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没什么事儿,但元蛋有一天却悄悄对封映月说,他晚上起来上厕所,听见唐母在哭。
唐文生沉默了一阵后,回家把唐父接了下来。
家里请唐三叔他们照看一阵。
十二月底,春芬有孕,这是一件喜事。
唐母特意回去看她,买了不少东西,叮嘱了一句又一句,春芬认认真真听着,没有半点敷衍。
唐文强为了更好地照看家人,在得知春芬有孕后,就收拾东西回来了,他就在县里找活儿做,离家近,心里也踏实。
而唐二哥则是让唐父在县里帮忙,他回到老家照看家禽。
封映月放寒假后,和元蛋得空帮唐二嫂忙,唐父便带着唐母还有铁蛋回了老家。
家里的鸡和鸡蛋得在过年前卖出去,好在腊月前唐二哥就找好了销路,都不用他们送货,那大老板自己开着货车过来拉。
货车四边都置了铁丝网,鸡跑不出去,至于鸡蛋,全部用纸盒子装好了的。
卖了三分之二的鸡后,又开始卖甘蔗,唐二哥和唐父在家栽种了一片山的甘蔗,给亲戚朋友们送了些,自己留了点过年吃,剩下的全部卖掉。
腊月二十八,唐二嫂收了摊,跟封映月他们回了老家。
一家人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封映月用红纸剪窗花和福字,元蛋和唐母就负责贴。
家里的对联是唐文生用毛笔写的,唐大伯家和唐三叔家也是。
年三十,两家人又去唐大伯家团年,大堂哥从鱼塘里弄了几条大鱼出来红烧。
“得亏买鱼苗的时候,还买了大鱼,不然过年鱼塘里的鱼小得很,上不了桌。”
大伯娘一脸庆幸。
这些天来他们家买鱼的村民也不少。
“是啊,不过买回来的小鱼现在也有一斤多了吧?”
唐母问。
“有,”大伯娘点头,“但现在没有两斤多,都不好意思卖,我看街上三四斤的也不少呢。”
“以往孩子们在河里捞鱼,就是几两,就能高兴半天,一家人用酸菜炖着吃,也是一道荤菜,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小鱼都看不上眼。”
唐大伯哈哈大笑。
“是啊,”唐二哥点头,“我记得老三十岁的时候下河摸了一条六两多的鱼,娘用酸菜炖了又炖,硬是吃了两天才给吃完。”
“我其实想熏成腊鱼的,可你们几个瘦巴巴的,盯着鱼都不转眼睛,我就咬了咬牙,给炖了。”
唐母想到当年那些日子,都觉得心酸。
“文生好歹能摸鱼,磊子爹只知道摸螃蟹回来,那玩意儿全是壳,还非要我给他炒着吃,”唐三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大人们在回忆往年趣事儿,这边阿壮则是紧张兮兮地拉着元蛋说话。
“我只考了五十八分,咋整?”
作者有话说: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元蛋看了一眼正和唐文强说话的唐文生, 往阿壮这边移了移,小声问:“都放假这么几天了,你还没把成绩告诉他们?”
“没有, 他们没问, 我也就没说,”阿壮叹了口气, “能少一天挨打,就瞒着吧。”
“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进步了,”元蛋猜测道, “应该不会挨打。”
“我就怕这个分数你爹不满意,”阿壮倒是不怕自己爹娘, 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就怕三堂叔。
这要是不满意, 那之前改分的事也兜不住了。
这个元蛋还真说不准, 二人你看我, 我看你,还没想出怎么办呢,唐文生就喊了他们的名字。
“过来。”
唐文生招手。
阿壮紧张地拽住元蛋的手。
“走吧, ”元蛋深吸了口气,与阿壮走向了唐文生那边。
唐文生问阿壮期末成绩考得怎么样,阿壮老实说了分数, 最后加一句, “比之前考得要好一些,我实在是听不懂, 已经很努力了。”
“他就是这个脑子, ”大堂哥叹气, “随了他娘。”
“呸!”
竖着耳朵听这边动静的大堂嫂立马一个瞪眼,“好的随你,坏的都随我是吧?”
封映月等人被逗笑。
“随我,随我!”
大堂哥赶紧举起手,“我的儿子肯定是随我了。”
大堂嫂这才满意地转过头。
看了一眼咧嘴笑的阿壮,大堂哥再次叹了口气,对唐文生道:“这小子我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现在都念初三了,那成绩是一塌糊涂!他班主任说了,就他那一点点分数,考技校和小师范都不行。”
“再说复读,”大堂哥的头和阿壮的头同时摇晃起来,力度和速度都相差无几,看得一旁的元蛋惊叹不已,“就他这脑子,就是在初中待十年,怕也考不上高中。”
“是,这是实话,”阿壮大力点头,“我就不是念书的料!”
“那你想做什么?”
封映月把铁蛋交给唐父后,便好奇地凑了过来,听见阿壮的话后,反问道。
唐文生让封映月坐自己身旁,二人齐齐看向沉思的阿壮。
“把初中毕业证拿到手,你要是想去外面找活儿去,就去找那种收学徒的,熬上几年,手里有了技术,那在哪里都能找钱。”
大堂哥一边给鱼开膛破肚,一边道。
“要是不想回去,就回老家,在家养鱼,以后鱼塘就交给你管,我和你娘出门找活儿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