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家是怎么照顾她,伺候她的,她一句都不说,只记得以前的事,她也给她洗衣裳了,也给她做饭了,也去拉煤球了,也把粮食省给她了。
“小云,妈只是让大伙评评理。”
宋婷脸上满是伤心。
“我妈得了病,没钱去医院,我在家整天给她洗被她尿湿的床单,衣裳……”
江云向大伙解释,可大伙压根不买她的账。
“不就洗了床单衣裳吗?这是应该的,人家养了你这么多年,还那么疼你……大伙说说,咱养儿子闺女,不就是等咱年纪大了,有个啥病的,身边有个人照顾咱吗?”
“小云,别说了,这不管咋说都是你妈,是她把你养大的。”
陈大柱拉着媳妇,劝她。
“妈,你别和小云一般见识,她刚刚不是嫌弃你的那个意思,而是看到你来,太惊讶了,你身体又不好,是担心你。”
“大柱说的对,妈,我刚刚就是关心你,我一时太着急了,就说的话没过脑子,你别和我一般见识。”
江云连忙顺着台阶下来了,她的名声可不能臭,要是臭了,她在婆家咋抬得起头啊。
“不是嫌弃我就行,我这次来不单单是喝喜酒的,主要是来投奔你这个闺女的,我得了病你也知道。
你结婚了,有了好家,把我一个人扔在哪,这不是让我去死吗……大伙可能不知道,我现在病的很严重,浑身疼的像猫抓的似的,手抖的连饭都做不成。
闺女嫁人了,我是实在没法子,才过来的。”
宋婷抖着手,哭了出来,
“闺女,你可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你娘我啊……”
江云对宋婷的厌恶,已经够够的了,她就像一只大苍蝇,无论她怎么赶都赶不走,非要粘着她,拖累她。
更何况,她是嫁到别人家去,如果让她也住过来,即使她愿意,那她婆婆一家人哪?那是人家的家。
“这事不是我能做主的。”
“你这是啥意思啊?你是我闺女,你不养我谁养我啊?我养了你二十多年啊……你就这样对我?”
宋婷委屈的不行。
“妈,咱家里能不能再放下一张床啊?”
江云看向了婆婆胖婶,想让她去做那个坏人。
胖婶见这个儿媳妇这样奸猾,脸色顿时青了,没有吭声。
“这是你的事,那是你妈,你让我妈做坏人干啥?”
胖婶的闺女站了出来,面色不虞的看着弟媳江云。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嫁过来是给大柱当媳妇的,婆婆是家里的一家之主,让不让我娘搬过来住,是婆婆说了算。”
江云又把问题抛了回去。
这样闹下去也不是法子,只会让人看笑话,最后还是一个年老的长辈站了出来,劝胖婶先应下。
胖婶捏着鼻子被迫点了头,心里恨不得让儿子大柱立马去和这个江云把婚离掉。
第171章
姜苗是几天后才听说江云结婚了,还听说宋婷也跟着住到了她婆家。
她现在正在家里给沈三儿收拾着行李,前天港城那边的人,托人送来了一封信,沈三儿看后脸色大变。
沈三儿的外祖一家是有名的资本家,虽然抗战期间,捐过很多钱和药,支持抗日啥的……但资本家的身份很敏感,最后全部都避到了港城。
走的时候,要带走沈三儿的母亲,她当时已经怀孕了,可她不愿意走,不愿意离开沈文清。
搬到港城的许家人不敢怎么和这边联系,因为当时风声紧,怕牵连到闺女,知道她在林城这边一切都好,就放心了。
后面他们的闺女因病去世,他们想把外孙沈三儿接到港城,可沈家不肯放人。
这两年风声松了点,港城那边才和沈三儿联系紧密了起来,之前和沈三儿也有联系,就是不怎么频繁,就怕给他带来啥麻烦。
姜苗和沈三儿结婚当天,港城那边托人送过来一套极品的老坑翡翠首饰,贵重的没法说,还有一封嘘寒问暖的信,以及家里的一张大合照。
信里还让沈三儿把孙媳妇的照片寄给他们。
后面姜苗和沈三儿在照相馆照的照片,其中一份就寄给了港城那边的外祖母她们。
许家不是一般的资本家,那是高门望族,可到了沈三儿外祖父那一辈,他就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儿子,另外一个是闺女,闺女就是沈三儿的母亲,许三小姐。
前不久,他们的儿子,也就是沈三儿的舅舅,被人暗害了,他的妻子也没能幸免,夫妻俩人只留下一个两岁的儿子。
许祖父是大房,后面还有二房,三房,他们的子嗣繁荣的很,暗害沈三儿舅舅夫妻俩的人估摸着和二房三房他们撇不清关系。
许祖父,许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不用提了,现在最紧要的是家族的生意,许祖父年纪大了,而他孙子又太小,二房和三房正虎视眈眈,他撑不了几天了,这才来信,让三儿赶快来港城。
他们就三儿一个亲人了,沈三儿没法拒绝。
他昨个就回京城把那边的事情处理一下,工作辞掉,准备去港城。
“也不知道老爷,太太怎么样了,我都好多年没有见过他们了。”
王妈提起老爷太太,就忍不住掉泪。
“等过几年就松了,到时候就能见面了。”
姜苗安慰着王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