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给我报销路费。”夏今挥了挥手,她其实挺怀念小时候的,那时候她爸妈也是四处讨生活,把俩孩子丢在家里,当时夏今小学,她哥读初中,在县城的学校里寄宿,因为学校距离家里实在是有些远。
可是没多久,她哥就是转学了,到了她们家不远处的一个初中成了走读生,原因很简单——我妹自己在家晚上害怕。
那时候她爷爷奶奶刚搬回老家,夏今和俩老人也挺陌生的,虽然吃住也都是在她爷爷奶奶家,可还是觉得自己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
她哥那时候真的像是踩着七彩祥云的英雄。
夏今眼泪有些忍不住,他们兄妹当时感情是真的好,只是越长大越孤单,把血缘之亲都冲淡了好多。
回家的时候,夏今妈妈也在收拾东西,看到女儿眼睛红红的,有些担心,“你哥欺负你了?”
“没有。”夏今摇头,都多大的人了,那还像是小屁孩的时候相互要挟,我撕你的作业本,我扔你的书呀。
夏今妈妈放下心来,她其实挺担心的,觉得女儿跟自己生分了,要是再跟她哥生分,将来可靠着谁呀?古时候,出了门的姑娘依仗的就是娘家和兄弟,她和夏今爸爸都没本事将来估计也帮不了孩子,只能他们兄妹俩互帮互助了。
“我爸哪去了?”夏今有些承受不住她妈的眼神,随便问了句。
“出去看下棋的去了。”夏今妈妈觉得还是跟女儿说说话的好,回来后忙这忙那的,她还真没找个机会跟女儿好好说说。
“哦,我去学习了,妈你忙吧。”夏今没给她妈这个机会,她看出来她妈的意思了,可是却又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该说什么,所以目前还是准备逃避。
☆、第39章 省城之行
夏今匆匆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她是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到了十一点钟,夏今准时出门去她爷爷家,其实过年期间吃的都准备的特别充足,大鱼大肉的从来不缺,蔬菜也是一买一堆往冰箱里一放。
夏今过去也就是帮忙打打下手,她主厨的时候并不多。
倒是大四那年寒假,因为她爷爷生病,姑姑一家来的时候夏今下厨,零零散散做了十多道菜,受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好评。
她哥不也是经常喊她大厨吗?不过夏今也不是很喜欢做菜,因为太浪费时间了,本质上她和程莹莹差不多,都比较喜欢吃好吃的,就是程度上有些不同罢了。
夏今到的时候老两口正在打电话,夏今一听就知道是她小叔叔打来的,冲着俩老人做了个鬼脸,然后就去厨房了。
她跟她小叔叔关系不亲近,也没啥好说的。没办法,俩叔叔住在外地十多年,头些年一年到头都见不了一面,感情上怎么都亲近不了的。
她爸倒是跟兄弟关系好,那也是一起吃苦挨饿过来的感情,夏今没经历过,也不想经历那些。
十一点半的时候,她爷爷家来了不速之客。
她奶奶的娘家人,按辈分应该喊表叔的。
夏今更是不熟悉,不过这表叔的到来倒是让她松了口气,起码她爸妈不至于老是盯着她看了。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夏今本以为明天一大早她爸妈走了她也就是又孤孤单单一个人了,哪想到正在做试卷的时候,她妈端着切好了的苹果和扒了皮的橘子进了来。
“大过年的也歇歇,别老是做题学习,都学傻了。”
她觉得闺女真的是学傻了,亲戚来了也不知道说话,喊了一声就是往那里一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夏今拿着吃了块苹果,“我心里有数。”她没什么好说的,话不投机半句多,她这几个表叔认都认不全,每年来的还都不是一批人,她都快脸盲症发作了,说什么呀?
一群大老爷们在这边谈经济谈政治好像自己当上领导人就能把国家带到世界霸主地位似的,夏今又不是小屁孩,知道这一群人在吹牛难道还去捧臭脚?
再说了,之前谁跟她说的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
成年人可真是最奇怪的一群人,说话总是没标准。
她小学时候在农忙的时候跟着跑前跑后,会抱怨一句“腰疼”,结果被嘲讽——小孩子哪里的腰?
可是等她抱着家里的小屁孩时,她爸妈都是如临大敌——你可别闪着她的腰。
瞧,她一个十岁的还不如一个十个月的小屁孩。
之前还嫌弃她插嘴大人的话题,现在又怨她不会说话,不知道跟亲戚聊天,她好像就真的是废物似的。
夏今妈妈听到这话觉得头疼,能有什么数?别人家的孩子爱学习家长高兴都来不及,可是她家的,她却是害怕。哪有因为爱学习都不愿意搭理爸妈的,尤其是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面的?
“囡囡,你最近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不然,怎么就这么冷冰冰的。
“没有,妈你想多了。”夏今不想要继续这个话题,她把果盘往外一推,“我还得再做一套试卷,不吃了。”当然,也不打算说了。
夏今说的挺明确的,只是她妈明显不想离开。
“先别做了,咱娘俩说说话。”
夏今头疼,她怕的就是这种情况。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所以这才一再的推脱。
她当初性子就是软,被她爸说一句重话眼泪恨不得下一秒就能出来,最是容不得别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