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婢不敢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丫头吓了个半死。
六娘挥手让她下去,复而又看向身边的儿子,她听说五娘才出月子就又准备怀了,明显就是想快些生个儿子,还到处说自己最喜欢女儿,说曹家听说她生了千金多乐,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要知道五姐夫曹澄可是独子,怎么可能不想生儿子,就跟当初的妙娘一样,拼了老命都得生儿子,但这几年妙娘仿佛肚子平平,五娘又是生的女儿,顾家女儿好像也没有谁真正的过的很好。
想到这里,又有人进来道:“夫人,客人都来齐了,老爷让我把少爷抱出去给大家看看呢。”
六娘点头,就在丫鬟抱她儿子走的时候,她忽然问了一句:“我娘家有谁未来?”
“是程状元和夫人没来,贺礼倒是送来了。”
“好,我知道了。”
人啊,真是想不到的事情多了,那时她战战兢兢在程家,看着妙娘高高在上,她觉得自己步步都艰难,能找一良人即可,没曾想到,现在她丈夫的官位居然比妙娘的夫君还高了。
这是她以前怎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别说是他,就是王敏行也扬眉吐气的很。
瞧,程晏今天都不敢来了。
殊不知,程晏和妙娘正见宫中内侍,还是皇后娘娘派过来的。
“我们皇子正缺一个伴读,听闻程修撰您的儿子聪明伶俐,龙驹凤雏,故而娘娘想请程少爷呢。”
若是之前,程晏就答应了,他一贯不会妇人之仁,什么事情只要利于仕途,只要利于他站稳脚跟,他就会毫不犹豫,但是现在,他犹豫了。
“犬子年纪还小,就不必了。内侍请告诉娘娘,犬子不懂规矩,平日调皮,又是三代单传,这般进宫不仅伺候不好,反而不美。”
这番就是拒绝了,内侍很不可思议,要知道多少人都想为未来天子做伴读呢。
没想到程家还真是有文人风骨。
但不受谢家招揽,那谢皇后也不是没有人选,内侍暗道一声不识好歹转身就去别家了。
程晏和妙娘都很淡定,有条不紊的为儿子在挑蒙师,夫妻俩都不认为送儿子做伴读是一件好事,况且孩子太小了。
即便这是天大的机会,但是孩子身心更重要。
却没想到倦哥儿虽然错过做伴读的机会,但是程晏却被选上翰林侍讲官了。
翰林院侍讲虽然只是正六品官员,但是是名副其实的天子近臣。
谁都知道离皇帝越近,这官就越容易升的快。
听闻程晏在奏对时,永嘉帝道:“卿家这才是一心为公。”据永嘉帝所知,不少人面上清廉正直,一听皇后招揽,趋之若鹜,这程晏年纪不大,却是正直清廉,和他伯父祖父倒是不同。
程晏这才恍然,原来他不接受谢皇后招揽,反而恰好对了永嘉帝的心思,认为他并非攀龙附凤之人,故而才有这升官之举。
当然,永嘉帝也并非是和谢皇后闹翻,依旧封了程晏为詹事府左庶子兼翰林侍讲。
虽然现在都没太子,但詹事府左庶子就是正五品,未来的东宫属官兼侍讲。
他回到书房哈哈大笑三声,前几日王敏行看到他了,径直挥马过去,一幅目中无人,现在自己倒是后来居上了,正五品和正五品可是不同的哟。
这一切都是妙娘的功劳,他从书房又跑到房里,把正在喝茶的妙娘一把抱起,继差点把人呛着之后,又捏妙娘的脸蛋:“我怎么这么爱你呢。”
第108章 伴读后续
随着程晏升官,程家又是门庭若市起来,但今日来的倒不是旁人,而是程时夫妻,这俩倒是稀客,这倒不是说两边没有往来的意思。
因为程时现在恩荫了一个小官,他是惯于走马章台的,程晏呢,则是中了状元就开始忙碌,做修撰的时候还好点,后来轮值内阁,现在又成了侍讲,还时常要应酬。一个人恨不得分成俩个人用,休沐都不怎么待在家里,妙娘生怕他太辛苦,每天还得想着法儿弄好吃的给他滋补。
正因为如此交集变少了,况且皇甫氏的二儿子太小了,妙娘也要照看倦哥儿,往来少了很多。
这猛然见他们夫妻一齐上门,她还有些不习惯。
当然,这夫妻俩来,妙娘也要先带他们去长辈那里请安。
路上皇甫氏问道:“听说倦哥儿要开蒙了?”
妙娘笑道:“是啊,挑西席就挑了半天,倒不是说要挑多有学识的,主要是我们倦哥儿调皮,得挑个能治得住他的才行。”
闻言,皇甫氏笑道:“这孩子哪里有真的坐的住的,还得严厉些才成,我家的哥儿还不是得压着才肯学,索性现在每日能写十张大字了。”
“呀,诺哥儿居然能写字了,弟妹,还是你教的好。”妙娘称赞道。
要知道程诺也不过才四岁多,未满五岁,手没有什么力气,就开始练字了,可见功夫下的不可谓不深啊。
这就是皇甫氏得意的地方了,她夫君学识不出众,但儿子还算是争气,小小年纪就知道用功。
程时此时却插言道:“晏二嫂,你可千万别夸,你这夸完了,诺哥儿回去,又该苦读了。”
显然程时是不赞同皇甫氏管教的这么严厉的,皇甫氏却是瞪了程时一眼,才叹了口气:“咱们这些人能兴则因为科举,日后落败怕也是在此处无建树。我让诺儿早早开蒙,多用功,又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