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顾佳佳过来,就是为了让顾佳佳帮他管迎新生的事情。这几年,顾教授身体亏空的厉害,让他没精力去管那些琐事。
顾佳佳这个全国第一来的正好。那些顾教授不爱处理的麻烦事,他可以都丢给顾佳佳。
顾佳佳表现不错,很尊师重道。
顾教授才勉为其难的,给了系主任和全国第一一个面子,抽空给顾佳佳上了一节课。
然后一节课过后,顾佳佳就成了顾教授的小徒弟,再没有偷懒的机会了。顾教授就和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天天盯着顾佳佳学习。
顾佳佳主动帮他分忧,处理迎新生的事情,他都不太乐意。
用他的话说,他现在活一秒就少一秒,他必须在他活着的时候,把他会的知识全都交给顾佳佳。
这样顾佳佳才能在他死后,发光发热,替他去为祖国去做贡献。
现在他们根本没资格浪费时间。
顾佳佳被顾老这爱国的精神给震撼了。顾老这样认真,顾佳佳也不好意思继续当咸鱼混日子。
有顾教授这样的前辈榜样,顾佳佳当不成他那样高尚的人,最起码她能好好学习,不让顾教授失望。
顾佳佳认真学习起来,那进度是很惊人的。
一本厚厚的专业外文书籍,别的新生可能看都看不懂。顾佳佳却一天时间就能通读全文。虽然涉及到的专业术语,顾佳佳可能理解不到位。
但她能通读全文,还有自己的想法,已经很牛了。
不说顾佳佳的个人见解全都对,但她这个外文水平,再一次震惊全北大。
现在可是1977年,大家这十年,学的都是俄语,像顾佳佳这种,英语比俄语好的年轻人,几乎没有。
对于大家的夸赞,顾佳佳又不能告诉他们,她以前是国际影后,会说外语是基本功。
所以她只能笑笑,跟他们说她喜欢学习各种语言。除了英语,俄语,韩语,日语,法语,德语她也会说。
只是除了英语,别的她会的都只是皮毛。能够简单的对话,能大概听懂别人的意思,却不会书写。
顾佳佳也不是故意要炫耀。而是金融专业的外文原著,什么语言的都有。既然顾佳佳会英语的事情已经暴露了,别的东西,她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的。
早点说出来,以后顾佳佳用到的时候,大家也不至于再次震惊。
顾佳佳比他们以为的还要优秀,北大的校长,那真是走路都带风。出去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话都要比隔壁清华的人大声。
全国第一主动选了他们学校。他骄傲。
隔壁清华的校长被北大的校长气的不轻,并决定下次高考的时候,他们学校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也捞一个全国第一回 来。
全国第一而已。他们早晚也会有的。
但清华慢了北大一步。足够北大笑傲今年的整个秋天了。
顾教授同样很喜欢顾佳佳这个隐藏技能。断代了十年的大学,花国现在急需看看外国人都在学什么。
金融业瞬息万变,国外的教材十年间改了几次的版本。他们不想再落后,就需要翻译很多的外文书籍。
本来顾教授拉顾佳佳来当壮丁,就是为了他能空出时间来搞翻译。
现在,顾教授发现顾佳佳的外文比专业课还好之后,顾佳佳就又接了一个翻译的大活。
顾佳佳倒是没想拒绝。这些知识她早晚要学,现在辛苦一点儿,以后怀宝宝的时候,她也能轻松一点儿。
顾佳佳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直响。一边学这些专业知识,一边打算等改革开放了,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干一票大的。
赚钱嘛,没人会嫌弃赚太多。
国内的,国外的,顾佳佳有机会都想要去试试。
尤其是国外的钱,顾佳佳更加的喜欢。
不过国外的钱不好赚,顾佳佳得先把赚钱的本事学到家。
顾佳佳就这样忙了起来。她要学习,要翻译,还得抽空帮顾教授看着迎接新生,一个人当三个人用。顾安自然找不到她。
好在顾安没尴尬多久,她的通知书也到了。顾安考得同样不错,全国前一百,本地前二十。也是值得各大院校打电话提前争取的优秀人才。
顾安同样有心怡的学校,所以她拒了那些来找她的一本院校,老老实实的等着北大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冯青是医生,顾安学医,也算是女承母业,把医术发扬光大。
等顾安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丁香,柳灵她们陆陆续续的也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其中丁香考得最好,擦着录取分数线的尾巴,考入了北大医学院。
柳灵因为才上高一,高二高三的课程不够熟悉,英语也不算特别好,所以考中了京都农业大学。
这学校虽然和清华北大没得比,却也是一本院校,柳家人高兴的欢天喜地,并一致决定不让柳灵复读,直接去学校报道。
农村孩子,和农业大学很配。
柳灵自己也没什么遗憾。而且读大学不花钱,还有补贴,比读自费的高中好很多。所以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柳灵自己也不想复读。
剩下的熟人中,崔梨和王小三考得也不错。他俩一起考上了本地的二本院校,喜的崔家人直放鞭炮,气的王老太差点中风。
好好的最有出息的儿子,就这样成了别人家的赘婿,还为了和崔梨读同一个学校,放弃了更好的选择,老太太气的吃不香睡不着,又拉不下脸去崔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