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委屈得不行,他们身为孝子贤孙,还不及宋相的地位呢。
第1110章 哀家和阿慈真是倒霉催
汪太后躺在凤榻上,半阖着眼,不施粉黛的脸全是蜡黄之色,一双眉拢起,这才一日,她的双鬓就添了几缕银丝,看起来极是虚弱。
“母后。”楚帝的声音放得极轻。
汪太后的眼皮掀了掀,整开眼来,虚弱地开口:“皇帝来了。”
声音粗嘎如同被砂砾磨过。
楚帝心疼极了,道:“儿臣来了,润之也来了。”
宋致远上前一步,跪在凤榻前行礼:“臣参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汪太后扯了扯嘴角:“润之怎么也来了,起身吧。”
宋致远站了起来,看着汪太后道:“家母挂心娘娘您,一时也未能进宫探望,心里亦是放不下,便是遣了臣前来看望娘娘,还望娘娘千万保重凤体,早日康复。”
汪太后心中一暖,道:“你们有心了,阿慈……咳咳。”
连翘连忙扶起她顺了顺后背,拿了帕子轻轻的掩住她的口。
汪太后咳得厉害,喉咙都是赫赫作响,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一般,看得楚帝和宋致远一阵心慌,连忙宣太医。
鲁医正亲自走进来,又是把脉又是顺气,忙得不轻。
待得汪太后不咳了,连翘拿开帕子,眼睛看到一点红色,脸色唰地白了,下意识地把帕子捏在手心。
她快,却是没瞒过楚帝和宋致远的双眼,两人均是眼神惊惧,心中大变,只是两人都是上位者,在汪太后面前,愣是不崩于色。
鲁医正此时道:“皇上,太后娘娘病体未愈,不宜激动。”
汪太后喝了一口水,靠在连翘身上露出个苦笑,恹恹地道:“哀家也老了,不中用了。”
说病就病,还不是上了年纪的缘故。
“母后。”楚帝皱眉,坐到床边,握住她的手,道:“您别想太多,不过是小伤寒,秋冬许多有年纪的老人也得,养着就好了。”
他说着,看了宋致远一眼,后者也道:“没错,太后娘娘且要放宽心,家母也是这般,现在也在养着呢。”
“哀家和阿慈真是病也病一块去了,她没好全,哀家也跟着一块病,唉,好事咋轮不到咱。”
楚帝和宋致远相视一眼,道:“自然是有好事的,润之眼看着就要娶儿媳妇了,人选都定好了,等他家长子成亲时,您要是有那闲心,朕陪您一起去讨杯喜酒喝如何?前提是您得养好身子喽。”
汪太后果然露了几分欢喜,道:“当真?哎呀,如此一来,阿慈也是快要当曾祖母的人呢,极好,极好。定了哪家的?”
宋致远笑着道:“还没完全定下,想着让两孩子见一见再定,好叫娘娘知道,是定国公府家的幺女,家母对她极是喜欢。”
“阿慈看中的?”汪太后咧了一下嘴,道:“既是她看中的,那定是好的,她的眼光素来好,咳咳。”
“母后,您快别说了,歇着吧。”楚帝心疼地亲自扶着她躺下。
彼时,有一阵药香传来,却是汪轶诚这孩子领着海公公及宫婢走了进来,看到楚帝他们时,连忙跪下行礼。
第1111章 感同身受
汪轶诚这小承恩侯是真正来为汪太后侍疾的,小家伙得知汪太后病下,吓得不轻,连晚上都是在慈宁宫寝殿的门口睡的,守了汪太后一夜。
如今又为汪太后看着宫婢熬汤药,熬好了马上拿过来。
汪太后看着小家伙眼皮下的青黑,不感动那是假的,这两年也算是没白养了这孩子,多少也养出了舔犊之情来。
“你年岁还小,哀家这边不用你来侍候,回去陪着五皇子读书吧。”汪太后哑声道。
汪轶诚道:“我向先生和殿下都告了假的,殿下也想来的,只是……”
他小心地看了楚帝一眼。
他成恶人了?
楚帝咳了一声:“太后娘娘怎么说的,你听着就是了,你小小年纪也不会服侍人,有这孝心就够了,母后和朕都是知道的。”
汪轶诚嘀咕道:“小子无所谓您和太后姑婆知道,只是想看姑婆好起来。”
楚帝瞪眼,原本是个胆小的小子,咋养着养着,就憨起来了,都跟谁学的?
噢,隔壁这家的教养。
楚帝瞥向宋相,一副怎么教孩子的眼神。
要不是场面不对,真想吐个槽,人是您和太后娘娘塞过来的。
“娘娘是会好的,倒是你身子骨还小,该学习就学习,读好书了,就是对太后娘娘最大的孝心了。”宋致远看着汪轶诚道。
宋相的话,不能不听。
汪轶诚犹疑了一会,道:“我看姑婆喝了药就走。”
汪太后嘴角勾了下,任着宫婢喂药,那苦,都让她的脸挤成一块了。
药喝罢,她和楚帝他们说了这么久的话,已是累极了的,又再度昏昏欲睡起来。
楚帝等人也不敢打扰,退了出去,召了鲁医正到偏殿诘问:“母后缘何会咳血。”
那丝血红,直让人胆战心惊。
鲁医正满额是汗,跪了下来:“启禀皇上,太后娘娘此症来得急又猛,肝燥脾虚,肺热阴虚,这……”
“朕不想听你打官腔,朕只要看到母后好起来,若是治不好,你这个医正,也别想着荣退了。”最后的那几个字,可以说带着浓厚的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