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众人响亮应了后,心里开始犯嘀咕:事儿当让别人做了,大人您干啥呢?
姜二爷自信无比地道,“本使的差事,就是你们哪个的差事办不了办不成,便报到爷这里来,爷去办。不过你们也别什么事儿多推到爷面前,好好办差的,年底腊赐就足;不好好办差的,年底就拎根棒槌回去!爷不管你们是怎么进的衙门背后有谁,在爷这儿,都一样。”
若是旁人,哪怕是京兆尹大人说这话,他们都不信,但姜二爷说这话,他们信。他一介布衣时就能在西市混得风生水起,如今成了西市的老大,摆平西市更是不在话下。
与姜二爷混得很熟的捕快范铁生见姜二爷说腊赐时手划拉了一大圈,便试探着问道,“大人,小人们也有腊赐?”
腊赐,乃是腊月时赏赐官员的钱财、布匹、牲畜等。兵马司衙门内,有资格拿腊赐的只有正副指挥使和巡街副使,剩下的胥吏不只俸禄微薄,腊奉等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有。年底时本使会将自己的腊奉拿出一半来,奖励你们。谁能拿多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还有,京兆府发下来的各种款项和奖赏,本使绝不揣到自己的钱袋里,余下的钱财咱们也是这个分法。”姜二爷见众人眼中放光,便翘起嘴角问范铁生,“范捕头,你儿子要娶媳妇,房屋彩礼置办好了没?”
众人哄笑,范铁生挠了挠日渐稀少快戴撑不起捕快帽的头发,“没。大人放心,小人一定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头做事,小人不求别的,就求年底时大人赐下的腊奉,够小人给我家傻小子赁间像样的屋子生娃就成。”
众人听了这话,想起各自家里的难处,心酸中又升起了期待,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的指挥使大人。
做衙差、捕快、文书等差事的胥吏,家中大多贫困,微薄的俸禄或补贴不足以让他们养家糊口。眼看着有品阶的官员们拿着丰厚的俸禄,做着体面清闲的差事,胥吏们心中自然不平,便托公询私,从告状之人、牢中犯人或街市商人身上搜刮钱财。虽然官员们也知情,但他们也知胥吏俸禄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考入衙门做事的胥吏,初时也大都是有些抱负的,若能正经体面地养家糊口,哪个愿意走歪门邪道。
姜二爷收了笑,认真点头,“若你认真办差,够。”
众人闻言,精神气都不一样了。姜二爷很是满意地点头,“日头毒着,大伙把瓜果分分,吃完了好生办差。诸位副使、典史留下,爷有话说。”
冯子瑞笑嘻嘻地问,“大人这瓜果是从哪个摊子上拿的,品相真好。”
姜二爷一本正经道,“如今爷已走马上任,不会再拿摊贩商家一个杏子一块糖,你们的手脚也给爷洗干净了,洗不干净的,爷亲自拿刀给你们剁了!”
“是!”
------------
第254章 谁才是君子
姜二爷上任一个多月后,姜家小姐妹们陪着大姐姐去西市首饰楼,相看最新的首饰式样。出门走了没多久,她们就发现了不同。
姜慕锦指着马车外的露面,“你们觉不觉得这路变平整了?”
姜留点头,“嗯。”以前这棵树下缺两块砖,走到这儿马车都得咯噔几下,现在砖被补齐了。
又走了一段,姜留发现盘踞在大槐树上多年的几个喜鹊窝没了。少了往树下拉屎的大喜鹊,这里变成了乘凉的好去处。五个老妇聚集在树下,一边做鞋一边唠嗑。
待到了西市,虽然具体说不出哪不一样,但姜留就是觉得处处不一样了。这都是爹爹的功劳,爹爹这些日子早出晚归办差,成效很是明显嘛。等爹爹回去了,她一定好狠狠表扬爹爹一顿,再替他捶捶肩捏捏腿。她没想到爹爹当了官后,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姜留心里美滋滋脸上笑嘻嘻,谁知在首饰楼前跟着姐妹们下了车,姜留便听到了爹爹的声音,“留儿。”
她一转头,竟见爹爹就在边上。穿着一身熟悉的月牙白衫,摇着姐姐新给他画的扇子,跟以前一模一样。姜留跟着姐妹们给爹爹行礼后,问道,“爹爹怎没穿官服?”
“热。”姜二爷几天就过了穿官服的瘾,换回了舒适透气的直缀。
……好吧。
姜慕锦问道,“二伯是要去衙门么?”
“旁边茶楼里新来了位说书先生,二伯去听听看他说得怎么样。”姜二爷让递给大侄女一个钱袋,“这里边是三十两银子,五两银子以下的首饰,你们可以一人挑一件,荣丫头可以挑一双。”
小丫头们立刻两眼闪亮亮,“多谢二叔/父亲/二伯!”
姜二爷颔首,又道,“去玩吧,乐天食府边上新开了卖凉粉的小肆,东西干净味道也好,你们可以去尝尝,彩衣巷不要去了,那边人太多。”
“二叔不愧是西城指挥使,对西市的情况了若指掌,太厉害了。”进了首饰楼,姜慕容忍不住感叹着,心里又升起浓浓的不舍。再过三个月,她就要离开康安了,“咱们进去吧,挑好东西就去吃凉粉。”
指挥使大人家的姑娘们到了,首饰楼的掌柜亲自迎出来将她们请入楼中最好的雅间,亲自在旁边伺候着。
小姐们叽叽喳喳挑了好一会儿,每人都挑了合心意的首饰,心满意足地去吃姜二爷说的那家凉粉。刚进了食肆坐下,书秋就跑了过来,在姜留耳边低声道,“孟家大姑娘和大少爷进了乐天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