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还不等姜留开口,石老头就解释道,“姜姑娘,石常在说他是出去做生意了。小老儿如果知道他是逃犯,早就把他扭送到衙门去了。”
石常在连忙道,“回姑娘,小老儿当年被抓,怕连累家里人,所以瞒了姓和户籍。这回死里逃生回来,小老儿哪敢跟里正哥说实话,请姑娘别追究里正哥的过失。”
见姜留点头,石老头悬着的心才落回肚子里,咧开缺了牙的嘴讨好地笑着。
姜留压住内心的激动,盯着石常在的眼睛,面无表情地问,“你可知本姑娘此番为何而来?四日前你抹黑进山都做了什么,还不从实招来。”
石常在的瞳孔缩了缩,磕头求饶,“小老儿有罪,请姑娘责罚。”
咧着嘴笑的石老头又急了,“你刚还说冤枉,咋这会儿又有罪了?姑娘,石常在犯了啥罪,小老儿真一点也不知道,请姑娘饶命啊。”
姜留……
徐江瞪了石老头一眼,“这是在审案,姑娘没问你话,不准插话!”
石老头喏喏应下,不敢再动。
姜留看着跪在地上的石常在,严厉问道,“怎么?你还要本姑娘问第二遍?”
姜钦差砍左武卫大将军蒋锦宗的脑袋,连眼睛都不带眨的。自己一家子这几条贱命,姜姑娘还不是想收就收,跟碾死只蚂蚁一样?
越是经历过生死的人越怕死,石常在吓得直哆嗦,“小老儿实不忍看着一家老少饿死,才,才,才斗胆入山搬了点军粮,请姑娘饶命啊……”
听了这话,徐江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姜留握成拳头的手一松,缓缓反问,“‘搬’了一点?”
石常在磕磕巴巴道,“小老儿就,就去了两,两回,偷,偷了四,四麻袋……”
这回不只徐江,老石头的眼珠子也掉下来了。一麻袋粮重一百斤,这厮竟偷了四百斤粮,还敢说“竟”?
夭寿嗷!石头村的里正石老头腿一软,又跪下了。完了,这回真完了,这回他绝对是连带着挨罚了……
姜留心里的小人儿都开始翻跟头了,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你将粮在何处?”
石常在老老实实回道,“在地窖里。”
姜留看向徐江,徐江立刻出屋,带了石常在的儿子去地窖,将半袋沉甸甸的军粮提上来,送到姜留面前。
这细密的麻袋原色和上边的朱砂编号,的确是大周用来装运禁军军粮的袋子。欢喜从眼底流露出来,姜留继续审问,“军粮深藏,你是如何发现的?”
石常在颤巍巍回道,“回姑娘,三年前小老儿等人被派到山里开荒,做的不是平整山地捡石头,而是向下挖已经两人多深的碎石坑,小老儿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儿,后来就……偷偷去看过,发现有人往坑里搬粮食,小老儿才知道俺们当时挖的坑……是粮仓。”
审问完石常在,姜留命人把石常在和石老头带下去严加看管,然后立刻吩咐徐江和田勇,“你二人即刻回城,请我父亲立刻派兵过来,进山取粮。记住,不要走漏消息,一定要用父亲的亲卫队,人数不能少于一千。”
“是。”徐江和田勇知道其中要害,立刻回去搬兵。
半夜,姜二爷亲自带着一千五百亲卫赶了过来。
------------
第1035章 粮食危机解决
肃州的冬夜异常寒冷,身着火红官袍、披玄色斗篷的姜二爷含笑走进屋时,就如同一团火,瞬间温暖了满屋人。
带着村里人去肃州城领过粮食的里正石老头看到果然是钦差大人,眼泪又流下来了,颤巍巍地就要跪下磕头。
“老人家免礼。”姜二爷抬手免了他的礼,快步走向小闺女。
时我不待,姜留立刻道,“父亲,军粮在王岗岭群山深处,由此向西南方向南行近十五里的地方。女儿已派人清理道路、驻守,若有情况,他们会立刻放出信号弹。”
在这灾荒寒冷之际,大批粮食能让人急红了眼,这也是姜二爷急匆匆带兵过来的原因。特别是临近肃州的永昌郡内有回鹖部族,回鹖部族的统领,昌鹖王素甫在名义上归顺大周,实则雄心勃勃,这些年一直在扩张地盘,妄图割地举旗,与大周平起平坐。若被昌鹖王得知石岗岭内有大批军粮,定会纵兵抢粮。
女儿找到粮,让他喜出望外,骄傲不已,恨不得嚷得全大周都知道他闺女有多聪明,但粮食没进肃州粮仓之前,他得憋着。姜二爷低声音问,“有多少粮食?”
姜留回道,“石常在说不清楚,咱们的人还未开仓,现在数量不明。那处距离永昌郡只有三十余里,咱们须万分小心。”
姜二爷点头,“带上石常在,咱们立刻出发。”
带上石常在,姜留跟着爹爹,边走边道,“王岗岭外围都是丘陵,内部有几座高峰,道路崎岖难行,女儿派人勘查过了,若沿着已经干涸的河谷走,可容牛马车通行……”
“五十辆车马已在路上,随后便到。”姜二爷带着闺女直奔王岗岭。
此刻丑时过半,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脚下山路荦确,四周寒风呼啸,头顶寒星闪烁,但众人心中火热。一个多时辰后便走到了目的地。卯时,晨曦微露,姜二爷站在半山腰的窖口附近,举目四望,这里少雨少树木,乱石成堆,藏粮的窖口也被乱石掩盖,根本看不出一点人工开凿的痕迹,确实是个藏粮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