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妹妹。”
兄妹二人时隔多年再次相见,便是张冕心里,也不免有些激动,张夫人则更是百感交集。
张冕心里虽然急着和傅棠说话,但他也不傻,知道想要和傅棠的话题正常进行下去,哄好张夫人必不可少。
因而,他很快就红着眼睛,嘴唇颤抖地问:“妹妹……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好,好,我一切都好,劳哥哥惦记了。”张夫人的眼泪已经流了出来。
张冕叹道:“当年的事,都是你嫂子。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她竟是一点也不让着你这个小姑子。”
这说的全是屁话。
开玩笑,武夫人做的事,他哪一件不知道?
但架不住张夫人一听就信了呀。
张夫人本就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母亲和哥哥会对自己如此绝情,私底下早有猜测,把一切的责任都推到了嫂子武夫人身上。
她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娘家母兄之所以会闹到不相往来的地步,都是嫂子蓄意挑唆的。
而今日张冕这不要脸的胡编乱造的瞎话,则更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兄妹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将武夫人责怪咒骂了一通,丝毫没有看见跟着张冕进来的张澄逐渐胀成猪肝色的脸色。
张澄简直不敢相信,在自己父亲的口中,自己的母亲竟然会如此不堪。
他心里对父亲威严公正的认知,一下子就坍塌了。
这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真的是他的父亲吗?
张澄满心的凌乱,以至于在张夫人拉着他的手,要和他说体己话的时候,他忘了母亲的叮嘱,下意识地甩开了这个和父亲一起诋毁自己母亲的姑母。
“这就是澄…………”
话说到一半就被人甩开的张夫人脸上慈爱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慢慢地被尴尬所替代。
张冕眼皮一跳,斥了一声:“澄儿,怎么能对你姑母无礼?”
而后,就急忙对张夫人解释,“妹妹,这孩子被他母亲惯坏了,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张澄清醒了过来,一脸倔强又无措地看着张冕和张夫人。
他心里知道,这时候,自己应该遵从母亲的叮嘱,老老实实低头道歉的。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而,他梗着脖子吭哧了半天,到底也没说句一句软话来。
“你这孩子!”
张冕急得就要上手打他,被张夫人拦住了。
“算了,大哥,孩子还小,对当年的事也不清楚,对我有所误解,也是理所当然。以后慢慢教就是了。”
张澄心道:我对你没有误解,我是亲眼见到你了、亲耳听到你辱骂我母亲的。
总算,他到底还知道自己是个晚辈,不能驳斥长辈,就只能把这口气自己咽了下去。
张夫人重新堆起了慈爱的笑容,对张澄道:“来,澄儿也坐吧,就坐在……你父亲身边。”
本来她是想让这个娘家侄子坐在自己身边的,但见张澄对自己如此抗拒,她也不好再提出来。
张澄不为所动,直到张冕隐晦又狠厉地瞪了他一眼,他才轻轻打了个寒噤,不情不愿地说了一句:“多谢姑母。”
然后,才磨磨蹭蹭地坐到了张冕身边。
至于张冕让他主动坐到张夫人身边打的眼色,他全当自己爹眼睛抽筋了,就是不动。
张冕心里气急,面上还不得不在自己妹妹面前替儿子描补。
他觉得,这个儿子,真是太不懂事了,还是老二和老四他们更可心。
第135章 张澄的心思
如坐针毡,便是张澄此时此刻,最真实的心理写照。
他一直以为自家父亲后院虽然妾室通房众多,但父亲始终是敬重母亲的。
要不然,又怎会将一切中馈尽数托付于母亲。
可是,方才父亲和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姑母,你一言我一语的诋毁甚至辱骂母亲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无比痛心,无比地愤慨。
不管怎么看,张澄都觉得,父亲骂母亲的那些话,全都出自真心,并不是顺着姑母的话随口敷衍的。
这个发现,让张澄心寒不已,甚至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亲。
还有坐在对面的姑母。
本来因着武夫人先前的说辞,他就对张夫人存着几分偏见。又经历了刚才之事,他心里的厌恶更甚。
因而,这个屋子,他是一刻都不想多待。
可是,不行啊。
想起母亲的殷切期盼和殷殷叮嘱,张澄不忍心让母亲失望,只能硬着头皮留下来,慢慢平复自己的怒气,调整自己的心态。
但是,张夫人和张冕却不给他平复的机会。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张夫人已经忍不住问起了张老夫人。
她真的是多年没有见到母亲了,十分的思念,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从兄长这里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这些年,母亲还好吗?天冷的时候,她还爱咳嗽吗?”
“母亲身体硬朗,你不用担心。”
张冕先是说了一句场面话,还不带张夫人的神情松懈一分,就又叹息着说,“只是,母亲较之当年老了许多,头发也都白了大半了。”
只这一句话,就让张夫人泪流满面,哽咽道:“都是我这个做女儿的不孝,这么多年了,没有在母亲面前尽过一日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