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敢情好,就怕你又要推三阻四的说不来。”汪太后嗔道。
“您宣我,我就是爬也要爬着来的,所以您也赶紧的养好凤体,听太医们的话,可别偷着懒不吃药。”
连翘自一旁笑道:“宋太夫人您这可真是说得比什么都准,娘娘每回都这样,嫌药苦,闹着脾气不吃呢。”
汪太后嗔她一眼:“阿慈在这,你就可劲儿的告哀家状不是?”
“那是,太夫人定会护着奴婢。”连翘眨着眼说。
汪太后点了点她,故作生气的哼了一声:“既如此,你回头就收拾了跟着阿慈出宫,到她身边伺候去,想必以后相府也会养你终老的,总比老死在这宫里要强些。”
这话,半假半真,似极了托孤交代后事的语气。
连翘心头发堵,忙道:“您休想把奴婢赶了出去,便是老死,奴婢都是要在娘娘身边走的。”
“这会又不要阿慈护你了?”
宋慈看着二人耍花腔,连翘眼眶都发红了,便笑着岔开这话题:“娘娘身边的人,能得一个就是我宋家的福气,只要娘娘舍得,将来这宫里甭管是谁,想出宫了,只管打发了来相府养老就是。对了娘娘,出身杏林世家,如今在广寒寺落发为僧的不悔大师也被皇上宣进了宫,不妨让他给您扶个脉?”
第1163章 皇帝塞了个甜枣
宋慈的话音才落,立在寝殿门口的海公公便说皇上和宋相来了。
宋慈站了起来,果然见一身明黄龙袍的楚帝走了进来,身后落后两步,跟着她那便宜人精儿子,她的眼神看过去,见他扯了一下唇角,心情便是一松。
“臣妇见过皇上……”宋慈正欲行礼,楚帝就一个箭步冲过来双手将她扶起。
“姨母,这里没有外人,您就莫要多礼了。”
一声姨母,宋慈没飘,却是头皮发麻,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乖乖,皇帝这个甜枣塞得有点突然,她有点慌。
“皇上,您这是折煞臣妇了,臣妇岂敢当您这声称呼?”宋慈满脸惶恐。
楚帝道:“年少时您和母后结过的金兰可是告了上天的,怎就不算了?朕那会儿不也时常叫着。”
“往日岂能和现在相提并论,那都不作数的。”
楚帝眨巴着眼道:“您这话,母后得伤心了。”
呃,宋慈转过头,果然见汪太后一副泫然若泣的幽怨模样,便讪笑两声,道:“我不是说和娘娘义结金兰不作数。就是,哎哟,反正皇上叫老身太夫人就好了,不然御史又要弹劾我于礼不合了。”
楚帝看她有几分郁闷的样子,不由一笑:“在母后这里,可无人敢往外乱传话。”
他的话说得极为轻慢和温和,可在场的所有人,愣是敛衽肃容,眼观鼻鼻观心的,后背生出一层密密麻麻的冷汗来,大气也不敢喘一声儿。
还是汪太后打破了重压,道:“好了,别在哀家这里摆你的皇帝架子了,这来请过安就跪安吧,阿慈难得进宫一趟,哀家还想和她多说说话。”
“看看我们,这才来多久就被老太太们嫌弃了。”楚帝故作无奈地看着宋致远道。
宋致远温温一笑。
“您想和姨母说话,还得等等,儿臣宣了那不悔大师入宫来,如今人就在外头,让他给您扶个脉,开个方子调理一下身体。”
汪太后嘀咕道:“哀家这都是老病,再调理还不是吃药吃药膳。”
楚帝心头尖锐一痛,背在龙袍后的手捏了捏拳,唇线微抿,没把真正的情绪表露出来,而是笑道:“说不准不悔大师扶的脉又有所不同呢。”
他不容汪太后拒绝,让连翘等人张罗一二,然后让不悔大师走进来。
不悔是由鲁医正陪着进来的,神情从容,见了汪太后,也只是双手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了一声太后娘娘万福吉祥,便算是见过礼。
汪太后打量了一下不悔的容貌,心道这和尚瞧着不太像和尚,倒像个怒目金刚,忒吓人。
不悔在等候的时候,就先见过了楚帝和宋致远,大致听了一下被邀入宫的缘由,心里有了数,双指搭在汪太后覆盖着纱巾的腕上,足有两盏茶的功夫,又仔细问了发病后的脉案,这些都是由鲁医正作答的。
不悔收回手指,道:“太后娘娘的脉象虚浮,散而不凝,呼吸短促,是属于年老体虚之症,只偶有咳血,气虚病涉五脏,恐有痨症之象。”
第1164章 吃枣药丸
不悔的诊断落下,所有人都脸色几变,鲁医正更是骇然的看着他,心想,现在的和尚都是把命不当命的吗,这样的直言不讳,也不怕犯忌讳?
还是说,这才是真正的医者,实话实说?
宋慈却是心想,不愧是你,钢铁直男和尚,哪哪都这么‘实诚’。
楚帝的脸都黑了,看着不悔的眼神,移到了鲁医正的脸上,痨症?
鲁医正有些心虚,他也有所察,只是不敢直言,尤其是没完全确定,没想到这二愣子和尚,一言道破。
汪太后也是愣了下,又有种心慌,难怪总是咳,像是气喘不过气似的,痰还带了血。
“皇帝,你先出去。”汪太后看着楚帝说。
痨症的话,很容易传染给人,她可不想连累了儿子,这可是一国之君,不容有失。
楚帝不为所动,只看着不悔问:“大师,母后的身体素来不差,怎么就形成痨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