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她再问,也怕她不要牛乳糖,顾云不等她的回答就站起来告别走了。
步子迈的老大,几步就走出去好远。
周娇娇瞧他飞一般的背影觉得有些好笑,心里也平静了下来。
……
周二妮带来的难过很快就被治愈了。
在周二妮三天回门的时候,她还特地过来看了周娇娇。瞧她梳着妇人发髻,人笑的粉面含春并无一点不好的样子,周娇娇心里最后一点担心也没有了。
周家的新房在众人一点点的努力下终于建成了。
放眼望去,五间砖瓦房整齐干净、宽敞明亮,看起来就气派非常。在绿树掩映之中,崭新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在村子里十分亮眼。
新房上梁那一天,何氏在自家院子里摆了一场酒席。家中亲戚和左邻右舍都过来庆贺,村里的小娃子们抢糖抢的不亦乐乎,连带着有不少大人都跟着疯闹,院子里头人气十足。
一家人正式入住了家里的新房,就如何氏和周老爹计划的那样,两个人给周娇娇打了一张宽敞的大床,还托着何家舅舅给她做了一个小小的梳妆台,上头给她添置了些女儿家用的胭脂和头饰,看着终于是有了几分女儿家闺房的样子。
看到周娇娇喜欢,何氏两个人心里也就满足了。
这段日子家里一笔一笔的花了不少钱,等着新房一建好,周家早点铺在第二天就开张了。
这回周娇娇没去店里帮忙,而是留在家里开始开发新的吃食领域——糕点。
之前她就发现这里的糕点种类实在是太少,像她在现代吃的一些有名的糕点在这里连听都没听过。
去年一年家里的早点铺子刚开张实在太忙,即使她有这个想法也没能实行。现在早点铺子也稳定了,这一门糕点生意就被她提了出来。
第38章
周娇娇把要用的材料搜罗来, 在家里灶房一待就是一整天。
一家人知道她在研究新的赚钱的吃食,谁也不敢去打扰她半分,在院子里拿个小板凳一坐,等着她叫人进去帮个忙啥的。
灶房里没飘出来啥太大的香味, 一家人仍然心怀期待。晚上周娇娇端着一盘子东西出来, 一家人都凑过去好奇地看。
“这上面是一层豆面?瞅着金黄金黄的呢!”
“里头塞的是豆沙嘛?”
周娇娇让家人尝尝,一家人过来人手拿了一个, 一口咬下去, 立马瞪大眼睛连连称好。
“这个香啊!一点都不硬, 吃起来糯糯的。”
“还有股子豆香, 里头的馅也甜,我喜欢这个。”
“小妹这个叫啥名?”
“这个叫驴打滚,主要是用黄米面和黄豆面做的,里头的馅是甜豆沙。”
周娇娇自己也拿起一个吃,做的驴打滚软糯香甜不粘牙,豆馅入口即化, 特别好吃。
这是她以前最喜欢吃的糕点之一,为了它还曾经特地去学过, 尝起来味道跟卖的也没差。
周二哥嘴上还沾着一圈豆面, 听见这名呵呵笑了:“咋叫这么个名字?”
周三哥回他:“肯定是好吃的驴都打滚了呗!"
一家子哈哈大笑,周娇娇跟着笑没解释,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这个驴打滚又是县里独一份的!我看肯定有赚头!”周大嫂尝了说。
何氏点头说是, 周娇娇开口说:“这回这个糕点咱家肯定不能再便宜卖了, 要提高价格,把目标放在那些富贵人家身上。”
周娇娇想过了, 普通人家一年也舍不得买几次糕点, 大部分买糕点的人还是县里的富庶人家。而且他们一天能做的糕点有限, 不能还像卖早点那样靠着薄利多销赚辛苦钱。
一家人让她做主都听她的,何氏问闺女打算咋卖。
“驴打滚按斤卖,一斤驴打滚三十文。”
“三十文?!”
饶是一家人再有心理准备也惊到了,这一斤驴打滚也就四五个的样子,成本就在十文左右,定价这么高,会有人买吗?
一帮人担心太贵没人买,周娇娇笑了一下,给他们解释。
“咱们的糕点本来就是要卖给那些富贵人家,自然不用担心人家买不起的问题。而且咱们家还有早点铺子要照应,一天能做的并不多,东西稀奇供应的又少,不会出现没人买的情况的。”
周三哥也说:“这确实是,县上的有钱人太多了,每天来咱家买早点的人有很多都是几笼几笼的买回去,根本不差钱。”
众人放下担心,何氏心里算了一下,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这可真是有的赚了!”
周大嫂也笑“这三十文卖出去一份就净赚二十文,一天少说卖个十份,这一天的纯利润就有两百文了啊!”
有了具体的数字,一家人感觉白花花的银子扑面而来,瞬间就激动了,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卖。
“那到时候就放在咱家店里买?用再挂个小招牌不?”周二嫂问。
“再挂一个也不费什么事,到时候让你爹找个木板刻上两个字涂黑就行了。”说着,何氏又看向周娇娇:“娇娇,这叫个啥名字呢?”
“就叫周记吧,也不用挂两个牌子,以后就挂一个。只要是咱家卖出去的,无论是早点还是糕点,都是咱们周记的。”
“这个主意好啊!好听又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