与夏倚照是不是也能算得上是朋友?
只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往事不可追忆。
他就算是再怎么遗憾,也只能是曾经。
如今他们要做的就是把以前编织的那些网一点一点地收拢起来,只是没有想到宋寒时一时意气用事,硬是力排众议将宋回留在了东宫。
这件事情让朝臣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让他们计划的实施都增添了一些阻力。
“皇上,陆广山那边已经在蠢蠢欲动,他们的人员已经预备围城……”
陆广山可以在他们的身边安排探子,他们也能够在陆广山身边做手脚。
他也许想不到这本就是一场持久战,比的就是耐心。
这些年来宋寒时演得出神入化,甚至让庆忠公公都信以为真,也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
可宋寒时就像是听不到一样,只茫然地看着地面,“我是不是做错了……”
卫城一下就有些愕然,看着面前的男人,在他面前跪了下来,“皇上此时万不可悲伤过度,误了大业!”
宋寒时闭上眼睛,呼吸凝固,“……朕都知道。”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面前的男人,“当年的事情,只有二人知晓。”
卫城立刻垂下头,“除去陆梓睿,便只有陆广山知晓。”
夏大将军临死前曾活捉陆梓睿,似乎跟他交代过什么,说到这件事情卫城也有些疑惑。
夏大将军到底交代过什么重要的事情,宋寒时将其□□以后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对他严刑拷打,却不曾告诉过卫城是为何。
后来才说只是为了撬开陆梓睿的嘴。
到底是什么样的交代,为何陆梓睿宁肯死都不曾开口?
卫城作为极少数的知情人,也只知一二,原本以为宋寒时略微施加刑罚就能够达到目的,却不曾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竟是只言片语都不曾得到。且夏大将军的遗言交代对夏倚照来说也至关重要,只是如今夏倚照人也不在,也许这些事情对于宋寒时而言也就没了什么意义。
那么陆梓睿的存在也就不那么必要了。
“陆广山那般看重血脉之人,只要陈春儿与孩子无恙,即便陆梓睿救不过来,那也能拖住陆广山。”
宋寒时眸光暗沉,不发一言。
他筹谋至今,为的不过是将陆广山一网打尽。
他能够自立为王,他便要收复属于大宋的江山,寸土不让。
因为先皇留下来的烂摊子,他也曾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夏倚照远走异国。
而如今他终于能有机会将所有权力握在手中,却不想……
宋寒时眸色一寒,忽而握紧了拳头,左手掌心缠着的白布又浸出鲜血,一点一滴地往下淌。
卫城这才注意到他的手,有些愕然,“皇上,你怎么……”
宋寒时没有说话,打断他,“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
卫城点了点头,“都已经准备好……”
*
今夜静谧无比。
春儿已经做好准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日陆广山便会带人突袭而来。
他答应过她,会留宋寒时一命,只要她能劝他说出陆梓睿的下落。
她想,她虽然是个探子,骗了他,当年被他所救也不过是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场局,可到最后她也用尽全力去求陆广山留下他的性命,他们便彼此抵消了。
春儿希望宋寒时能看在孩子的面上,和她隐姓埋名地过日子。
这般,她也不跟他计较冬宝的死了。
她叹了口气,不知为何右眼皮总是跳,心中总有一种寝食难安的忧虑。
宋寒时已经有好些天没来看过她,她想也许是因为夏倚照刚刚去世,他定然心中难受。
如今夏倚照已经不在,城中夏家军群龙无首,也处于一种悲痛的氛围之中,他们一定想不到陆广山会在此时攻城。
春儿叹了口气,靠在榻上小憩,辗转难安。
倒是没想到傍晚时分,宋寒时竟然会到她的南沁殿来。
她立刻就站起身,梳妆打扮之后迎了出去。
思纤站在她的身边,看着她焦急又紧张的背影,脸色越发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