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最好不要这样,心疼她的钱包。
贺长恭道:“暂时住在家里,以后再说。”
最好的结局,还是叔扬认亲还俗。
毕竟做和尚,从世俗角度来说,还是令人担心。
别看现在韩氏高兴,等过些天,她就得开始愁,儿子是和尚了。
沈云清却觉得,那有点难。
毕竟叔扬从小在寺庙长大,人家信仰如此,让人改变信仰啊!
不过她也没打击贺长恭,见他困倦,便道:“你赶紧睡吧,我再琢磨琢磨。”
“瞎琢磨什么,你也赶紧睡。”贺长恭把人搂到怀中,“都是一家人,以后什么事情,大家商量着来。不用非得把他当客人,弄得他也不自在。”
沈云清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
叔扬来到贺家之后,成了另一个杭清辞。
深居简出,日常把自己房间变成了佛堂,念经敲木鱼,早课晚课从来不落下。
沈云清忍不住和海棠感慨道:“这里也没有什么人约束他,偏偏他自己还一丝不苟。”
海棠忧心忡忡:“奴婢看着,好像三爷,也没有还俗的意思啊!”
贺长恭、贺季武以及贺婵,都经常过去和他联络感情。
叔扬也不排斥,对谁都彬彬有礼。
可是他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和菩萨佛祖为伴,不食人间烟火。
正如沈云清所想的那样,韩氏激动了几天之后,就开始默默发愁起来。
人间烟火多好啊!
有吃有喝还有喜欢的人,为什么要去做和尚,青灯古佛,孤独寂寞……
家里这么好的日子,大家都享福,就她的叔扬,过着清苦的日子。
韩氏想起来就唉声叹气。
文氏倒是觉得,各人有个人的缘分。
如果叔扬做和尚觉得幸福充实,那就做和尚。
她之前是大家族出身,所以见过好几个高门子弟,最后选择侍奉佛祖,也不见得就是走投无路,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心之所向。
韩氏在婆婆这里找不到共鸣,只能去找沈云清诉苦和求助。
“云清啊,你主意最多,你快想想办法,赶紧把叔扬给拉回来啊!”
沈云清也头疼这个问题。
她故作轻松地道:“娘,侍奉佛祖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积德行善,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气呢!”
她现在只能往最坏的后果说,不能给韩氏希望。
否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韩氏却道:“积德行善有你就行,运气福气这些,你爹不得照应着点吗?”
沈云清:公公好惨。
“佛祖啊,菩萨啊,以后我天天给你们烧香,把我叔扬还我吧。”
第385章 杭清辞vs叔扬
沈云清也不敢搭话。
她觉得,信仰这东西,很难改变,尤其是从小浸入骨血之中的东西,就更难改变。
而且叔扬是个平和安静的人。
所谓静水流深,他这样的人,往往有着最坚韧的毅力。
想要他还俗,太难了……
可是韩氏几乎每天都来唠叨,海棠都有些受不了了,道:“夫人,要不要跟大爷说一声?”
“和他说有什么用?让他找老夫人,不让她来了?”沈云清慢慢咬着荔枝道,“再说,老夫人也就和我说说,要不她憋在心里,再憋出点毛病来怎么办?罢了。”
这荔枝,可真甜。
就是每天,她只敢吃一颗。
每次吃的时候,都像小猫一样慢慢咂摸滋味,不舍得一口气吃掉。
荔枝是贺长恭从宫里带回来的。
皇上那里,什么珍贵的水果都有。
贺长恭也不客气,每次从宫里回来,都给她带。
贺长恭也不让她操心家里的事情,让她安心准备生产。
天气越来越热,孕晚期的沈云清也开始觉得难熬。
好在家里冰是无限供应的,这才好过一点。
不过她就想在屋里待着,一点儿都不想出门。
因为一走动,就觉得全身都是汗。
从前她夏季一天能洗两次澡,可是现在身子重了不方便。
洗澡这种隐私之事,沈云清也不愿意别人伺候。
正如贺长恭所想的那样,她也就在他面前才自在些。
所以沈云清尽量不出门,这样晚上洗一次就差不多,省得麻烦别人。
这天中午,水合敲门进来。
沈云清正歪在榻上看闲书,见她进来便笑着喊她坐,又让她自己去取放在冰上的各种果子吃。
水合捡了一小串葡萄揪着往嘴里送,幸灾乐祸地道:“高纵今日要气死了。”
沈云清:“……你又惹他了?”
这俩人相爱相杀,少有消停的时候。
高纵在京城待了这大半年,丝毫离开的意思也没有,沈云清也是非常佩服。
她隐约知道,好像前几天贺长恭找他了,和他研究怎样把贺仲景监制的那些武器,平安地运送到承德。
修建行宫的事情,进展极慢,已经不可能如期完成任务了。
到时候,那些人,估计有不少可用的。
所以得提前把武器运过去,早做准备,免得日后只能拿棍子石头这种石器时代的武器,对上朝廷的冷兵器。
高纵掺和进来,水合功不可没。