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楚帝微服私访记
宋慈确实没在婚宴席上待太久,实在是太闹了,她这样的老人家表示受不了,所以草草吃了几口就回府。
却没想到,府中悄然降临了一尊大神啊。
刚坐下换了一身大衣裳的宋慈抿了一口茶,听到宫嬷嬷的禀报就噗的喷了出去。
“谁,谁来了?”
“皇上。”宫嬷嬷的声音压得很低,说道:“相爷让老奴接您过去暖棚说话,悄悄儿的。”
靠,这是演楚帝微服私访记啊!
宋慈放下茶杯,站了起来:“那就去吧。”
宫嬷嬷又重新大氅取来给她穿上,还戴上了兜帽儿,小心的搀扶着她走去暖棚,另一手还提着气死风灯看路。
宋慈走得很慢和小心,在心里还疯狂吐槽,尼玛这黑天瞎火的,为了保密让我一个在黑夜宛如得了白内障的老太婆步行去暖棚,这要是摔了,我就……
你咋的?
我上天!
这一死,大崽子丁忧,看皇帝你要怎么用这个大心腹!
这念头,简直很绝绝子了!
宋慈来到暖棚外,果然见棚子内影影绰绰的有几个人影,心下一定,咳了一声。
暖棚,有个统卫外里禀了一声,就听到楚帝让进的声音。
宋慈进了暖棚,冲着楚帝下拜:“臣妇叩见皇上。”
她还没拜下去,楚帝就先扶着她起来了,道:“姨母,这里也没有外人,就不必多礼了,是朕前来打扰了。”
宋慈看着手臂上的两只大手,瞬间飘了。
皇帝老儿亲自搀扶我,妈耶,我这辈子值了!
飘归飘,应酬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宋慈道:“皇上折煞老身了,怎担得皇上这一声。”
“咱们就不说这两家话了。姨母这个暖棚,很是造得别出心裁,您是怎么想到这般种菜的?竟还真捣弄出来了。”楚帝笑着问。
宋慈指着暖棚角落里的一个痰笼,道:“也就是看到这东西才突发奇想,因为有这样的痰笼在密封的地方,就会暖和,那么同样道理,在外头,会不会同样如此呢?”
“所以这就有了这东西?”楚帝挑眉。
宋慈点头,道:“老身这不是闲得慌么,想到一出是一出,就想倒腾一下,没想到还真会成功。”
“那这些油纸又是什么原理?”
宋慈:“油纸不都防水防火么?用途这般好,油布也可以的吧,就让人制作了,遮风挡雪,不让地再受冻,暖和度保持了,菜也就发芽了。”
楚帝赞叹地道:“姨母很有能耐,朕心生佩服,您就没想过,这会不成功?”
来了,这问题问得好,宋老师又要上线了。
宋慈故作高深的把教导孙子的那一番话说了一遍,不成功,多实践啊,经验都是积攒起来的啊。
种地也是一样的。
经验都是累积出来的。
“姨母,您觉得这样的暖棚,可否在普通百姓那边推行?”
宋慈愣住了。
啥意思,普通百姓推行,那不就是全国推行,大棚种植?
他这是想在民间搞大棚菜?
当皇帝的,脑子智商都这么高的吗,竟是想到后世那一套。
所以她这是当了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
第443章 被儿子盯上我慌得一逼
宋慈自然知道大棚种植是可推行的,别说那啥是后世的,古人的智慧,狂炸起来屌炸天。
她只是有些许恍然罢了,不知不觉中,她也推动了一下这时代的发展走向。
这也让宋慈暗自警醒了些,她自然知道后世有许多高科技成功范例,比如战争中的热武器,她一定万万不能给人家提什么火药轰炸呀,不然放在这时代用,那真是大罪过。
斟酌了一会,宋慈道:“皇上,在民间推行可不可行,老身不敢担保,但还是那句话,经验在于实践和积累,不尝试您永远不知道这能不能成。皇上若真想试行这个种植技术,不妨先开一些试验田?”
试验田?
楚帝来了兴致,宋致远也有些意外,深深地看了宋慈一眼。
宋慈敏锐,察觉到人精儿子的疑惑,心中微凛,却是已经骑虎难下了,便道:“就是像老身这个暖棚一样,先小范围的进行实验,等这种植经验积累出来了,就可以向各乡各县大范围推广了。便是不成功,损失也不算大不是么?若是成功,那百姓也多了一丝收入。”
“您说得有理,哈哈,姨母果真是有大智慧的人。”楚帝毫不掩饰眼中的夸奖。
宋慈讪笑:“您过奖了,老身就一农妇,就是突发奇想。”
宋致远:您这突发奇想也太厉害了些,我有点怀疑!
宋慈内心慌得一逼,压根不想看人精儿子那边,就怕被看穿了,她得赶紧回去,想个说辞应对这崽。
唉我去,说谎一时爽,圆谎火葬场啊!
“就依姨母的说法去办,这还得麻烦姨母给教一教,毕竟这暖棚要怎么整,也需要您指导。”楚帝道。
宋慈却不揽这功,道:“这全是赖了侍弄这暖棚的两个老庄稼把式,皇上要是让人来取经,得问他们才仔细。不过这棚子,却不能入冬才搭,要早日搭起来了,毕竟不可能处处都放痰笼保持土地暖和呀。相府的这个,完全就是烧银子烧出来的,可要做试验田,就不能烧银子吧,那不如不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