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次的交锋,她深刻体会到,只要徐氏不理亏,不管什么情况,顾老爷子都会败退,而只有在徐氏不占理的情况下,顾老爷子才能发威一次。
那么,倘若顾明益与顾明鑫不同,他认字了,懂一些学问了,那徐氏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让他去私塾?
他们家,有顾明瑞,有她做包子已经足够,顾明益应该有个更好的前程。
有道是知识改变命运,不求他做官,但求他能多看书,能懂道理,能出去见识广大的世界,能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所以,一定要顾明益打好基础才行!
顾应全此刻也点头了,“等爹回来,我去同他说明瑞的事情,要是成了,咱两家还说什么打搅不打搅。”
在旁边的顾明瑞脸红了。
顾春芽却笑起来。
晚上,吃完饭,顾应全就去了上房。
徐氏也在。
顾应全立在那里,笑着道,“爹,娘,咱明瑞年纪不小了,我跟他娘觉着,是不是该定下来……”
“哦?”顾老爷子笑了,“你们是看上哪家的姑娘了?”
“咱觉得方家的大姑娘就挺好。”
“茹姐儿啊!”顾老爷子道,“那孩子是挺好,又勤劳又大方,小时候常来咱们家,那是青梅竹马那!不错,不错。”
看顾老爷子一点没有反对的意思,顾应全松了口气,“那爹是满意了?”
“没啥不好,你们喜欢,明瑞也喜欢就成。”
顾老爷子自退休后,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棋道上,这会儿顾应全提起,他还有些羞愧呢。照理说,大孙子的婚事,他这个做爷爷的得上点心,他倒是疏忽了,现在一想,大孙子今年可不都十六了么,过一两年,是该要成亲的年纪。
这会儿定下来不算早。
顾应全大喜,看向徐氏,“娘说呢?”
徐氏微微笑道,“茹姐儿是个好的,不过我倒觉得不用急着定下来,咱铺子现在生意不咋的,要是以后好了,再去跟方家娘子说不是更好?也有点儿底气,再说了,这定下来半年之内成亲最好,明瑞也才十六,到十八岁还差不多。”
顾老爷子想了想,点点头,“说的也是,等铺子生意旺了,咱明瑞再娶妻,那是喜上加喜,彩礼也能打好一些,风光些,方家心里也舒服。”
这些话都不是没有道理的,顾应全只得听从。
回了屋,杨氏就问起来。
“爹跟娘说再缓一缓,等生意好了再去提,咱们脸上也有面子。”
杨氏沉默了会儿,“万一茹姐儿被别人家娶了呢?”
“应该不会,柳大妹子还能不懂咱家的心思么,也不见她有反对的意思,常叫几个孩子去玩呢。”
杨氏想想也是,柳氏肯定明白的,看得出来,她是满意自家儿子的,不然的话,肯定不会让方茹跟儿子见面,“也罢了,最近你跟明瑞也忙,等过段时间再说也好,咱铺子生意好了,那彩礼,娘总舍得打好一些。”
她盯着顾应全看,顾应全挠挠头,“这肯定会的,明瑞娶媳妇儿,娘还能不给拿钱呢?”
这谁知道,杨氏也不确定,但幸好公公是好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坐视不理,就也安心了一点。
第046章 来去匆匆
更新时间2013-6-28 15:37:30 字数:3469
隔几日,杨氏拎一笼地菜包子,带顾春芽,顾明益去了方家。
也正好是休沐日,方家的人都在。
“上回亏得茹儿带两个孩子去挖地菜,他们认识路了,咱们也能经常做。”杨氏笑道,“里面放了香干,肉,你们尝一尝。”
柳氏也不客气,叫几个孩子出来吃,“你们杨大婶带了地菜包子呢!”
方茹笑道,“我早惦记了,这下可好,整整一笼,咱们午饭都不用做了。”
杨氏越看她越喜欢,“你要觉的好吃,我让春芽常送点过来。”哪怕自己腰包里掏钱呢,反正都是给未来儿媳妇吃的。
“那不得把你们家吃穷咯,她胃口可大。”柳氏拍一下方茹的胳膊,“多大的姑娘了,说话也不害臊。”
方茹一笑,夹了个包子给方安。
顾春芽坐在旁边,她才吃了几个,倒是不馋。
这地菜包子很好卖,昨天她拉了顾明瑞,硬是弄了一车回来,早上做了十几笼,这一笼要不专门留着,肯定得卖光。
“哎哟,是好吃。”柳氏吃了几口,大力称赞,“难怪路过你们铺子,见那么忙,这会儿生意又好转了罢?”
“都是几个孩子想出来的主意。”
“那就好,我还担心呢。”柳氏笑着看一眼顾春芽,“你们几个孩子都能帮着铺子了,以后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杨氏伸手摸摸顾明益的头,“他还小了点,我只巴望他能认几个字,不说跟你们小景一样会念书,至少将来能替咱看个信啥的。”
“这话说的,明益那么乖巧,念书肯定厉害,你家小叔教一教,再送去私塾,到时候,会看个信算啥呀?”
“小叔能教就好了,我家婆婆看得严,平日里都不给出来呢,只端茶送饭进去,哪儿有功夫……”杨氏顿了顿,到底面子薄,一时还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