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夫人掐紧了闻太夫人的小手臂,后者低低的痛呼出声,低声斥骂:“你抓疼我了。”
闻夫人有一瞬的冲动,想把这坏事的老太太给推倒在地。
第1571章 宋允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除夕宫宴,只有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享受着歌舞升平。
宋致远捏着酒杯,被身边服侍的小太监斟酒,耳边听来的却是坤宁宫和慈宁宫里得来的消息。
他挥挥手,一锭足有五两重的小元宝就落在了小太监的怀里,喜得后者喜笑颜开,吉利话说个不停。
宋致远手一摆,小太监退下去,他看着周王的方向,露出一记笑容。
狐狸的笑,阴险的,带着算计的。
宋致远收了眼神,举了杯子敬向吴王,笑着道:“这年过了,王爷便要就藩,此一去,再见不知是何年,本相借着这宫宴敬王爷一杯,愿王爷此去坦途。”
楚帝已经是恩准了吴王就藩的请愿,年一过就打包袱往封地了。
吴王么,活了这近二十年,自认是个小透明,亲娘不在,养母对他不算特好也不算太差,毕竟人家后来也有亲儿子了。
在楚帝心里,非长非嫡,也不是得宠的那种,所以自认是个边缘王爷。
如今,堂堂一国相爷,从前他极想拉拢的那人向他敬酒?
今儿早,太阳依旧是从东边出来的呀。
王爷席那边,都有些诧异,看了过来,心想吴王怎么又入了这位的眼了?
楚帝眉梢一挑,懒懒地歪在龙椅上,捏着酒杯下来。
宋允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吴王有些受宠若惊,拿着酒杯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道:“宋相客气了,本王如何当得起?您是本王的晚辈,理应本王敬您才是。”
“您怎么就当不起了,您请愿就藩,打理封地,不就是为了皇上分担,为太子殿下堆砌坚固的城墙后方么?”宋致远笑着道:“王爷至纯至孝至忠,皇上有子如此,真是好福气,太子殿下有兄如此,同是福气深厚。”
吴王听了这一夸,激动得无以复加,我,我有这么好吗?
小太子那边,也领了自己的几个小伴读坐了一处,此时宋令杰眼珠子一转,在小太子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但见小太子也拿起了跟前的酒杯,当然了,那是花果提炼出来的纯露而已,不会醉人的。
他来到吴王跟前,笑着道:“宋相说得不错,小五有兄如此,是小五的福报。二皇兄,小五敬您,祝您新年顺利。”
“殿下,您是太子,得自称孤的。”吴王有些失笑,看着跟前的小少年,轻叹一声。
小太子眨了眨眼:“今日是宫宴,可在我这里,皇兄也还是我的皇兄呀。父皇,您说我说得对不对?”
楚帝自然愿意看这兄弟和睦的,捋着胡子意味深长地道:“兄友弟恭,自是美事,朕盼你们以后也记得今日殿里这一晤。”
“儿臣断不敢忘。”吴王立即表忠心:“儿臣必全力辅助父皇和太子,佑护我大庆江山延绵万年。”
楚帝嘴角含笑。
王爷席里,孝王几人有些尴尬,感觉像是被无视,而被无视就算了,偏偏这兄友弟恭的一幕,他们没参与其中,他们不是王爷吗?
他们是,可他们愣是没能掺和进去。
狗老二是真的狗,不动声色的就换了招子,得了父皇太子的信任不说,还虏获了宋相?
第1572章 针对周王
吴王心情大好,几个王爷心里却是憋闷不已,尤其是楚帝的视线有意无意的扫过来的时候,更感觉如芒在背。
燕王觉得有些不对劲,宋相不是对老二关爱的人啊,却突然捧老二,这是为何?
宋相心计之深,断不会无端行事。
有些不太对。
燕王眼珠子一转,捂着肚子哎哟一声,对孝王道:“大皇兄,小弟得去更衣了。”
孝王浑不在意。
燕王飞快的退离,却是吩咐了一个小太监听着前殿的动静。
果然,在他离开没多久,宋致远又开始说话了。
“吴王请愿就藩,也是一腔赤子之心,想来周王和孝王你们也是如此的吧?”
孝王顿感不妙,却是面向楚帝那边笑道:“父皇但有驱使,儿臣必不敢辞。”
楚帝挑眉道:“是么?那你们也一道去就藩?”
周王立即道:“父皇,儿臣只想承欢膝下,侍奉父皇身边。”
宋致远眼神露出一丝轻蔑。
楚帝也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周王有些心虚地垂下头来。
宋致远笑着道:“皇上,周王也是纯孝,对了,翰林院不是想着要重编庆年大典么?要不让周王一道参与呗,这也是为大庆出力的大事了。”
周王懵了。
啥,重编庆年大典,这书从大庆建国以来,一直不断的更新大庆建国这些年的大事件,大到国策,小到民间庆事,不知记录了多少,书差不多有巴掌厚了,这要是重编,得猴年马月才编写完?
时间长就算了,编这东西,最是繁琐费时,还没有什么功劳可揽,偏偏宋致远推荐他入去参与,这不是困住他手脚么。
这是安的什么心?
周王不笨,算是明白过来了,前面夸吴王啥的,都是铺垫,就是为了引出这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