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依然闭着,从被窝里伸出纤细白嫩的胳膊,明晃晃地求抱。
这动作,格外孩子气。
陆谨闻看着,哑然失笑,把人从被窝里袋鼠抱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温声道:“起来吃饭,吃完饭我们就要出发了。”
林洛希被他抱在怀里,带着刚睡醒才会有的喑哑声线“嗯”了一声,瓮声瓮气地喊:“阿闻。”
他轻拍着她的背,应了声:“在呢。”
“中秋快乐呀。”
“嗯,中秋快乐。”
吃过午饭,两个人开车直奔清河村,去给那里的孩子们送月饼。
自纪录片《平凡仁》过来这边拍摄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当年玩过家家的孩子们,也早已经长大。
两个人到的时候,李景天正好在教室里给孩子上科普课。
当年那个拿着半旧天文读物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大学的准大一新生,这次是受村长邀请,中秋节回家,给小孩子们上课,顺便教他们,如何用天文望远镜看月亮。
自纪录片播出以来,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山村,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改善。
此时,李景天正站在讲台前,在黑板上规规整整地写下了几个英文单词,他指着其中一个,问:“所以Astronaut是什么意思?”
底下异口同声:“宇航员!”
他又问:“那拆开来看是什么意思?”
又是一阵异口同声:“星河水手!”
“用英文说。”
“Star sailor!”
“回答正确!”
他们一问一答的时候,陆谨闻就牵着林洛希的手,站在窗边,静静听着。
想起十年前那温柔流淌的一幕,陆谨闻晃了晃林洛希的胳膊,落下来的目光,写满欣赏:“林老师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林洛希听着这夸赞,却忽然一低头,鼻子泛酸。
十年过去了,她没想到,她当时说的那句话,还会被人这么珍重地记得。
教室里的问答还在继续,有小孩子举手问:“李老师,为什么我们要探索宇宙啊,我们又去不了。”
李景天看着下面坐着的小萝卜头,不答反问:“你们看过纪录片《平凡仁》吗?”
大家纷纷摇头。
“等大家再长大一些,可以去看看这部纪录片,这个纪录片曾经来我们这里取景,里面有段话是这么说的——”李景天看着台下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娓娓道来着,“向往宇宙的人,内心都是良善的。他们拓展的,是我们人类未来的生存边界,他们是在为未来的我们,争取更广袤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探索宇宙,是为了未来。”
底下,有个学生恹恹接了一句:“可是,宇宙好远啊。”
李景天笑:“再远,我们也飞上去了。”
说完,他看着底下那一双双期待又迷茫的眼睛,继续道:“可能,你们还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我刚才所说的话,但等到晚上,当你们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与平日里截然不同的月亮,看到遥远浩瀚的星河,或许就会觉得,探索宇宙是一件特别浪漫的事儿。”
“哥哥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们这个小山村还没有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我们上学的教室,很矮,很多时候,阳光都照不进来,墙壁也是灰扑扑的,连宽敞明亮的教室都没有,更别说天文望远镜了。”
“可现在,有人把我们的昏暗陋室,改造成了窗明几净。”
“我今天之所以回到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止步于此——”
“推开这扇窗明几净,外面迎接你的,是更广阔的良辰美景。”
-
把月饼和礼物送到,陆谨闻和林洛希又跟李景天聊了一会儿,但没有久待,又开车去了福利院,从福利院出来时,夜幕已经降临。
这次,上来的时候,陆谨闻特地把车停在了半山腰,所以,等到下去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在林洛希面前半蹲了下来,说:“背你下去。”
“我今天穿的平底鞋,又不累。”
“上来,我想背。”
“好吧。”说着,她攀上了他的背。
和十年前如出一辙的场景。
迢迢银河远,铺星子二三。
今晚的月亮,像是拿针线绣出来的那样,清透如帛。
寂静月色下,晚风拂过,掀起一片温凉。
林洛希双臂抱着他,叫他名字的时候,声音下意识放软,像是怕惊扰这抹月色。
“阿闻。”
“嗯。”
林洛希伸长胳膊,指着天边的月亮,兴奋地说:“今晚的月亮真的好圆好圆!”
陆谨闻随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学着她的稚气,附和道:“是呀。”
此情此景,特别容易让人触景生情。
林洛希枕在他肩头,用凉柔声线,追忆起往事来:“我忽然想起妈妈送给爸爸的那首诗。”
陆谨闻很快接上:“月满之时,我正逢君?”
“嗯,”她轻轻点头,“你说,他们相遇的时候,应该也有一个很圆很圆的月亮吧。”
陆谨闻侧眸去看她:“想妈妈了?”
林洛希轻轻吸了下鼻子,小声道:“一直想的。”
他嗓音温柔地安抚:“她会听到的。”
林洛希点头应:“嗯。”
说完,两个人默契地沉默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