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找来的封映月她们,就把人给劝回了家。
犯不着为了这么个人,把身体气坏了。
本来唐母和大伯娘就是气不得,这身体受不住的。
“她这么不要命啊?”
唐母问。
章淑芬瘪嘴。
“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但是张大娘她们一分钱也没给,说要是她不想活了,就冻着呗,五叔觉得太丢人,上前就给她两个大耳刮子,然后他们就打起来了。
“拉开后没多久五婶子就晕死过去,我走的时候,衣服给她穿上了,五叔他们把人背回家去了。”
元蛋窝在封映月怀里,这会玩着她给钩织的小玩具,倒是没怎么听她们说话,封映月听得眉头紧皱。
唐文慧也叹了口气:“她到底想干什么啊。”
“不知道,”章淑芬摇头,“不过张大娘她们说了,五婶子要是再这么吓唬人,知道一次,就把她扒光了丢河里一次!”
“她脸皮厚得很,一点都不怕的。”唐母摇头。
“我娘也是这么说。”章淑芬连连点头,对方的脸皮确实厚。
傍晚下工的章南泉来找唐文慧,唐文慧红着脸跑出去。
“找我干吗?”
“看你吓住没,”章南泉见她脸色红润,也松了口气,“给你。”
说着,就拿出一捧编成小狗的狗尾巴草给她:“压压惊。”
唐文慧轻哼一声后,满脸笑意地接过:“还挺好看。”
章南泉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五婶子醒来后还在闹,被五叔绑了手脚,用队长的牛车把人送回娘家去了,我看这次五叔是来真的了。”
唐文慧抱着那捧狗尾巴草回到家,先把东西放在自己的房间,接着去灶房跟唐母她们说起这个事儿。
而此时唐文生他们也回来了。
唐二嫂跑进灶房大声地说起五叔把人送回娘家的事儿,唐文慧刚笑着说她们知道了,结果唐二嫂又道。
“那你们知道,这次五叔把人送回去后,很可能不会把人接回来了吗?”
“怎么说?”
封映月好奇追问。
唐二嫂在她旁边坐下,帮着一起择菜:“是因为长盛嫂提出和长盛哥离婚,包袱都收拾好了,要回娘家去,说有这么个丢人的婆婆,她没脸继续在这待着。”
于是五叔就把人送走了。
五婶子闹也不是有了儿媳妇才闹的,应该说自打来到五叔家,就闹得不行,先是闹得五叔兄弟不和,接着是妯娌不和,然后是婆媳不和,母子不和。
“说起带孙子差点出事那回,也是五婶子觉得孩子闹腾,就把人绑在水缸边上,那水缸吧也不是特别高,孩子口渴了啊,就踩着旁边的木凳上去,倒进了那水缸里!
“要不是长盛嫂回来拿镰刀,这孩子就没了。”
偏偏这样,五婶子还觉得没多大事儿,因为孩子没出事,儿媳妇小题大做,非要把孩子送到娘家养着,所以对这个儿媳妇越发不喜。
见封映月听得认真,唐二嫂便说得更多了:“长盛嫂娘家那边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没有哥哥和弟弟,他们家也没招上门,所以孩子送过去那边带得很好,索性就放在那边养着了。”
“这样啊。”
封映月吃了好大一个瓜,但一想起中午五婶子的作为,还是觉得这是个烂瓜,让人有些恶心。
晚上元蛋睡觉时,并没有什么异样,这让封映月和唐文生等人都安心下来。
走的时候,他们将元蛋一起带走了。
刚到筒子楼,就听王大嫂她们笑眯眯地说起纸厂托儿所的事。
作者有话说:
第六十六章
“哎哟, 盼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弄成了!”
王大嫂激动得很,声音也很大。
囡囡和燕子看见元蛋来了, 已经拉着他去玩儿了, 唐文生停好车后,就把从老家带的东西全部带上了楼, 封映月和王大嫂她们说起话来。
“在哪儿啊?”
封映月问。
关于托儿所的事,她还真没听见什么风声。
“就供销社后面右转那……”
听完后,封映月也有了了解,其实算不上完善的托儿所, 就是把孩子送过去待着,中午也不管饭, 大人带回家吃,吃过午饭再送去。
也不教什么东西, 就是帮着看孩子, 家里有几个孩子, 又要上班的就挺适合。
宋枝提着菜篮子回来,见封映月她们围在一起说话,也走了过来。
没多久, 二人一同往楼上走。
元蛋已经和囡囡她们上楼有一会儿了。
“只有两间屋子,两个人看着,一个孩子一天两毛钱, 一个月就是六块。”
宋枝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封映月。
封映月点头, “价钱还合适,毕竟带孩子也是个辛苦活儿, 欸, 人齐了没?”
“早就安排好了, ”宋枝扑哧一笑,“都是后面有关系的人,一般人哪有那么容易进的?”
这可是纸厂弄的托儿所。
“也是,”封映月点头。
到了五楼,经过洗水池时,她们听赵大嫂正在那一边洗菜,一边和田婶子笑着说:“这孩子来得真是时候,老家那边就想着以我肚子里老二为由,要把我囡囡给接回去呢,现在咱们厂有托儿所了,就是忙不过来,我也可以把囡囡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