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这个名额能解我家燃眉之急啊,孟主任……”
“老姜同志,我知道,可厂里当初和你一块进厂的那些老师傅家里也都急,厂里把名额给你,他们说厂里偏心,厂里把名额给他们,你心里也怨厂里不公平,厂里难做啊……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会向上面着重反应你家的困难。”
姜建国见这个年纪轻轻的孟主任比那些老泥鳅都要滑,一直在这和他打太极,他知道再继续说下去也没个啥结果,就走了。
中午食堂。
工人们都在窗口前排队打饭。
“你们听说没,那个姜建国家下乡插队的三闺女回来了。”
“啥?回来了?”
“我昨个还见了她哪,那小姑娘下乡三年回来,长的可真水灵,这老姜三个闺女中就数她最出挑……”
孟长林听着前面的长舌妇议论个不停,心中忍不住嗤笑,也没放在心上,毕竟有点姿色的女的,在她们嘴中都是出挑的。
“孟主任,你排队哪,要不我帮你打吧?”
厂花张玉兰拿着铁皮饭盒,在几个女工的推搡下,红着张脸扭扭捏捏的来到了孟长林跟前,虽然孟长林离过婚,家里还有个闺女,但他才三十出头,长的也斯文,更是厂子里的主任。
所以厂里好多未婚女工人都想和他处对象,做他孩子的后妈。
“不用了,张玉兰同志,我自己打。”
孟长林面对厂花张玉兰的殷勤,面不改色的拒绝了。
张玉兰脸色一白,下一秒就被人扒拉开了。
“孟主任不需要你给他打饭,你可以走了。”
杨丽背对着孟长林,瞪了一眼张玉兰,张玉兰脸色腾的红了起来,捂着脸跑了。
“孟主任,我的位置靠前,你把你饭盒给我吧,我给你打。”
孟长林看着眼前这个一脸笑意的杨丽,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不用了,杨干事。”
杨丽讨了个没趣,只能悻悻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一幕被不远处另外一个窗口排队的工人看了个正着。
“这个杨干事喜欢人孟主任,可人孟主任压根就对她没那个意思,她还每次都巴巴的往上凑,没看人家孟主任连人张玉兰都瞧不上吗,难道还能瞧上她一个离过婚的女人?”
“就是,每次这个孟主任身边有女的,那个杨干事就立马上来赶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孟主任是她男人哪,看的真紧。”
“人家孟主任年轻有为,长的也不差,虽然离过婚有娃,但还是有大把的女的往上扑,他就是个香饽饽,再说了,人孟主任眼界高着那,那杨干事就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后面几天,姜建国给孟主任送了几次礼,但对方压根就不收,这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求人办事最怕的就是对方不收礼,因为不收礼就代表着不给你办事。
这几天,姜建国都是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干活也提不起来劲。
这天中午,没去上工的孙英子在家把晌午饭做好,让姜苗去棉花厂给吴淑兰还有姜建国送饭,他们俩中午不回来了。
姜苗手里拿着孙英子给买的冰棍,不情不愿的用网兜子提着两个铁皮盒子去棉花厂送饭去了。
这个时候正值棉花厂中午下工,工人们分成两拨,一拨拿着铁皮饭盒去食堂吃,一拨自己回家烧饭。
姜父姜母就属于后面那一拨,因为离家近,烧饭也方便,又能省一点。
前面那一拨基本上都是住宿舍的单身男女青年,还有就是离家比较远,懒得回去的人,基本上每天都在食堂吃。
姜苗来到棉花厂,一眼望过去都是穿着蓝色工装的人,而穿着布拉吉,手拿冰棍的姜苗在这里面极为显眼。
下工的工人纷纷侧目打量她,姜苗身上这件布拉吉还是当初在疙瘩村的时候用徐川的钱买的,她这几天的脏衣裳吴淑兰一直没给她洗,她就翻出了最后一件能穿的,但没想到今天会来棉花厂给姜父姜母送饭。
回家烧饭的孙嫂看到了姜苗,连忙冲她挥了挥手,姜苗看到,走了过去。
“苗儿,你是不是来给你爸妈送饭的?”
孙嫂的目光落在了姜苗手里拎着的饭盒上。
“你爸妈他们在食堂等着你哪,你快去。”
“行,孙姨那我去了。”
姜苗前脚刚走,就有人向孙嫂打听她。
“孙嫂,这是谁家的闺女啊,咋没见过啊,长的真俊?有对象没?”
“老姜家的,下乡插队刚回来……”
姜苗凭借着脑海中原主的记忆,摸到了食堂。
“快看快看……”
正在排队打饭的单身男青年被身后的工友拍了拍,他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去,一下子愣了。
只见食堂门口站着一个女同志,一个穿着绿裙子的女同志,俏生生的站在那,朝四周看着,像是在找什么人似的。
她一只手里提着饭盒,一只手拿着吃了一半的冰棍,头发到肩,整个人仿佛春天树枝上刚抽出来的绿芽,嫩的能掐出水来。
厂里有很多都是没对象的男青年,这下子厂里来了个这么一个人,眼珠子都纷纷黏了上去。
有那胆子大的,直接上前搭讪了,
“女同志,你是不是在找人啊?”
姜苗正作难哪,因为一眼看去,都是穿着蓝色工装的人,很难找到姜父姜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