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平憨憨地挠了挠头,“小弟在镖局时,曾护送他们一家出过远门,那时那姑娘还没嫁人。他们一家都脾气好,不会因为高低贵贱瞧不起人。后来那姑娘嫁人后,小弟和雄子去城里办事碰到过她。当时有个小孩儿跌倒了,她去扶,还给孩子买了个炸糕,雄子说他娘如果活着,肯定也是这个样子。”
“你不嫌弃她是寡妇?”姜二爷追问。
“小弟是鳏夫,凭啥嫌弃人家。再说娶媳妇是为了过日子,小弟都奔三的忍了,娶个没过亲、比雄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姑娘回来,算怎么回事儿?再说小弟已经有儿子了,娶她回来不为传宗接代,年纪大点才好,懂事,会持家。”郭静平老老实实地说着心里话。
啪!自己也是鳏夫,还嫌弃寡妇。
啪,啪!自己比郭静平大两岁,比他更快奔三。
啪,啪,啪!自己没亲生儿子,再娶是为了传宗接代。
郭静平一段话,姜二爷觉得自己脸上挨了好几巴掌,糟心得很,直接将他赶了出去,独自坐在房内发呆。
姜松回府后,见二弟一脸委屈地坐在夕阳里,便问道,“遇着难事了?”
“没有。”姜二爷站了起来,将郭静平来的事说了一遍。
“你做得对,让那孩子跟凌儿一块,比住在书院里更合适。”姜松说完,又道,“郭静平送过来两车东西,还在前院放着,厚叔不知如何处置,他可说是什么?”
郭静平方才提都没提送了东西过来,姜二爷道,“应是他这些日子收的礼又不好带回去的,交给三弟就是。”
第二日,郭南雄就被郭静平送过来了。小家伙从头到脚的新帽、新衣、新鞋,一脸平静地跟在他爹身边,给姜老夫人行礼。
姜留看到郭南雄身上的新衣裳,便碰了碰她哥的肩膀,悄咪咪地问,“雄子哥的衣裳,是你帮着挑的?”他的衣裳,一看就是她哥的品位。
姜凌歪头,低声道,“他自己挑的。”
那就是近朱者赤,雄子哥总跟哥哥在一块,学着他的样子呢,姜留笑弯了眼睛。这会儿功夫,姜老夫人已跟郭家父子说完话,叫孙子孙女们上前跟郭南雄相互认识。
郭南雄与姜二伯家的孩子很熟悉,但跟姜大伯、三伯家的孩子还是初见。叙年轮排大小后,一帮小家伙很快便熟了,姜凌带着他去前院书房,看他要住的房间。
姜凌本想跟郭南雄住一间的,免得父亲三五不时过来打扰他睡觉,可父亲说没有让客人跟他挤在一起的,让人收拾了姜凌旁边的房间给郭南雄住,用品摆置,都跟他们几个一样。
这里只有他跟姜凌,郭南雄也不撑着了,失落地坐在凳子上不说话。姜凌知道他舍不得他爹,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日我跟你去送你爹,然后咱们一块去书院。”
正这时,一个戴着粉嫩珠花的小脑袋从门边露出来,闪着黑扑扑的眼睛往屋里瞧,郭南雄的笑直达心底,两步就到了门边,“留儿妹妹!”
姜留也笑得甜甜的,“雄子哥,我有点事儿想拜托你。”
郭南雄立刻挺起小胸脯,“你说,我办!”
姜留掏出一个小荷包递给郭南雄,“你能帮我把银子交给郭叔,劳烦他回到清溪凤山时,帮我去东岳寺添香火钱么?”
姜留本想亲自交给郭叔的,可郭叔一直在跟长辈们说话,姜留摸不到机会讲,便跑来找郭南雄了。
“你的银子留着买糖,我让我爹给给你添。”郭南雄爽快应了。
“这是我赚的银子,用这个更显诚心。”至于怎么赚的,姜留便不明说了。
郭南雄刚要伸手接银子,姜凌却把荷包接了过去。他将银子倒出来递给郭南雄,“拿着吧。”
待郭南雄走了后,姜凌才把荷包交给妹妹,叮嘱道,“以后不许把荷包、帕子、你写的字等给别人。”
闺阁女子用的东西流到外边,会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当定情物败坏名声。姜留解释道,“哥,这个荷包是府里的绣娘绣的。”
“不管是谁绣的,现在都是你的荷包。”姜凌坚持。
“……嗯。”
------------
第243章 出发
家里多了郭南雄,姜留觉得多了很多乐趣,因为比起自己的哥哥来,郭南雄更好说话,她想干什么都可以。
“雄子哥,等过几天我爹给我找的武婢到了,咱们可以去田庄抓鱼么?”姜留想去抓住很久了,哥哥姐姐说不安全,不准她去。
这有点难办,因为姜凌说不准他带留儿妹妹出府,可留儿妹妹这么看着他,郭南雄觉得自己不能叫她失望。于是第二天,他扛回来一筐半尺多长的鲫鱼,放进了姜家花园的水塘里,然后拿着鱼叉,带着姜留去抓鱼,然后郭南雄拎去厨房,用他带来的调料给姜留做鱼吃。
大热天最适合玩水了,姜留玩得很开心,晚膳的鱼也吃得很开心。虽然隔了前年时空,但郭南雄跟她来自同一个地方,所以郭南雄做的菜能让她吃出家乡的味道,这味道分外珍贵。
花园角落里的一株大桑树上长了好些桑葚,姜留不喜欢吃,但她喜欢爬到树上去摘。哥哥和姐姐觉得这很危险,拦着她不让她去。姜留便拉着郭南雄去,俩人挎着小篓子爬到树上,比谁摘的桑葚个大。
俩人养了几只蚕,每天挑最好的桑叶,洗干净给它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