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于她来说尤为珍惜的,大概就是彼此遇见。
你,走好。
第1773章 此间事已了
宋太夫人的棺椁就暂且停灵在松山寺,待得宋令钊热孝成亲后,再扶灵回乡安葬。
当把棺椁稳稳停在松山寺的地藏殿后,宋家所有人都长松了一口气,一一上前跪拜上香,再行祭奠,痛哭尽哀后,这才悄然退出。
宋致远在殿内静默良久,迟迟未出,直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他转过身,看到敬慧,便行了一个谢礼。
敬慧大师还了一个佛礼:“阿弥陀佛,丧事已了,太夫人的灵停在此便是无虞,相爷早些回去吧。”
宋致远道:“大师,我娘她,可是已走?”
敬慧淡淡一笑:“太夫人自有归去的地方,相爷不必担心。”
宋致远再看向棺椁,良久才道:“犹记得十年前大师曾对我断言,宋家之劫,自有贵人前来相助,如今看来,大师倒没说诳语,我该向大师拜谢才对。”
他说着,又向敬慧大师一拜。
敬慧便道:“您不必如此多礼,那都是太夫人自己的福报,亦是宋家自己的福报。”
宋致远轻叹:“是啊,宋家之福。”
他看着棺椁出神,许久,才又跪在棺前,诚意满满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退出殿外去。
就送您到此了,如有来生,吾仍愿奉您为母,极尽孝道。
敬慧看他走了,才看向棺椁上方,道:“此间事已了,今夜子时,施主该上路了。”
宋慈眼红红的跳出来,道:“敬慧你这用词有些不当,说什么上路,跟我要去赴死似的。”
敬慧皱眉。
“好歹说回归本体嘛。”
其实吧,你事儿挺多的。
“小慈,莫要为难大师。”
宋慈撇嘴道:“可是,我想看钊儿成亲了再走。”
敬慧眉心一跳,道:“再不回归本体,你的气运就会削弱一分,寿命也会有所影响。”
宋慈青筋乱跳:“你,我跟你说,和尚你别唬我啊。”
“出家人不打诳语。”
宋慈嗫嚅着唇,蔫巴了:“行吧。”
敬慧这才转身离殿。
身后,传来宋慈跟宋太夫人小声嘀咕:“我就觉得他是在忽悠吓唬我,目的就是快快送我回去,好了了这桩事,不然堂堂一個佛教中人,说什么道家玄学的话?”
敬慧脚步微顿,不气,这孩子不懂事。
宋慈也想跟出去,宋太夫人拉着她,摇摇头:“别去了,留恋太多,对你无好处。”
“可是,这次真的是最后见他们了呢。”宋慈的声音有些低沉,垂着头点着脚尖,浑身都透着一股子落寞和不舍。
宋太夫人手一松:“那就再看看。”
宋慈一笑,连忙追出去,看着宋家人摘了麻衣孝服,只余身上的素服和头上簪着的白花,正要往停在寺门外的马车走去。
“孩子们,再见啦。”宋慈双手放在嘴边呈喇叭状大喊,仿佛他们就能听到一般。
没有人回望,更看不到宋慈的所在,宋慈心中虽失落,却仍是笑着。
忽然刮来一阵山风。
前方的人,忽地脚步微顿,转过身来,再次郑重地向着宋慈这方向一拜。
宋慈笑了,笑中带泪。
第1774章 归去兮
夜半子时,月朗星明。
松山寺的地藏殿,梵音靡靡,诵经声不绝于耳。
敬慧大师从外而入,看向站在殿中的人,念了一声佛语。
宋慈身子一颤,转过身来,看向一身织金袈裟,神色庄重而满怀慈悲的敬慧大师,张了张口,却是哑然无声。
再多的不舍,也只能藏于心底,她终究是要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的。
“敬慧大师。”宋慈走过来,看着敬慧,问道:“这一走,我当真会忘记这里的所有?”
她在临终前,已是渐忘事,当呼吸停摆后,再见原身老太太,记忆倒又是回笼,可她知道,这只是短暂的。
不管是宋太夫人还是敬慧都说过,一旦归去,此间事,只是南柯一梦。
可是宋慈却觉得有些惋惜了,她想记住他们呢。
“施主,佛家有云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您又何必犯这三毒?于您也是身心无益。”
得了,这和尚说这一箩筐的佛偈,用宋慈的了解就是,别逼逼,麻溜走人。
宋慈撇撇嘴,忍不住辩驳:“我又不是真的生死轮回,是魂归本体。”
来了来了,她的胡搅蛮缠又来了。
敬慧忍住想要按着眉心跳动的手,规劝道:“施主,时辰不早了。”
早些归去吧。
宋慈看他一副毫无商量的冷硬样儿,气一泄,看向嘴角含笑的宋太夫人,好生气闷。
宋太夫人过来握着她的手,轻轻地拍了拍,道:“我会送你。”
敬慧已是坐了下来,袈裟泛着金光,在灯光下刺得人眼目眩晕,不敢直视。
有梵音似从天际传来,喁喁低喃,直入耳膜,叫人脑海逐渐混沌,彷如置身虚无,忽然一片白中泛金的光把宋慈她们笼罩起来,待得梵音绕梁,直逼人心之时,蓦地,金光消失不见,连带着金光内的人物也荡然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