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老子要是让他解释其中的意思,对不起,他年纪小,不理解。
秋荷进来,见魏琛躺下了,又见旁边是皇上让读的书,劝魏琛起来看两眼,明日就要去上书房了,夫子会不会让背呢。
魏琛摆摆手:“第一日上学,背什么背,你去太医院,将我需要的医书都拿回来。”
康明帝交代不能借给他,没说不能借给其他人,就让秋荷去试试,万一成了呢。
秋荷一阵无语,殿下还没忘记呢。
她不死心又劝了魏琛几句。
魏琛轻飘飘看过来,让秋立刻闭嘴了,她一个奴婢,只能听从主子的命令。
一个时辰后,秋荷回来了,怀里拿着一本书,魏琛眼睛一亮,立刻坐了起来,他们竟然把书借给秋荷了。
秋荷摇头:“这不是太医院借给的,是奴婢捡的一本书。不知是何书,奴婢在原地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人要找,索性把书带回来了。”说着将书册递给魏琛。
她去太医院了,太医院的人知她是九皇子的人,岂敢借书,几句话将秋荷打发了。
魏琛接过书一瞧,竟是一本《伤寒杂病论》,不由得咧嘴笑了。
这书怕是故意让秋荷捡到,送到他手上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看他不学无术的样子。
也好,正中他下怀。
秋荷见魏琛高兴,就问是什么书。看九皇子的样子,不会是医书吧。
要是这样,她罪过就大了。看向魏琛欲言又止。
魏琛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摆手让她出去。
翔坤宫,皇后看向一旁的嬷嬷,淡然问:“东西送出去了?”
一旁的嬷嬷小心翼翼点头:“回娘娘的话,送出去了。奴婢亲眼看着那小宫女带走了。”
皇后满意点头,想起皇上对九皇子的态度,心中就不大喜欢,不能直接对魏琛出手,她就温水煮青蛙。
只要那小崽子高兴,就算皇上发现,她还能解释一番,说为了让九皇子高兴,小孩子要慢慢教。
“行了,许久没见太后了,咱们该给太后请安了。”皇后起身,伸出手,示意身旁的嬷嬷扶着。
虽说太后和皇上的关系不睦,但到底是亲母子,皇后会经常去康宁宫,给太后问安。
皇上对此,毫无意见。
嬷嬷上前一步,扶住皇后,答应一声:“娘娘孝顺,太后定然会喜欢。”
康宁宫内一片安静,太后也不在正殿,而是在小佛堂中。
自从放下权势后,太后终日礼佛,很少踏出康宁宫。
皇后来至康宁宫时,太后还在捡佛豆,脸上一片祥和,不为俗事所干扰。
一炷香后,太后才缓缓起身。
皇后见状,忙上前搀扶,一面扶着太后,一面道:“母后日日礼佛,神态安详,儿媳还以为您是菩萨呢。”
太后瞥她一眼:“你少恭维哀家。你打什么主意,别以为哀家不知。你讨厌那小崽子,哀家也不喜,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那崽子留不得,若他长大,知道了不该不知道,会是件麻烦事。既然不能直接杀了,就把人养成废物。
与皇家而言,无权无势便是毫无用处。
今日之事,也是太后指点皇后做的,不然,皇后也不知用捧杀的办法对付魏琛。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冲突
皇后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正欲离开,那边听闻康明帝来了。
太后与皇后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深意。
皇上此刻前来,到底是为何事,难道知道了什么,不可能。
两人收敛好表情,那边康明帝就进来了,他进来后先给太后问安。
皇后立在一旁,向康明帝行了礼。
康明帝摆摆手,让皇后起来,笑着看向太后:“母后近日身子可好,国事繁忙,儿子有一段时日不见了,还请母后见谅。”
他与太后母后,面子上得过得去。太后毕竟是他生母,该有的体面,康明帝一定给。
太后满脸堆笑:“你是一国之君,忙是应该的,可再忙也要注意身子。”又嘱咐八宝,多多照顾康明帝,不可偷懒。
八宝一一应了。
康明帝见太后不提魏琛,清了清嗓子道:“母后,琛儿年幼,不明是非,不知生在皇家的意义,还望母后严加管教,不可纵容。”
他是皇帝,后宫的眼线不少,那医书的事,康明帝早知道了,他也不想和太后多费口舌,尤其是在魏琛的事情上。
当年,若不是太后等人,惜儿早已成了他的皇后。
这件事儿,成了康明帝心中的一根刺,想起来就隐隐作疼。
太后和皇后听了这话,便知康明帝已经知道了医书的事。
太后捻着佛,瞥眼看向康明帝道:“孩子喜欢,你何必阻止,越是阻止,怕是会适得其反。你别忘了,琛儿到底是个孩子,能有多少耐心,没准只是一时兴起,过几日便没了兴致,随他去吧。”
她说得情真意切,让人看不出别有用心。
可康明帝很了解太后,太后越是这样,越不可信。既然太后都如此说了,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盯魏琛紧一些,别让魏琛走错了里。
康明帝一言不发。
八宝觉察出他的不耐,忙搭话:“太后娘娘说得极是,咱们皇上也是爱子心切,让太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