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这两位贵客到底是何方神圣啊,这一出手就是快二十两银子!
杨大娘瞬间就落下泪来了,“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不过就是五个野菜饼子罢了,哪里值这么多!
“奶,我能吃这个糖糕了吗?”小孙子天真地问她。
“你吃,你吃!”杨大娘捻了一块喂到他嘴里,“甜不甜?”
小孙子连忙点头,“甜!特别甜!比孙二丫家过年时从县上待会来的糖糕还要甜!”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糖糕!
杨大娘哭笑不得,对大树媳妇道:“你去找根红绳子来,把这平安锁穿了,给狗娃戴上。”
大叔媳妇大惊,“娘,狗娃还小呢,哪能戴这么贵重的东西?”
杨大娘不容她质疑,“人家特地送这锁,就是为了保狗娃平安的!戴着贵人送的锁,咱们狗娃以后说不定也能中秀才呢!”
中秀才啊,没有母亲不望子成龙的,大叔媳妇一听,也不反驳了,立刻就进屋找红绳。
杨大娘将那几个碎银好好收了起来,浊泪直流,有了这些银子,老二老三都能娶着媳妇了!
回了池定县的第二天,郑立晏开始露面了。
与衙门众人一见面,二话没说,先撸了仇县尉的官,并说了一大串人名,全是靠着仇县尉混进衙门或者守卫队的,平日里没少欺凌老弱,顶着仇县尉恐惧愤恨的眼神,郑立晏将这些人一股脑的抓进了牢里,表示先关上十天半个月再说。
这一通操作下来,县丞主簿等人顿时没了声。
郑立晏也不管他们,他先是派了鹦鹉,让他去一趟桂州,塞给他一张图纸,让他去桂州找这种名为“占城稻”⑤的稻种。
又让人去找到了杨大娘家的二儿子,在跟着木工学技术的那个,给了他几句提示,让他想办法把直辕犁的直辕改成短曲辕,等他好不容易改好了,再继续挑毛病,又要求把犁架改短,再加犁评、犁壁等物。
做这些的同时,派人在池定县范围内收集有机肥(人畜尿肥、沤肥等)、豆物,并且大量收购秸秆,成吨的秸秆堆满了县衙的仓库。
再下了指令,征用小河村的土地为试验田,雇佣小河村村民为试验田农工,工钱诱人。
在全县百姓被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的动作搞得不明所以的时候,郑立晏的奏折也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御前。
半个月后,郑立晏收到了回信。
上面只有四个大字,金口玉言:
“卿为良臣!”
作者有话说:
①白萝卜为本土植物。胡萝卜在13世纪宋元时期传入中国
②菠菜在唐朝时传入中国
③莴苣在5世纪时传入中国
④原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张养浩《山波羊·潼关怀古》。
⑤占城稻,源于越南,宋朝时引进中国。
本文架空,朝代类于唐宋时期,所以这些东西已经普及或者有了但还没被发现。另曲辕犁唐代就有了,本文这里推后了一点。
第一百一十章
昭武六年, 早秋八月,云州城的百姓们都兴致冲冲地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不少人拖家带口, 手里还攥着一张印刷写满的纸。
走着走着就有遇到熟人的。于是都热情地打招呼。
“这么巧,你们也是去那儿的?”
“可不是嘛,我家小子非要去,也跟着热闹热闹!”
“去玩玩也挺好的, 就是人太多了, 今儿还有好些外地来的!”
“如今咱们云州城, 是彻底闻名了!”
他们看向那些行驶在最前面的马车。
那些不是本地大族富户, 就是从外地专门来的。
和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去一个地方——
沉月湖山!
一个月前, 封闭了三年的沉月湖山地区终于开放,这一开放,就成了云州城的游玩盛地,精美绝伦闻所未闻的建筑群体、来源于四海八方的地道小吃、美若仙境的山景湖景……收获了各个年龄段各类群体的人们喜爱。
名声之盛,甚至传到了其他州。
而早在半个月前, 沉月湖山景区就放出了风声, 今年的中秋佳节, 沉月湖山所有游玩吃住的项目费用减半!更有“万千灯火”、“嫦娥奔月”、“璀璨烟火”等众多节目首次表演, 让云州城百姓期待不已。
令人没想到的是,随着消息越传越广, 有人打听到,连定亲王也要前来观赏!
定亲王是谁?当今皇上的胞兄!
这下子, 各方来客都奔向了云州城沉月湖山。
而今日, 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在沉月湖山景区的外围, 竖着一座高墙, 墙外的游客密密麻麻,他们都有序地排着队伍,等着大门开启。
队伍分了几道,其中一道的围栏上系着绿色的彩绸。
本地的百姓一看便知,那条道上的都是外地来的游客,不少人等的无聊,就打量着这支队伍。
这队伍的前面,站着一个包着绿色头巾,身如干柴的男人,他身上斜跨着一个布包,手里举着一只绿色的写着“沉月湖山·壹”字样的旗帜,大声地说着话。
“各位老爷、夫人、公子、姑娘们!我就是你们今日的导游!大家叫我朱赖就行,这沉月湖山啊那是我朱赖看着建的,里头的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我朱赖都清清楚楚!哪儿最好看,哪家店的东西最好吃,没人比我朱赖更清楚了!诸位只管放心,今日有我朱赖带着,一定让诸位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