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早点味道是一绝,这么多年虽然也有人模仿着他们卖的早点做了去卖,但味道跟他们相比却差远了。
所以周记早点一直都是县上最受欢迎的早点铺子,能去周记买早点吃大家肯定不会去其他早点铺子买。
市场就像一块大饼,周大嫂这么做,奉元县早点行业这块大饼她就都占住了,钱是肯定能赚到的。
听周娇娇这么说周大嫂很高兴,三两下摘完菜,拍了拍手上的泥。
抬头说:“我这个人也是爱折腾,虽然现在的早点铺子一年不少赚,但我心里还是不知足,总想着再做点什么多攒点钱。虽然说这消息还没个准,但是我现在买地也不亏啊。能通商最好,通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周大嫂看得开,就算最后没有通商这事,她也不后悔用积蓄买了这块地。
其实她心里很早之前就有再开一家早点铺子的想法,只不过因为这样要花太多的钱而一直犹豫。这次借着通商把这件事做了,她心里也舒服了。
“小妹既然也觉得可行,那我回去就着手忙活这事了。等着新开的店得利了,我再把属于小妹的那份红利和以前的一起送过来。”
“大嫂既然决定开分店,那买地建铺子的钱我也理应掏一半。一共用了多少银两?大嫂告诉我个数,回头我叫元喜给你送去。”
周大嫂眼睛睁的老大,赶忙摆手,着急地说道:“别别别!我来可不是要小妹你出钱来的,小妹可千万别这么说!”
周大嫂感觉脸臊的通红,跟她说:“灌汤包、胡辣汤、煎饼果子…这些手艺都是小妹你的,你要不把手艺给了我,我还开什么早点铺子?我再开一家店,用的也是小妹的手艺,我分利给你是应该的,小妹快别说给钱的话磕碜我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一个店开起来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怎么能光拿钱,一分钱也不出呢?”
“小妹不是出手艺了嘛!这些手艺可比什么都值钱!而且大嫂说句直白的话,买土地、建铺子,新店用我和你大哥的钱办起来,那这个铺子才好说是我们的。小妹要是出了钱,那这铺子算谁的?总不能一人一半吧?”
周娇娇沉默了,周大嫂说的也在理,她要出了钱,这铺子归属还真不好分。
“就这么定了!小妹就别多说了。店里赚的钱我占大头,每个月拿的钱都比你多两成,现在这事又是我张罗起来的,没有让你拿钱的道理。我今个来就是跟你说说这回事,早点铺子有你的手艺,这事你有权知道。”
周娇娇想了半天,最后回周大嫂说:“好吧,那我也不和大嫂多说这事了。”
周大嫂爽快地笑道:“这才对嘛!”
周娇娇笑笑,问她:“新店开起来不费什么劲,麻烦的是后面的管理。家里原来的店就够忙了,大嫂和大哥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经营两处。这新店大嫂打算怎么办?”
周大嫂做事周全,她既然有再开店的心思,这一点肯定也会想到。
果然,周大嫂面上表情没变,笑着和她说了自己的打算,“我打算雇个管事,让他打理店铺。”
周娇娇微皱眉头,觉得这样风险比较大,斟酌了一下,说:“如果能确定对方是个老实、实在的,让他打理店铺没有问题,但万一他不是的话,弊处就大了。”
这些周大嫂都考虑了,告诉周娇娇她打算雇的管事就是自己娘家弟弟。
“三娃打小和我就亲近,他人虽然活泼跳脱了一点,但做起事来还是很靠得住的。他今年刚娶妻,妻子田氏也是个老实人,让别人替我打理店铺我不放心,但要是他俩,我信得过!”
周大嫂还在娘家时,爹娘忙着种田养家,王三娃从小都是被她带大的,姐弟俩感情好,性格也一模一样。
周娇娇想起大嫂乔迁宴那天王三娃“大义灭亲”的举动,对周大嫂点了点头。
确实很靠谱。
“我娘家田地少,之前为了给三娃娶媳妇,家里现在也没什么积蓄了。我爹娘岁数又大,重活也做不了什么,三娃身上负担重,我也想帮他一把。”
作者有话说:
第111章
周娇娇能够理解, 点了点头。
“不过我心里也有数,我跟三娃虽然是亲手足,但该注意的事我还是会注意。我靠着早点养家糊口,肯定不会让它的方子泄露了出去。到时候我会让三娃签保密文书, 给自己留一手。”
听到此, 周娇娇心里就没什么忧虑了。
想到王三娃和大嫂感情好,周大嫂又有心拉拔娘家兄弟, 周娇娇跟她说:“大嫂既然雇弟弟为管事, 想必一个月给他的工钱也不会少。大嫂回去估算一下, 如果他每月的工钱跟一成红利也差不多的话, 不如就直接把分店的一成红利给他做工钱。这样一来,店里赚的越多他得的越多,他就能更加用心的经营店铺了。”
周大嫂是打算给王三娃不低的工钱,不过这一成红利还是比她打算给王三娃的工钱多出去不少。
但周娇娇说的话确实不错,给王三娃一成红利,把他的利益跟铺子捆绑在一起, 他日后肯定会更加积极、努力的经营好铺子。
这么做的缺点就是多掏点钱,周大嫂虽然想帮扶弟弟, 但一时间心里还有点舍不得, 对她的话没回应。
周娇娇瞧她面上带着犹豫,笑着说道:“这也不过就是我的一个建议,铺子是大嫂的, 大嫂掌握全局想得肯定比我全面。大嫂要是觉得这么做不妥, 完全可以忽略了我刚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