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歙县这几年亏空,账上没有银子,即便有心也办不成事儿。
祝苡苡愿意出这个钱与精力,买一批桑树种子,让那几个村落的村民有一份生计。
这里的土壤虽然不适合种棉花,但种桑树却不是问题。桑树今年栽下,小心照顾着,明年定能长出不少桑叶果子。这样一来,养蚕,便没有什么顾忌忧虑了。有了蚕,就有了蚕丝,生计便不愁问题。
她这趟去江宁,还想去看看那边的缂丝术法。
这事儿于祝苡苡而言,是一举二得的事情。
一来,她能帮到那些穷苦的百姓让他们生有所依二来,她能借此结交那位陈大人。
陈大人出生江南书香世家,与他互有往来,对祝苡苡而言,对祝家而言,百益而无一害。
她还能借着这位陈大人,认识更多的人。
即便折损些生意上的利益,那又如何?祝家失去的那些,比得到的,少的多。
既然已经知晓了那位陈大人的为人,在这趟去江宁之前,她就要与这位陈大人好好见上一面,说清楚她心中所想。
祝苡苡相信,很快她便不用再顾忌孟循了,她可以堂而皇之的和所有人说明他们已经和离。
将看完的信收好,祝苡苡转身要回屋内。
但还未等她走到门前,忍冬就自外头领着一位女子进来。
这女子年纪不大,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一双怯生生的眼小心的四处看着,穿着虽然朴素,但却相貌清秀。
忍冬走上前来,“小姐,林姑娘来了。”
祝苡苡抬眸,折步朝林莺儿的方向走去。
忍冬朝她开口:“这就是我家小姐了。”
林莺儿哦了声,后知后觉的行了一礼,“祝小姐好。”
祝苡苡勾着唇笑了笑,迎着人坐到了一边的石桌旁。
“林姑娘我这趟叫你来,也是有些事情想要问你。”
林莺儿恩了声,早在过来祝家之前,她就知道了祝苡苡的打算。
她们家是全村唯一一户种活了桑树的人家,这位祝小姐想要帮他们全村种桑树,所以才找到她面前来。
原本他种桑树养蚕,也就是弄着玩玩,若是碰上城里的药材铺收蚕蛹,她便卖了过去,也能换一些钱。
他门前才种着两棵树,养不了几个蚕。
只有树种的多,蚕养的多,才能缫丝纺织。
她晓得这个道理。
但她没有那样多的钱,做不了这事。
祝苡苡也没有说那样多旁的话,与那林莺儿稍谈了几句林家村的情况之后,便开门见山说了目的。
“我想请林姑娘帮忙种树,我自然会给工钱,之后种树养蚕的钱,我也会出,我只需要林家村的人,帮我养蚕缫丝,你觉得如何?”
他们祝家既然做着丝绸生意,就不缺会缫丝织绸的工人。
她愿意投入这些,当然也不想做折本的买卖。
见林莺儿有些恍惚的模样,祝苡苡又放柔了语气,“你放心,如今祝家当家作主的人是我,我虽不是什么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但说出来的话,也是做得数的,我想帮你,想帮你们,但你总要给我这个机会才行,恩?”
林莺儿看着面前清丽绝伦,又笑意盈盈的女子,心中感动,却又生出几分自惭形秽。
她分明是个商户女,可行事作风,就果敢爽利,一点也不比那些所谓的士大夫差。
林莺儿只犹豫了一小会儿,便答应了祝苡苡。
她也是林家村的人,她的根就在那里,别说是有工钱,就算是没有工钱,能靠养蚕带起全村人,她也是愿意的。
与祝苡苡说完,林莺儿心里百感交集。
她有许多许多的话,要回去同自己哥哥说,只是没想到,在离去之前,她竟碰上了一个熟人。
“穆大哥?”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章,应该前夫快出现了
第35章
听见熟悉的声音, 穆延脚步稍顿,他侧目过去,就看见面含笑意的林莺儿。
她脸上的笑,有几分羞怯, 也有几分意外, 像是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看见穆延。
林莺儿知道, 穆延半月前就来了祝家,做了祝家的护院, 但按理来说,护院应该待在外院的, 而不是现在的内院。
且看他这熟悉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是只来过一次两次。
迎着林莺儿的目光,穆延笑了笑,也并未开口再说些什么。
林莺儿心中不由得生出些失落来。但细想想,穆大哥的行事向来如此, 便也很快就宽慰了。
她这趟来祝家, 可是要带着不少好消息回去的。
想到这里, 林莺儿笑从心来,跟着祝家伺候的丫鬟缓步离去。
穆延过去的时候, 祝苡苡正坐在自己的雕花美人榻上绣着东西。
许是这么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 在无聊的时候, 她总爱倒腾下自己的女工,练着练着, 便技艺越发娴熟起来。
就譬如这幅喜鹊登枝的绣图,若是几年前, 他要秀好这样一副完整的, 少说也要十天半月, 但现在,她只是抽些空闲时间折腾,也就是两三日的功夫,这图已经完成了大半。
她要登门拜访知县陈大人,总不能空着手去。
这样一副有些寓意的绣图,既不至于失了礼数,也不至于平白的,让人背上官商勾结的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