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借此机会,自证天命!
说干就干,等到第二日一早,她就吩咐了亲卫,务必把游历至三晋之地的天下第一术士元秋,请到太原来。
这些亲卫都是最早跟随她的,里面的小头目有好些个都是当初她探测水源挖井的时候,就因为佩服她而跟随左右的。
如果还有什么人,不管她是男是女都会对她死心塌地的话,宋姚相信,一定是这些人。
因为在他们心里,宋姚本来就是活命的菩萨。
然后,她深吸了一口气,到后衙给谢太守请安。
自她把治所从晋阳迁到太原以后,谢太守也跟着来了。
因为宋姚一直把谢韵带在身边教导,也借着给谢韵找伴读的借口,把许多被家人遗弃的女孩子都接过来一起教导。
谢太守舍不得孙女,就跟着一道来了。
说起来,培养女孩子的主意,还是宋姚听了傅棠的话,自己想出来的法子。
当时傅棠是这么说的,“自古以来,当官的都是男人,你一个女孩子,要是真有问鼎天下的心思,就要多学学怎样从一个男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他的原意是教宋姚知己知彼,但宋姚却生出了别的心思。
——为什么当官的,一定都得是男人呢?
第155章 宋姚的崛起思维
宋姚心里不服:为什么能做官的,一定都得是男人?
随即她又想到,就算她日后真的得了天下,手底下的臣子都是男子,就算自己不会被架空,但若要传位给皇女,必然是阻隔重重。
而且,就算她能力排众议,成功把皇女送上了位,也难保不被那些臣子架空,甚至于变成了有心之人篡权夺位的工具。
所以,想要彻底实现自己的志向,为这天下的女子争到一席足以喘息的空间,就先得打破女子不能为官的规则。
而礼乐崩坏的乱世,不正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吗?
在宋姚生活的这个世界,虽然还没有发展出科举制度,但即便是察举制,举荐的也都是男子。
除了给帝王举荐嫔妃,谁没事也不会把个女孩子往上报。
现有的制度都对自己没有帮助,宋姚就自己琢磨出了个招。
那就是在教导谢韵的同时,多找一些被家人遗弃或者是卖掉的女孩子,教她们读书识字,学史明礼。
然后,等她们长大一点,先让她们跟着递送一下文书。
等打仗的日子长了,男丁大多都上了战场,就有机会让她们尝试着做个小吏,慢慢地掌握实权。
其实,说白了,宋姚就是在钻空子。
这个时代,文武官员尚且还有个清浊之分呢,下头的小吏就更不被当官的看在眼里了。
如果在太平盛世,官和吏之间有着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如果没有惊世大功或者是十分强硬的背景,想从吏变成官,只有重新投胎这一条路了。
但乱世就不一样了。
乱世里死的人多了,人才相对紧缺,破格提拔也就变得容易接受了。
当底层的小吏有三成以上都被女子占据的时候,提拔几个做个小官,就不是难事了。
而这个口子一旦开了,想要再堵住,就是千难万难了。
因为,尝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女子,不可能再甘心回到那个四四方方的院子里,在和丈夫妾室争宠中蹉跎一生。
或许现在,这个男权鼎盛的时代,这世间大部分女子都会觉得自己很渺小,生不起反抗的心思,甚至于根本不知道还能反抗。
可是,一旦有了先行者,就会有紧随而至的意识崛起者。
等这些先行的人做出成绩之后,那些还没有被世俗礼教彻底驯化的女子们就会猛然发觉:这个世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男权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些想法,宋姚不敢告诉别人,只能倾诉给她最最信任的傅棠,并询问他的意见。
当时傅棠都听傻了。
愣了好半天,他才憋出了一句,“不是,妹呀,你问我一个男人,怎么限制甚至是打压男权?”
宋姚道:“我知道哥哥不是一般人,想法总是不同于世俗男子。”
“虽然吧你是在夸我,但是……”
傅棠纠结了半晌,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表达方式,只能凑合着来了一句,“但是拿这种事情问我一个既得利者,总之就是很奇怪吧?”
宋姚冷笑了一声,问道:“难道,哥哥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一直这样,就是最好的吗?”
“怎么可能?”傅棠不假思索,脱口就反驳了。
如果说,宋姚是受了傅棠超前思想的影响,成为了受压迫者中的觉醒者;那么傅棠本身,就是见证过女权崛起全过程的伪先知。
就算他上学的时候,各门功课学得都不怎么样,但有些东西,真的是耳濡目染。
不会填卷子上的题,那是他自己总结能力不行,和他知道大体是怎么回事,一点都不冲突。
说白了,西方女权的崛起,就是因为女性所受的压迫到了极限。
伟人说得好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要不然,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哪有那么多的朝代更替?
他告诉宋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算不是今天的你,也会是明天的别人。”
“好一个哪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