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嬷嬷有些无奈。
两人来到菜园子,农人们便迎了一地。
宋慈笑着叫起。
“太夫人,奴才正好要去禀报您,这土豆出芽儿了。”陈大躬着身子搓着双手兴奋地说。
宋慈一喜,快步走进园子。
“您慢点。”
宋慈站在园子,看着那一畦畦的地,每隔一点距离就冒出一点绿芽尖尖,激动得眼眶都要涌出泪了。
老天爷赏功绩啊。
她哪里种过什么土豆,现在所知的,全是从记忆中老乡的话里掏出来的,算是半撞半懵的种。
没想到还真种出苗来了。
她果然是女主。
“再过两天,这苗再长些,就盖一层薄薄的肥料。”宋慈看着陈大吩咐道:“种庄稼你们是老把手,我在你们这跟前是班门弄斧,你们要是觉得我所言的有何不妥当的,大可提出来,毕竟你们才是有经验的。”
“太夫人言重了,没有您指点,奴才哪知道怎么种?”
“反正我话到这里,等可以收成,到时候全部记你们大功。”宋慈兴奋地道。
第545章 当和事佬去
入了八月,宋令肃早已去往余杭老家参加院试,相府更清净了,宋慈就在宋大夫人等人的三呼五唤中搬回相府。
毕竟她离府已久,牛盼儿腹中胎儿也已坐稳,最重要的是眼看着中秋节要到了,自然得回府。
只是宋慈在相府中没待上两天,就被宫中传召入宫面见汪太后,原因是,太后娘娘病了,想见宋慈。
宋慈原以为汪太后是犯了风寒啥的,小毛病而已,可这一看到人,就吓了一跳。
“您这是怎么了?脸色怎憔悴如斯,太医是怎么说的?”
从前的汪太后,保养得宜,精神和脸色都是上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十岁,可现在,两鬓发丝都有些银白,已然成六十多的老妇人模样了。
“哀家这是气病的。”汪太后眼里划过一丝冷光。
宋慈心头咯噔一下,想起来之前人精儿子和她提点的,汪太后和皇帝有了点争执,母子俩在斗气呢,希望她多劝着点。
得,明白自己的定位了,是来当和事佬的!
“您说您,多大的事,值得您生气还把自己气病?还能折腾出银丝来了。”宋慈也没问她气什么,只坐在塌边劝说:“咱们这副年纪,都半只脚进棺材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活着,就是活一天赚一天,都嫌不够呢,您却用来跟自己生气,不觉亏啊?”
一旁伺候的连翘。
宋太夫人哟,真是啥都敢说,宫中那么忌讳的死字,只怕没明说了。
汪太后却是任性的冷哼一声:“崩就崩了,说不定就有人盼着哀家早日归西。”
这话,可谓诛心。
慈宁宫中的宫人吓得哆嗦着跪了满地。
瞧您把人都吓成什么样了?
“连翘啊,让他们都下去吧,我和娘娘说说体己话。”宋慈看着连翘说。
连翘看向汪太后,后者有些气闷地挥挥手,她也不想看着那么多的人。
连翘心中松了一口气,能听得进就好,她让人下去了,自己则是换了两盏茶,和总管太监海公公守在殿门口处。
“你说,宋太夫人能劝着咱娘娘不?”海公公小声地问。
连翘声音很低:“娘娘最是喜欢和宋太夫人说话,应该是能听进去两句的。”
海公公叹了一口气,道:“希望吧。娘娘就这么和皇上胶着也不是个事,娘娘不肯吃东西,只怕皇上会越来越怒。”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伺候的奴才?
“娘娘也是想到了从前,这道火总要泄出来,不然憋着反而对娘娘凤体不好。”连翘轻叹。
海公公有些语塞,半晌才吐出一口浊气。
“先帝也是,竟留了那么一道遗旨给姬娘娘,他们也忍得,一直没暴露出来,现在才……”
连翘瞥了他一眼,道:“不是姬娘娘了,而是姬太妃。”
海公公扯了扯嘴角:“以后这京中,怕是要热闹了。”
姬太妃携闵亲王回归,沉寂低微多年的姬家便是要重新活跃于京圈或朝堂了,而各路牛鬼蛇神,又得各处找钻营了。
第546章 先帝那些苏州史
碰着皇宫吧,宋慈就觉得这宫内出来的故事便是一盆接一盆的狗血,好比现在听见的。
汪太后这怒火,原来还是为着咸丰年的恩怨吧,噢,剧情还是不离大婆和小妾及主君的痴缠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先帝虽然当了十来年皇帝,可人家也不是什么忠贞男,上位后,自然也享受了一波作为天下之主的大福利——拥后宫。
皇帝的后宫,纳妃那是最正常不过,先帝也没当那异类,宫妃是个接个的纳,人家也没怎么走心,就走肾,雨露均沾。
亏得当时打下天下百废待兴,要整治江山,先帝虽有后宫,可也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以至于没空档去后宫播种,不然楚帝那兄弟姐妹,不知要多少。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庆朝六年,一名叫姬俪姣的女子出现了,据说是先帝下江南的时候遇见的,一见之下,惊为天人,把那女子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以名为封号,人称俪妃,宠冠后宫,大有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即视感。
那俪妃也确实有本事,不但笼络住了先帝,撺掇着他遣散了好几个宫妃,还特争气的一索得男,把先帝喜得找不着北,孩子一出生就封了闵王,这等殊荣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