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娇娇揉了揉酸痛的不得了的腰背,发誓再也不嘴贱了。
距离何氏和周二婶办酒席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两家也没消停,还是有人会时不时的上门拜访。
周小虎和狗蛋小小年纪就有了秀才的功名,未来的成就可想而知。
这半月里上门的人多是抱着想与周家结亲的心思来的,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跟他们聊着聊着就会提到自家有一个女儿或者侄女与周小虎和狗蛋年龄正相仿。
他们的意思周老爹和周二叔自然都明白,每当对方把话题引向这事,他们就呵呵笑着说孩子还太小,不打算结亲,娃娃亲也不考虑。
两个人面上虽然笑呵呵的看着很好说话,但对于结亲的事情态度非常坚决,他们现在不打算给俩孩子定亲。
周小虎和狗蛋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以后还要读许久的书,现在定了娃娃亲,万一影响到他们读书、让他们分心怎么办?
而且他们现在只是秀才,以后要是考中了举人,岂不是能说合到更好的姑娘?
他们现在还小,连什么是情爱都不知道,等着以后他们开了窍,再让他们和喜欢的姑娘结亲不是更好?
这事不急,以后再说。
周老爹和周二叔两家人统一口径,任谁来结亲他们也不松口。
他们这么做着,久而久之,上门的人也就少了。
因为家里出了个秀才,周家人在县里的地位和知名度一下子就上升了。
不止是周大哥和周大嫂,就连周娇娇和周二哥他们兄弟三个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知道他们是周秀才的亲戚,县里的百姓对他们都更尊重了,平常跟他们说话客客气气的,周娇娇和周二哥他们再也没听见过不顺耳的话。
感受到这些变化,周二嫂开始督促起周冬冬读书。
周冬冬听她的话努力读书,每天拿着书在家里左摇右晃的朗读,然后还是什么都没记住。
对此周二嫂是又生气又无奈,只能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帮周冬冬背书。
周娇娇抱着团子来溜达了两次,每次都看见她被周冬冬气的抓狂。
日子就这么过去,十月里,周小虎和狗蛋启程去了府学读书。
他们如今已经获得了生员的称号,取得了进入府学学习的资格。
府学中学子云集,里面的夫子也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大儒,两人在那里能学到更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随着周小虎和狗蛋逐渐长大,他们离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多。
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他们和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周大哥和周大嫂即使非常不舍,也只能放手让周小虎离去。
今年这个年周小虎注定不能在家里过了,周大嫂待在屋里给他缝衣裳,一边缝一边坐在床上抹眼泪。
周大哥安慰她说:“府学每年都会放假,那时候小虎就能回家了,你现在掉眼泪,小虎看见了心里也难受。”
周大嫂心里明白,擦干眼泪深吸口气,继续缝着手里的衣裳。
天马上就要冷了,周小虎走的那天周娇娇过来送他,给他和狗蛋一人做了一件冬天穿的棉衣。
周小虎已经跟周大嫂和何氏她们说了许久的话,看见她跟她说:“生意上的事虽然忙,但小姑和姑父也要注意身体。秀才名下能免五十亩地的田税,我和爹娘已经商量过了,小姑可以把二十亩田地记在我的名下,这样一年就能少交不少赋税了。”
听见周小虎这么说,周娇娇心里一阵暖流划过。
小虎如此记挂着她,她真的很感动。
抿嘴笑了一下,周娇娇点头应了周小虎说的话。
终于能让家人沾上光,周小虎心里很是高兴。
手里抱着周娇娇给他做的酱菜和糖饼,周小虎跟家人说了句他走了,转身坐进了马车缓缓离去。
他的离去让周大嫂难过了一阵子,后来分店建成有一堆的事要忙,她的难过就被冲淡了一些。
分店开张后生意不出意外的非常好,有何氏看管着主店,周大嫂就去分店坐镇了一阵子。
王三娃和田氏学了这么久也会做了不少早点,虽然最开始几天看起来有点手忙脚乱的,但是后来活做的多了也就熟悉了起来,不用周大嫂两人也能做的很好。
周大嫂回了主店,但每天还是会去分店看看。瞧着王三娃和田氏忙不过来,她就让家里的小翠每天过来帮忙。
就这样,两家早点铺子一起赚着钱。一个月下来,周大嫂就还清了欠周娇娇的银子,另外还给她送来了十五两银子的分红。
无债一身轻,周大嫂最不喜欢欠别人的钱,现在还了周娇娇的银子,她的心里总算踏实了。
生意做得好,儿子还考中了秀才。
周大嫂觉得自己的日子从来就没有这么舒坦过,心里敞亮,她也开始打扮起了自己。
她给自己做了几身新衣裳,还学着别人挽了几个新发髻。胭脂水粉也买了不少,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麻利又漂亮。
周大哥把她这几天的行为看在眼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总算知道春苗这么爱美是随了谁了!
找了个空闲,周娇娇还和周大嫂一起去逛了一次脂粉铺子。
两个人选了半天的口脂,最后分别买了两个深浅不一的色号,心满意足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